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4 21:33:09 464 人看过

相约自杀是否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依据具体情形而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如果相约自杀,两人均死亡的,那么就不存在犯罪问题了。如果是双方自杀,有一方存活的,存活的人也不会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死亡一方是因存活一方教唆而自杀的,那么存活方可能会涉嫌故意杀人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法律规定遭强拆后怎么办

法律规定遭强拆后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是违法强拆造成了他人死亡的,是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不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故意打死人怎么判罚

故意打死人的,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判处刑罚,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2: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故意杀人罪】相约自杀前妻喝药身亡前夫见死不救被判故意杀人
    夫妻离婚后相约喝农药自杀,可是前妻喝药后,前夫没有立即喝药,而是打了40分钟电话,而后才喝药并报警,前妻抢救无效死亡,前夫治愈出院后,近日被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亓刚与张敏是中专时的同学,两人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后双方老人在中间掺合,两人经常吵架导致感情不和,两人于2010年5月7日协议离婚,孩子由男方亓刚抚养。本以为离婚之后双方互不干扰,各自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亓刚经常去找张敏,时常给张敏打电话。2010年5月,亓刚拦截了张敏,在争吵中撕破了张敏的衣服,张敏便报了警,黄庄派出所当场予以调解。同日,双方因孩子问题产生争执,亓刚打了张敏,派出所又出面予以调解。2010年7月,在黄庄金水桥头二人又发生了激烈争执,亓刚拦着张敏不让她走,报警后,派出所当场调解。2010年7月,亓刚父母身体状况不好,再加上亓刚想外出找工作挣点钱,孩子也十分想念母亲,亓刚于是决定
    2023-06-11
    399人看过
  • 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
    2023-02-28
    84人看过
  • 相约自杀的涉及故意杀人罪,有没有什么规定?
    一、相约自杀的涉及故意杀人罪,有没有什么规定?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没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没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没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辩护人有没有哪,具体的规定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辩护人包括:1、具备相应法律职业资格的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和亲友,包括被开除公职或被吊销相应执业证书的监护人、近亲属。《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
    2024-01-29
    432人看过
  • 本案相约自杀行为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3日晚9时许,被告人甲某与临市的女网友乙某行至襄城县山头店乡乔柿园村北汝河南岸时相约跳河自杀。当二人一同跳入汝河深水时,甲某改变主意,乙某随沉入水底。被告人甲某在自己打捞乙某没有结果后,没有及时呼救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最终导致乙某溺水死亡。4日11时许,甲某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在被害人落水后立刻实施了当时条件下最有效的打捞行为;被害人的死亡和被告人的行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被害人死亡不是被告人的不作为引起的;被告人不具有放弃被害人生命的主观心态,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的故意;被告人积极救助的行为表明其主观上并非放任被害人死亡。因此,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甲某与他人相约跳河自杀,在与他人一同入水后改变主意,虽然在他人沉入水底后自己进行了打捞,但在打捞无果后没有及时呼救和采取其他救助措施,最
    2012-05-31
    356人看过
  • 婚外情男女相约投井自杀生者被判故意杀人罪
    在常人的眼中,相约自杀大都缘于年轻人的意气用事,但是对人到中年的马某和李某来说,相约自杀却是3年多婚外情的无奈结果。年过50岁的乡镇干部马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同村女子李某,也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2010年底,马某把一条暧昧的短信发给李某,两人一拍即合,发展成情人关系后,便拉开了两个家庭悲剧的帷幕。2014年4月的一天夜里,李某不满足于两人长期的地下情关系,要求马某带其私奔,被顾忌道德风俗观念的马某拒绝。李某说,既然不能与心爱的人同生,就要共死。于是,两人商量好一起投井自杀,并发了毒誓。途中,马某后悔,并尝试劝说李某放弃,但李某打断了马某,并加速向井边跑去。马某还没来得及追赶,李某就头朝下跳进了井里。马某赶到井边,用手电筒往机井里照,只看见李某的腿露在水面,而且还在动。因为怕村民发现两人的情人关系,马某不敢呼救,而是自己跑回村里找来一根长木棍打捞李某,可并没有成功,李某死亡。
    2023-06-11
    330人看过
  •  是否将协助自杀视为故意杀人?
    本文讨论了助人安乐死是否属于故意杀人这一问题。根据构成要件,故意杀人必须满足行为主体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具有帮助安乐死的故意、行为客体是人的生命权以及客观上实施以帮助他人积极安乐死。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对安乐死持有禁止态度,因此助人安乐死并不属于故意杀人。如果助人安乐死是实施的有益行为,则属于故意杀人。故意杀人的构成要件包括:1.行为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帮助安乐死的故意;3.行为客体是人的生命权,包括婴儿在内;4.行为必须客观上实施,以帮助他人积极安乐死。 如 何 界 定 助 人 安 乐 死 为 故 意 杀 人 ?助人安乐死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道德、法律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虽然安乐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人的痛苦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它也涉及到生命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从法律角度来看,安乐死可能会被视为故意杀人。因为安乐死往
    2023-09-12
    226人看过
  • 投毒杀害继子构成故意杀人罪
    一、投毒杀害继子构成故意杀人罪某地区年仅3岁孩童遭继母投毒杀害,据相关报道了解,继母是为了想让丈夫多照顾自己,通过网购含铅刷鞋粉,两次采取投毒,最终致其死亡,最后继母因涉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杀人的理由竟然只是想让丈夫多照顾自己。那么荒唐的理由,居然让一个还没有任何自己思想的小孩子付出了生命。二、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投毒杀害继子的行为属于杀害特定对象,就是朝夕相处的亲人,属于情节严重。所以继母被判处死刑。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故意杀人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情况。如何区别两种故意,具体如下: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况。继母明知道和含铅刷鞋粉必然
    2023-04-25
    286人看过
  • 自杀是否应该被看作故意杀人?
    自杀是否算故意杀人要分情况:1、相约自杀: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2、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邪教教唆他人自杀犯什么罪邪教教唆他人自杀涉嫌犯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7-07
