关于人权原则简述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20:12:52 186 人看过

人权强调人的权利,只要是人,就应当享有人权,不论人的身份等级贵贱,它是人人享有的,而不是部分人享有的,因此人权本身就内含了平等之意。

人权不同于人民主权。人权的主体是人,这个人是指单个的人,人权的主体是个人;人民主权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是一个整体,人民主权是人民作为一个整体而享有的权力。人权先于人民主权而存在,人权是人与身俱来的权利,是人出于本能和本性就享有并追求的,如生存权、自由权等;而人民主权是人权的产物,人民主权建立在无数人的人权的基础之上,没有这无数人的人权以及对人权的理性认识,就不会有人民主权。由于每一个人都要求权利,每一个人的权利又都是平等的,这就使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他人的权利之间可能出现紧张,可能导致互相侵犯权利,因此每一个人要真正保护好自己的权利,就必须与他人达成谅解和协议。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权利矛盾,人们经过磋商达成共识——所有人都有节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同等权利。霍布斯认为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本性贪婪,爱管闲事,但是他相信那些本性不贪婪、不爱管闲事的人会被本性贪婪、爱管闲事的人搞得不安全,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在于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以便控制人的动物性,而洛克则相信人们喜欢有组织、互相分工合作地相处,报答他们的朋友并处罚他们的敌人,而且,一般来说,他们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互相达成默契。正是人的这些基本特性产生了人民主权,人民主权的确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每个人的人权。因此人民主权并不是人们与身俱来的权力,相反它是人们后天创造出来的,它不完全是人的本性反映,而是人理性思考的产物(如果理性也是人的本性,它至少也是人的第二本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首先是人民彼此之间的契约(人民主权),其次才是人民对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委托书(国家主权、分权)。

人权的权是权利,而人民主权的权是权力。权利主要涉及自己的利益,由本人支配,而权力则关系到全体的利益。当人民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他们作出的决定不仅关系到本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其他许多人的利益,因此而形成了一种公益。无数个个人从保护自己的权利出发,建立了人民主权,人民主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个人的人权。但所有人的人权也不能等同于人民主权,因为所有人的人权仍然是权利,而不是权力,是对自己利益的决定,而人民主权涉及的是权力,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事物的决定,这些决定可能与个人的人权息息相关,但它针对的是无数人的人权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人权。人民主权既然是基于保护人权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人民主权与人权在根本上就应当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人民主权应当能够很好地保护人权,人权的实现也体现了人民主权的价值。人民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一个个的人,就没有人民的全体,如果不能保障一个个个人的一项项具体的人权,人民主权就可能没有意义。很难想象一个人权状况很差的国家是一个人民主权的国家,也很难想象在一个人民没有主权的国家里会有真正的人权。一个国家是自由的,只是因为它的公民是自由的,而不是因为它的政府是自由的。但人权与人民主权之间也会出现矛盾,如果某个人的人权或某部分人的人权与人民主权的整体发生了冲突,应该怎么办?在一般情况下,应当以人民主权为重。虽然人权先于人民主权存在,但人民主权一经产生就高于个人的人权(不是高于所有人的人权)。人权通过人民主权的渠道使其自然属性有了社会性,人权的范围被划定,人权的界限明确化,人权变得较为和谐而不再是充满混乱,其侵犯他人的本性被控制。人类的理性使人们认识到,整体利益比部分利益更重要,整体利益与部分利益有统一性也有矛盾性,当二者统一时它们相安无事,当二者矛盾时,一般来说整体利益应当高于个人利益。德沃金曾强调这些基本的个人自由决不可能为个人提供任何高于社会的统治权。权利理论并不要求给个人绝对的自由,或者要求允许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个人需要而牺牲他们所属于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主权的意义就是明确人权的界限,然后委托国家去保证这种有界限的人权的实现。宪政国的确因为实行宪政,已在宪法中规范了一个国家的内部结构,但光有结构(即制度)是不够的,国家必须更进一步为受国家行为影响的对象——即一般人民——建立一个规范。

