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十六骏马《群奔图》手卷1943年作设色纸
北京纳高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0年12月26-29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会中一件徐悲鸿的《群奔图》有可能继翰海庆云堂《巴人汲水图》之后又一件引起广泛关注的徐悲鸿代表作。
纵观古今中国画的发展史,在画马这一方面颇有成就的实数不少,像古时的韩干,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奔放不羁,在当时影响极大。到了现代,特别是20世纪。在厕马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当属徐悲鸿先生,不管是泼墨写意还是兼工带写,塑造出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跃起。他画的马既有两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把中西绘画巧妙的融在一起,笔墨酣畅淋漓、形神俱备,他那刚健敏捷、强壮彪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进而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众所周知,像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以至于提起徐悲鸿时人们不禁要提起他画的骏马。由于他经常画马,因此对马有了一种偏爱。听着马蹄声,看着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的马无不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和马一样在奔驰,所有这些都真实反映了他自己的个性。因为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执著于现实创作的徐悲鸿正是有感而发,尽抒胸臆。他画马不是单纯地嘶马,而是在马的身上寄托他自己的心情和意志,表达了他自己对生活、社会、祖国以至整个世界的思想和领悟及观点。
徐悲鸿善于画马,并且画的马的鼻孔都非常的大,马腿的比例相对稍长,蹄子好像一笔带过,看似简单。其实是花了好长时问完成的,鬃尾用硬毛扫出。能更好的表现质感和劲力,从而流露出美感。她所画的马,桀骜不羁,自由奔放,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在写实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骏马的姿态,或浪迹于江湖水草之畔,或奔驰于荒原大漠之中,带着人对它的寄托,徐悲鸿把骏马的精神当作自己和勤奋的劳动人民精神的象征,是对自由和进取精神的赞美和讴歌。他笔下的马都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陈法,大胆进行写意的创作,笔法酣畅淋漓,豪放壮阔,实数大气之作,画中都有一定的内涵。同时赋予了它时代的寓意。
徐悲鸿《群奔图》手卷作于1943年,图绘奔驰在康庄大道上的16匹骏马,奔马神态各异,气势盎然,整幅气势雄伟,通篇奔马寓意抗战即将胜利,人民奔跑在胜利的康庄大道上。徐悲鸿作此幅时心情异常激动,其自认为下笔浩然有不可控制之势。本幅经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回忆,本幅为其19岁时徐悲鸿在重庆为其好友柳非杞而作,柳非杞毕生酷爱诗词书画,与许多书画名家、诗人、文学家、爱国人士结下了深厚友情,热心于收藏,本幅即为徐悲鸿与柳非杞友谊的见证。
据廖静文女士鉴定认为本幅是徐悲鸿单幅作品中画马最多的一幅作品。徐悲鸿代表作日前市场极为火爆,《巴人汲水图》刷新了近现代作品的记录,本幅《群奔图》经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与徐悲鸿之子徐庆平鉴定,均认为是徐悲鸿一件精品力作,必将会引起藏家的广泛关注。【来源:中国收藏网】
-
徐悲鸿奔马图底价500万元最终拍成1680万
273人看过
-
徐悲鸿油画创国内拍场新高
363人看过
-
徐悲鸿的《马》拍得98万元高价
124人看过
-
徐悲鸿《春山十骏》将拍卖
98人看过
-
徐悲鸿油画巨作试图改写高价记录
73人看过
-
徐悲鸿《浴》估价千万元再拍
122人看过
-
中秋节高中中秋放假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28高中中秋节假期。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订〈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第(六)节规定: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节)。请注意,规定里面写的是全体公民,中秋节放假一天,所以高中中秋节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放假。
-
为什么高收入人群要缴纳高税收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2一是均衡社会财富,以免贫者越贫,激化社会矛盾和动荡,会对高收入者的财产的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因为高收入者本就占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理所应当为公共支出承担更多责任三是,高收入者承担高额税收不会对他们的奢侈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有能力负担高额税收
-
欠714网贷,被图群发怎样办?打爆通讯录,图群发,危险我?江西在线咨询 2023-07-23网贷不还的影响 1、有一些网贷平台是上征信的,一旦逾期网贷平台就会上报借款人的真实情况,影响到自己的征信,对自己以后得贷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逾期之后只要还清了,五年之后这条逾期记录就会删除的。 2、长时间的逾期肯定会受到网贷平台不断的催收和骚扰,除了自己之外,还会影响到通讯录的联系人,都会被催收人员骚扰一遍,甚至会辱骂联系人。所以,在逾期之前最好提前和通讯录的联系人打好招呼,做好准备。 3、被
-
群发图片侵犯隐私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7是的,侵犯隐私权判侵犯隐私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
-
是否高空坠物折射道德悲哀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30高空坠物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项违法行为。对大家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更引发大家对于人类道德的思考。之前也不乏此类新闻爆出,社会也一直在倡导警示大家,禁止高空抛物,但总有一些自私的居民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置小区环境于不顾,置他人生命于不顾,这是道德的缺失,是品德的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