    228人看过
  • 把欠债不还的人杀了能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一、把欠债不还的人杀了能否构成故意杀人罪1、把欠债不还的人杀了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
    2023-05-14
    20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要件是怎样的,教唆他人自杀是故意杀人吗?
    一、故意杀人罪要件是怎样的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必须同时具备下面四个条件1、实施了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行为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手段可以暴力,也可以是非暴力,可以利用工具,也可以是利用他人或动物。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杀死一个胎儿不构成杀人罪,而杀死一个婴儿则构成,那么如何区分婴儿与胎儿呢?理论上有“阵痛说”、“部分脱离母体说”、“完全脱离母体说”和“独立呼吸说”,其中以“独立呼吸说”最为客观和实际,实践中一般以助产医师或产科医生的鉴定为准;一个已经死亡的人也不能成为杀人罪的对象,关于死亡的标准理论上有“停止呼吸说”、“脉搏停止跳动说”和“心脏停止跳动说”,都各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人的死亡过程是一个复杂连续的过程,单独看其中的一个点都难免有失偏颇,所以实践中一般也是以医生的鉴定结果为标准。2、没有法
    2023-03-30
    445人看过
  • 故意杀人但人没死被抓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有些人为报复、谋财等故意杀人,实施杀人行为后,对方没死以为已经死亡,经他人抢救后又活过来,即故意杀人没死。那么,行为人被抓获后,认为自己故意杀人的目的没达成,所以可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其实,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先确定是否符合构成要件。按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的对象:生命权故意杀人没死,但行为人这一行为已经侵犯到他人的生命权。2、实施的行为:违法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行为人的故意杀人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并且,行为人故意杀人使被害人生命遭受威胁,双方存在因果关系。3、行为人的客观要求:一般主体具体而言,就是要求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1)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即要负刑事责任。注意,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也要负刑事责任。(2)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
    2024-01-09
    459人看过
  • 绑架既遂后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该行为仍然以绑架罪定罪量刑。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一、定绑架罪只能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吗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绑架行为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才实施的,而实施绑架的行为后,无论是否勒索财产成功,都会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
    2023-03-29
    64人看过
  • 情侣相约自杀1死1伤女子犯故意杀人罪被免刑责
    情侣闹分手,女子要求男子兑现照顾其一辈子的承诺,男子便让女子将其杀死,冲动之下男子的临时起意竟变成了现实,两人果真相约自杀,女子手腕受伤,男子中刀伤身亡,女子后报警并打120求救。事后,女子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日前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廖某虽积极实施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相较普通的故意杀人案件危害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鉴于其系自首,案发后积极施救被害人,且有一女需抚养,对其免予刑事处罚。检察机关起诉称,被告人廖某与被害人黄某系情侣关系,并育有一女。2013年8月10日下午4时许,廖某与黄某在东莞市黄江镇板湖村出租屋内,因感情离合问题发生争执。当日晚上11时许,廖某要求黄某兑现照顾其一辈子的承诺,黄某便要求廖某将其杀死,后两人一起到便利店购买水果刀一把。次日零时20分左右,黄某与廖某一起携带水果刀到板湖村某工地草坪处,然后两人共同实施
    2023-06-11
    293人看过
  • 吸毒杀人是否属于故意杀人罪?
    杀人与吸毒无关,一般情况,吸毒之后会造成神智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杀死了人,也会判定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果是故意杀人通常需要处无期徒刑、死刑或者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是情节比较轻的,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吸毒杀人是故意杀人吗1、吸毒致幻杀人的应当按故意杀人罪判刑,但具体如何判决要看具体的案情,包括手段、社会影响等等。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
    2023-07-01
    12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相约自杀,未自杀的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会被判刑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3
      你弟弟和其女友相约自杀,后你弟弟没死,一般情况下,按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论,依法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罪】故意杀人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是否将自杀视为故意杀人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8
      致人自杀的情况分为三种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犯罪问题,因此不需要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二种情况是,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例如,当
    • 不成或放弃自杀者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9
      明知对方要自杀,主动提供毒药,是刑法上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自杀者本人已经成年,本人意志坚定的,可对帮助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 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4-09-26
      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
    • 故意杀人罪中的以尸体为标准,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1
      (1)故意杀人罪的中的人是指他人的生命。 在我国,自杀行为不是犯罪。胎儿和尸体均不属于故意杀人罪构成的行为对像。毁坏尸体的行为,也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可以构成侮辱尸体罪。但是,误以尸体为活人而加以杀害的,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溺婴是一种故意杀人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杀人行为的行为方式一般表现为作为,有时也表现为不作为。不作为杀人方式以行为人对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