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事故的追认时间限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3 21:50:28 176 人看过

这段内容描述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该部门在事故调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作认定书。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车辆和驾驶人后十个工作日内制作认定书。对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案件,该部门应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制作认定书。

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现场调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追 认 刑 事 责 任 有 时 间 限 制 吗 ?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正在服刑的罪犯,对于前款规定的以外的人,有追认其刑事责任能力的,应当认定其具有前款规定的追认其刑事责任的能力。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的追认,有时也会受到时间限制。根据《高法解释》第318条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对于未经司法机关依法决定或者判决确定的其刑事责任,有异议的,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不再予以追认。

因此,在追认刑事责任时,有时会受到时间限制。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如果对于司法机关依法决定或者判决确定的其刑事责任有异议,将不再予以追认。

虽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方面有严格的时限要求,但有时也会受到时间限制。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对于司法机关依法决定或者判决确定的其刑事责任有异议,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将不再予以追认。因此,在追认刑事责任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02: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刑事责任追究的时限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责任追究的时限的规定:追诉期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安全生产事故刑事责任追究的规定是什么?关于安全生产相关的刑事责任是如果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要判处3年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用工安全生产事故中要追究的是法人代表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2023-07-29
    206人看过
  • 什么时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追究
    受理报案的交警部门经调查、取证后,在情节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应根据责任分析在规定时限内,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或是否要负法律责任作出认定。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一、双方醉驾事故认定需要多长时间一般的交通事故,如果事实简单,责任清楚,负责处理的交警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可以开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事故中造成人员受伤、死亡等一些后果,需要勘查现场,进行相关的技术鉴定,这种情况下,十五个工作日之内,交警部门可以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要是发生特别重大、复杂的交通事故,需要勘查、走访、鉴定等技术手段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出具具体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时间就不好判断了。但大部分情况下,十五个工作日内,交警就会把事故责任认定书下发给事故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023-03-06
    466人看过
  • 刑事责任的限制
    故意犯罪
    根据法律规定,特定的人只有有限的责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比如说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盲人或又聋又哑的人,法律一般规定为只有限制责任能力。关于限制用药和非限制用药非限制用药,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用药,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限二线用药主要选用对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复治病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2023-07-15
    451人看过
  • 刑事追诉时效是指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刑事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追究刑事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认为必须追诉的”犯罪,应当限于那些社会危害特别严重,行为人的人身危害性特别言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大、经过20年以后仍然没有被社会遗忘的一些重大犯罪。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以后即使认为必须追诉的,也不得追诉。在时效的计算上,根据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从犯罪之日其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例如:对于非法拘禁罪,属于典型的继续犯,在非法使他人失去人身自由时,成立犯罪既遂
    2023-06-11
    465人看过
  • 限制刑事责任
    家庭暴力
    根据法律规定,特定的人只有有限的责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比如说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盲人或又聋又哑的人,法律一般规定为只有限制责任能力。一、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从轻处罚的情形1、应当从轻处罚的情形有:(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处罚。(3)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4)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6)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有:(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4)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5)对
    2023-06-21
    242人看过
  • 处理高速追尾事故的时间限制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高速追尾事故处理完毕所需要的时间视具体情形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在高速公路发生追尾事故,由最近的高速管理辖区处理。能够适用简易程序的,交警当天到场后就能处理完毕。不能当场处理的,在三日内处理完毕。如果需要勘测鉴定的,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处理完毕。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四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处理交通事故的时间因适用的程序不同而不同,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处理时间较短。该如何处理汽车追尾事故?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事故发生后应该先确定人员伤情,留证车损,如果对事故无争议可以自行协商赔偿,有争议报警等待交警处理,根据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确定赔偿责任。《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四条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陈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
    2023-08-14
    365人看过
  • 工伤事故追责期限是多长时间
    一、工伤事故追责期限是多长时间工伤事故的追责期限:单位向社保经办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三十日内,职工一方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一年之内,都是从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依法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算起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二、工伤案件的诉讼期限是多长时间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期限”,是指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时间。相对于普通
    2024-02-08
    10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有没有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间限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法律依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醉驾交通事故能否行政处罚,法律上该如何规定醉驾交通事故能行政处罚,而且还要接受
    2024-01-03
    458人看过
  • 追尾事故责任认定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追尾的责任认定如下:1、后车撞行驶中的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全部责任;2、夜间前车没有尾灯,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3、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醉驾导致追尾的法律规定是什么醉驾追尾法院如何处理追尾,一般负全责。关于酒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1、酒后驾驶
    2023-07-19
    405人看过
  •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时间限制是多长?
    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时效是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和追究刑事责任。但要在法定期间内,超过了期限则不再追诉。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刑事案件共犯追诉时效期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共同犯罪是共犯的追诉时效要依据法定最高判刑确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间是经过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
    2023-06-30
    199人看过
  • 刑事案件刑事责任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刑事责任的追诉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而定的: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刑事案件立案后追诉期是多久我国刑法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规定了4个档次的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根据上述规定,在确定具体犯罪的
    2023-08-13
    199人看过
  • 什么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刑法中规定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主体。刑法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四种情况: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岁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也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3、盲人4、又聋又哑的人处罚规定《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2023-06-17
    357人看过
  • 交通事故多长时间内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在五年后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肇事后逃逸的,在十年后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则十五年后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一、几年之内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则五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的,十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十五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二十年后不追究刑事责任。二、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规定是什么关于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有效期限,超过此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追诉,即不能再追究刑事责任。按照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档次分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与二十年。追诉时效具体有以下四种计算方法: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就不再追诉;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的,经过十年后就不再追诉;3、法定最高
    2023-03-26
    240人看过
  • 刑事程序中的限制时间是什么?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案件的时候,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让其补充侦查,也可以自己进行侦查。补充侦查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如果进行二次补充侦查后,人民检察院依然觉得该案件证据不足的,就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刑事案件二审程序期限对抗诉或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公诉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检察院审阅案卷的期限刑诉第188条开庭10日以前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期限刑诉第194条自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即1个月以内,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结上诉或者抗诉案件刑诉第196条1个月以内,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结上诉或者抗诉案件有刑诉第126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审结期限刑诉第196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
    2023-07-03
    3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刑事责任限制是多少时间?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6
      管制的时间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 犯了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管制期限是多长时间啊?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3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 刑事责任追究的时间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1
      刑事责任追究的时限是这样规定的: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有关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存在时间限制的问题
      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报告存在一定的期限限制。通常情况下,该认定报告的完成周期不应超过三十个自然日。如果需要延长,必须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但最长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六十个自然日。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对事故现场进行准确勘察。这包括了解事故车辆、涉事人员以及道路及周围环境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事故发生当时的气象状况。 2. 对现场的证据材料进行妥善固定、提取或保全处理
    • 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时间限制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1
      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依据: 一、法定身份证件和户籍证明:身份证件和户籍证明是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和户口迁移证明,由公安机关出具,证明当事人的身份。户籍证明则是当事人原籍公安机关派出所根据其户籍登记情况出具的证明材料。与其他证明当事人年龄的书证相比,户籍证明具有更高的证明价值。 二、其他证明年龄的书证:其他证明年龄的书证包括出生证明、计生办与村委会证明等。这些材料反映了出生情况的原始记录信息。根据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