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逼供形成的原因及遏制对策研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5:32:27 162 人看过

现代文明社会中,刑讯逼供因其对公民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和对司法公正的严峻挑战,当然的被主流意识所摒弃,在我国亦是如此。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方面法学家和司法工作者不断的强调刑讯逼供所带来的危害,并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展开大规模的研究和讨论,探寻遏制刑讯逼供的方法,另一方面却是大量刑讯逼供的案件赤裸裸的冲击我们的神经,这些案件的所用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触目惊心。到底是什么使刑讯逼供似乎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遏制刑讯逼供?本文试图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刑讯逼供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司法工作人员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的方法逼迫其做出口供的行为。对此概念应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其一,本文中的刑讯逼供仅仅指在刑事诉讼中发生的刑讯逼供行为而不包括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中发生的刑讯逼供。其二,本文中的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所为之刑讯逼供,即刑讯逼供的主体必须具备司法工作人员的特殊身份,司法工作人员以外的人的行为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其三,本文中的刑讯逼供是指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刑讯逼供,对于证人以及其它诉讼参与人所做的刑讯逼供行为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其四,本文中的刑讯逼供是为了逼取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口供,出于其它目的而实施的刑讯逼供亦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此概念并不是试图为刑讯逼供相关罪名做出司法界定,而是为本文的写作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

我国的刑讯逼供现今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普遍存在。刑讯逼供在我国的发案率之高让人触目惊心。从我国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建立以来,刑讯逼供就成为危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巨大祸患。第二,手段残忍。我国刑讯逼供的形式繁多,并日趋隐蔽,对当事人的身体和精神造成的压迫性和强迫力也逐步提高。第三,查处率低。刑讯逼供在我国的查处率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被查处的刑讯逼供绝大部分存在于冤假错案,对于非冤假错案中的刑讯逼供,重视和查处的力度都削弱很多。这与我国长期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密切相关。第四,赔偿额过低。刑讯逼供对当事人造成损害,依照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现行国家赔偿法立法的时候,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政负担能力的考虑,采取了直接的物质性损失赔偿的原则。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刑讯逼供从规模和手段上来讲,都处于一个高峰,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伤害极大,在损害补偿方面也存在严重不公.

