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员应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具体如下:
(1)车辆驾驶员立即停车,打开车上的双闪灯,树立警示标志;
(2)查看事故损失,并拍照存证;
(3)迅速报警或者协商确定事故原因及责任;
(4)如果可以协商一致则签订书面的赔偿协议,有保险公司的也应立即报险,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则报警等待交警到现场处理;
(5)签订书面赔偿协议或者交警处理后,迅速撤离现场;
(6)如果交通事故比较严重,现场有伤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交通事故现场的急救
1、交通事故一旦发生,常有许多人受伤,其中必有少伤势严重或处于频死状态的伤员急需抢救。能在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护,对于减少事故受害者的伤残或死亡至关重要。
2、心肺复苏:当发生突发的呼吸、心跳停止的时候,要及时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能在4分钟内开始,成活率最高,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为:
11(1)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打开伤员的嘴巴,清理口腔内的异物,口腔气道通畅;
11(2)其次是维持呼吸,检验伤员是否还有呼吸,若伤员已没有呼吸,可立即采取口对口的呼吸方法,每3-4秒吹气一次;
11(3)其三是恢复血液循环,对心跳骤停的伤员,要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术,抢救者应掌握胸外心脏按压双手配合的正确姿势及按压动作,有节奏地按压心脏。
3、控制严重出血:个体重50公斤的人,其血液量为4000毫升,当失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便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员出现模糊、口渴、头晕、甚至昏迷现象。外出血的止血方法有:
11(1)直接加压法。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按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15分钟以上。
11(2)高举法。举起伤员出血的肢体,高于心脏部位,以减缓出血部位的血夜流动。有条件的,可在伤口敷一块清毒纱布或垫干净的衣物包扎。
11(3)压迫止血法。当四肢有严重出血时,可压迫肢体的重要动脉。
4、搬运伤员: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宜在对重伤员就地检查伤势和初步处理后再搬运。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伤势情况、伤员的体质和搬运的远近及道路情况而定,主要搬运方法有:单人背负法、抱持法、扶持法和四人双手椅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上海市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现场的规定
61人看过
-
交通警察的现场处置和现场调查
367人看过
-
事故现场处理指南:驾驶员必看
330人看过
-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怎么现场处置?
245人看过
-
发生交通事故我们如何正确处置事故现场?
4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现场交通事故现场分为哪几类?
59人看过
交通事故确定损害赔偿是根据事故中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及作用大小的比例来划分赔偿责任。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 更多>
-
怎样做到正确处置交通事故事故现场?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51、尽量不要移动事故现场的涉事物品,疏散围观群众; 2、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进行拍照、摄影、标记; 3、应当在安全范围内树立警示标志,避免二次事故。 4、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
-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怎么现场处置?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6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没有人身伤亡的,当事人自行协商赔偿,并尽快撤离现场,使得交通恢复正常。
-
-
应该怎样处置交通事故现场物品的损失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03保护交通事故现场物品的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的地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现场拍照或标注事故车辆的现场位置来固定证据。
-
交通事故现场应如何处置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4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交通管路部门在办理交通事故案件过程中,只有为了收集证据、检验、或者鉴定的需要,才可以扣留车辆,而且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所以在鉴定、检验结论确定之前,无论是否缴纳押金都不会允许提车,如果鉴定、检验结论一经确定,则必须通知提车。交通管理部门作为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