为了人民的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时候,这种牺牲不仅要符合多数人利益优先于少数人利益的原则,而且要符合理性、符合自然法,不能为了多数人的不正当欲望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如多数人瓜分少数人的合法财产;也不能要求少数人为多数人作出不成利益比例的牺牲,如为了多数人的名誉牺牲少数人的生命。一般来说,只有在相同权利的前提下,在多数人与少数人的利益直接冲突必须作出选择时,才能考虑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如为了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当发生外国入侵时,军人需要挺身而出;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抢险队员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有时候也会出现不相同的权利之间发生冲突时,少数人要付出更重要的牺牲以保证多数人的利益,如为了人民的财产,警察可能需要付出生命,但这种付出不仅应当是法律事先规定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事人自愿的(在报考警察时就知道这个职业充满风险),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而当警察是公民个人选择的结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7日 23: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证相关文章
  • 简述劳动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一、简述劳动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一)全面履行原则。《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全面履行,有以下几点要求:1、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全面履行劳动合同义务。2、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劳动合同附随义务。由于劳动合同是继续性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有不断扩张的自然倾向,劳动合同自然增加的义务,双方也应当履行。附随义务因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以下义务,虽然劳动合同未作约定,也属于劳动合同当事人的当然义务:(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义务,主要是忠诚义务,包括工作尽力避免用人单位利益受损害或者减少用人单位的利益损害、不得为可能对用人单位不利的行为、工作过程中遇有可能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情况立即汇报等。(2)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主要是保护等义务,包括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保护劳动者不受工作场所的性骚扰以
    2023-04-13
    367人看过
  • 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是什么?
    一、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包括哪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除需遵守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外,还需遵守如下特有原则:1、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经过调解不能达成协议,应及时仲裁。之所以规定这一原则,是因为争议的产生往往是双方当事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不一致,对争议事实存在分歧和误解等,通过宣传法制、说服教育,疏导协商,争议事项大都是可以解决好的。同时,调解还具有简便、灵活、易行、迅速的特点以及缓和、改善双方矛盾的作用。贯彻调解原则,应注意防止强行调解和久调不决的做法。强行调解违反了自愿原则,久调不决则违背了及时、迅速的原则。2、及时、迅速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结案尽快地解决争议。贯彻这一原则,是由劳动争议的特点所决定。劳动争议与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活密切相关,久拖不决势必影响到社会
    2023-04-13
    401人看过
  • 关于检疫包装的内容简述
    塑料容器(PLASTICCONTAINER)1.概述塑料容器即中空吹塑容器,是以中空成型方法加工而成。有开口塑料桶、罐及闭口塑料桶、罐,开口塑料桶、罐主要用于盛装固体化工品、食品、药品等;闭口塑料桶、罐主要用于盛装液体物质。它具有重量轻、不易碎、耐腐蚀、可再回收利用的特点,其最大容积为450L,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为400kg。2.生产工艺塑料容器在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吹胀化、延伸化、垂直载荷强度、容器刚性、支承面、口盖螺纹、形状与外表面及成型、温度、压力等,以保证塑料容器的机械性能、成型性、模具结构及加工的合理性及容器使用条件。其工艺流程为:混料螺杆挤料合模吹塑开模冷却修边检验。3.质量要求对于用作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的塑料容器,按SN/T0271—93《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塑料容器检验规程》规定检验,并参照GB/T13508-92《聚乙烯吹塑桶》执行。(1)外观:桶体对称部位壁
    2023-04-24
    421人看过
  • 简述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是什么
    经济法具有一般法律的基本特征,即国家意志性、特殊的规范性和应有的强制性。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较,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性经济法的综合性表明其不限于单一的范围,主要表现在:1.在调整手段上,经济法将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往往运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专业及技术的等手段作用于某一经济领域,以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2.在规范构成上,经济法既包括若干部门经济法,又包括有法律、法令、条例、细则和办法等许多规范形式的经济法律规范;既包括实体法规范,又包括程序法规范;既包括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又包括指导性规范和诱导性规范等。3.在调整范围上,经济法调整的内容既包括宏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调控关系,也包括微观经济领域的管理和协作关系,具体包括工业、农业、商贸、财政、税收、金融、统计、审计、会计、海关、物价
    2023-04-13
    307人看过
  • 我国关于继承权的原则
    1、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继承权的原则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凡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均为遗产,全得由其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的继承权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第三,继承权为绝对权,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2、继承权平等原则(一)继承权男女平等(二)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继承权平等(三)在遗嘱继承和遗赠中保护老、幼、残疾人的利益依《民法典》规定,被继承人以遗嘱处分其财产时,遗嘱中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四)遗产分割不能侵害未出生人的利益按照《民法典》的要求,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以保护被继承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和利益。(五)承认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我国《民法典》中特别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公民可以与无法定扶养义务的自然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以保障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3、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一)继承人的继承
    2023-03-31
    159人看过
  • 关于商标权的使用原则
    (一)使用原则。按使用商标的先后来确定商标权的归属,即谁先使用该商标,这一商标的商标权就属于谁,并可以使用在先为由对抗使用在后的人,要求撤销其注册商标。采用这一原则确认商标权的取得有利于使用在先的人,但不利于使用在后的注册商标所有人。这种做法会使注册商标长期牌不稳定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商标管理工作,而且一旦发生争议又不易查明谁是最先使用人,不利于争议的处理。因而,目前世界上采用这种取得原则的国家很少。(二)注册原则。按申请注册的先后确定商标权的归属问题,即谁最先申请注册,商标权就授予谁。按这一原则,只有经过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该商标申请人才能取得商标权。商标注册是一种法律事实。一旦商标所有人通过注册取得了商标权,就受国家法律保护,而且未经注册的商标知先也不受法律保护。根据这一原则,首先使用商标的人如不及时申请注册,而被他人抢先注册,也就无法对已垢人如不及时申请注册,而被他人抢先注册,也就无
    2023-03-27
    498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
    词条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 更多>

    #保证
    相关咨询
    • 40.简述的原则。(简答题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2
      一、书面原则:书面原则,该原则指专利申请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二、先申请原则:同样内容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所以,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三、单一性原则:指一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应当限于一种产品所使用的一项外观设计。四、优先权原则: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
    • 简述宪法的基本原则来源于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08
      来源于法理学,即法学基础理论,是社会、哲学、政治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法理学(J dence)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的制约原则;法治原则。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
    • 简述宪法的基本原则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2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
    • 简述公平分配的原则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5
      真正的公平,不是马克思《资本论》所说的等价交换与按劳分配,而是施国宝《知本论》所说的增值交换与按效分配,所以,按劳分配既不能体现公平,也不能体现效率,更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公平或效率,都不可能在按劳分配中体现,因为按劳动时间量分配只能形成低效率与磨洋工,只有《知本论》揭示的协新价值与按效分配才能体现公平与效率。
    • 简述财产分配的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5
      AssetAllocation:资产分配原则 如股票、外汇、债券、贵金属、房地产、放款、定存等项,以求得收益与风险均衡的最适当资产组合(OptimmAssetsCompon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