对于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因为,笔者做如下分析:其一,历史流毒。我国的刑讯逼供制度始于西周,几乎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史中,刑讯逼供既是一种常用手段,也是一种合法制度,它在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刑讯逼供制度的变迁甚至称为我国古代法制文明的晴雨表,一般来讲,法制文明昌盛时期,刑讯逼供也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对刑讯逼供滥用的监督也更加有力。而在法制混乱时期,刑讯逼供的滥用也更加猖獗,酷吏频出,酷刑从技术上讲也会随之达到高峰。刑讯逼供作为司法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两千年的历史中互相交织和渗透,这也是刑讯逼供在当今社会屡禁不止的因为。其二,体制因为。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部分法律制度欠缺,首先,没有在刑事诉讼中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审判,任何人不能被确定有罪”,但这只能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吸收。我国对刑事案件的处理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以法律为准绳,罪当其罚。”无罪推定还没有被广泛的接受和遵行。其次,缺乏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这表明我国对非法采集的言词证据不予采纳,但对于非法取得的证据是否应该排除却没有明确规定,规定过于简单、含糊而缺乏可操作性,由此导致了立法上严禁刑讯逼供,而司法上却屡禁不止的局面。其三,执法监督不利。实践中,刑讯逼供难以认定,虽说我国《刑法》已将刑讯逼供作为一种犯罪来调整,但在实践中查证困难。究其因为,刑讯逼供一般较为隐蔽,有很多情况下,被刑讯后不会留下伤痕,只审查卷宗根本发现不了刑讯逼供行为。再者刑讯逼供本来就是执法机关执法犯法的问题,再由执法机关自己去查,难免不顾私情,所在单位一般会为违法者开脱,加之检察机关对刑讯行为的监督多为事后监督,且处罚力度不够,使运用刑讯逼供的侦查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对刑讯逼供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四,成本与效益分析。“利益驱动”是刑讯逼供禁而不止的内部因为。是什么驱动了刑讯逼供行为呢?笔者认为主要是精神利益的驱动。这种驱动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利益。在无其他有力证据证明犯罪时,审讯人员使用刑讯逼供手段获取口供,的确能取得快速破案的短期效应,并造就刑讯逼供者有能力、有魄力、善断案的光辉形象,从而获取不错的政治利益;二是社会利益。人民群众往往认为只要能破案就是好警察,即便是使用刑讯逼供破案的警察也是好警察,而刑讯逼供者也往往因为打击破案多,倍受社会关注,获得很好的社会利益;三是心理利益。审讯人员与被审讯人员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对等性,使审讯人员产生了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并在利用刑讯逼供破案中获得了其他工作所没有的强烈的征服感和满足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09: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关于刑讯逼供原因的几点思考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该行为严重的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为此,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专门的罪名,刑事诉讼法也列有专条,然而,法律的明文规定并不一定等于生活中的事实,从传媒报道中,我们不时可以听到刑讯逼供事情的发生,有些甚至闹到死人的地步,这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刑讯逼供之所以产生,我以为和法律制度、认识观念有很大关系。一、法律制度方面。(一)“如实回答”义务的不合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句话明确规定了犯罪嫌疑人有“如实回答”的义务,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如果不“如实回答”的话,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如实回答”的前提是犯罪嫌疑人开口说话,如何才能使其开口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即使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问话予以回答,也面临着其回答是否“如实”的问
    2023-06-11
    465人看过
  • 刑讯逼供罪立案追究处罚情形
    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触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法律规定从重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究的情形如下:(1)以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等恶劣手段逼取口供的;(2)以较长时间冻、饿、晒、烤等手段逼取口供,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体健康的;(3)刑讯逼供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轻伤、重伤、死亡的;(4)刑讯逼供,情节严重,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5)刑讯逼供,造成错案的;(6)刑讯逼供3人次以上的;(7)纵容、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刑讯逼供,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8)其他刑讯逼供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相关知识,刑讯逼供罪认定依据如下:1、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刑讯逼供行为往往给被害人的身体
    2023-05-01
    211人看过
  • 法院受案数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北碚区法院王相文近年来,C市法院受案数量呈下降趋势。如C市B区法院1999年至2003年,受案数分别是上一年度的88%、80%、90%、82%。2003年度受案数仅是1998年度受案数的51.4%。六年间,受案数接近下降了50%。一、法院受案数下降的原因通过走访部分诉讼当事人、国家机关、企事业、法律服务机构及部分司法人员,征询他们对诉讼的看法和将要采取的措施,能够得出法院受案数下降的原因。1、诉讼成本上升。发生纠纷进行诉讼,是费时费力费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佳的事。尽管近几年法院受案数下降明显,但社会付出的诉讼成本呈逆势增长,增大了当事人的负担。2、审判方式改革定位不准,过多强调当事人举证,坐堂问案和当庭判决率,致使相当一部分民商事选择非诉讼途径解决。3、立法或司法解释的不到位或越位,致使部分法律纠纷通过诉讼解决难,或不愿意通过诉讼途径解决。4、执行兑现率低,赢了官司输了钱,这是法院受案数
    2023-04-25
    445人看过
  • 遏制刑讯逼供与秘密侦查合法化之博弈
    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进程日益前行的当下,关于遏制刑讯逼供与增设秘密侦查手段的两种观点似乎已经成为了法律界与法学界的共识,共识的基本思路是遏制刑讯逼供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但鉴于我国侦查水平的限制,应当同时赋予侦查机关秘密侦查权以缓解前者对警察犯罪控制能力的削弱,换句话说,秘密侦查在这里被看作是遏制刑讯的疏通管道。笔者认为,这一论断值得认真推敲与周密论证。刑讯逼供从最为直观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取证手段,是一种以犯罪嫌疑人,特别是以其口供为目标的取证方式。刑讯逼供为执法实践所迷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高度的有效性,其中的缘由是毋庸多言的。犯罪嫌疑人是案件证据最为丰富、有时是最为直接乃至惟一的来源,以其作为直接的侦查对象,必然是投入最少但收获最大的一种取证方式。为了抗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从而维持统治秩序,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曾一度迷恋过刑讯逼供这种高效的破案手法,但这种迷恋伴随着近现代法治理念的昌隆而逐渐
    2023-06-11
    221人看过
  •  因刑讯逼供罪受到的法律制裁
    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司法工作人员犯此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此行为导致被害人伤残,则依照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则依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以下是刑讯逼供罪的量刑处罚:1.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致人伤残,以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的
    2023-08-24
    79人看过
  • 关于刑讯逼供的法条,刑讯逼供的犯罪构成
    一、关于刑讯逼供的法条关于刑讯逼供的法条有《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刑讯逼供罪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即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严禁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二、刑讯逼供的犯罪构成刑讯逼供的犯罪构成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所谓肉刑,是指对被害人的肉体施行暴力,如吊打、捆绑、殴打以及其他折磨人的肉体的方法。所谓变相肉刑,是指对被害人使用非暴力的摧残和折磨。3.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是行为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利用职权进行的
    2023-04-14
    385人看过
  • 违法医疗广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医疗广告是指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广告。医疗广告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广告,它的专业技术性非常强,而且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医疗广告一直是广告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从1993年《医疗广告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不断进行补充、修正,并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虽然也曾取得过明显的成效,但违法医疗广告仍然充斥各种传媒,成为广告市场的一大顽疾。就目前情况来看;医疗广告的违法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宣传医疗机构的治愈率、有效率等治疗效果,或宣称保证治愈。第二,利用专家、患者形象作证明。第三,使用军队和武警部队的名义发布广告。第四,以新闻形式发布医疗广告。此外,还有利用电视短剧等带有故事情节的节目播发医疗广告。一、违法医疗广告的成因违法医疗广告屡禁不绝,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告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违法成本太低改革开放30年来,广告业也走上了法治轨道,形成
    2023-06-12
    104人看过
  • 刍议刑讯逼供的根源与防治对策
    刑讯逼供的危害毛泽东同志在1943年8月为中共中央所写的《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中,对刑讯逼供作了精辟的论述:“审讯人对特务分子及可疑分子采用肉刑、变相肉刑及其他威逼方法;然后被审人随意乱供,诬陷好人;然后审讯人员及负责人不加思索地相信这种绝对不可靠的供词,乱捉、乱打、乱杀。这是完全主观主义的方针与方法。”从毛泽东同志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刑讯逼供的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来逼取被审查人员的口供;二是盲目相信逼出来的口供去抓人、关人、判人;三是刑讯逼供完全是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刑讯逼供是我党、我国肃反、镇反和公安工作的一个“毒瘤”,危害很大。一是容易造成扩大化的错误,放纵坏人,伤害好人。二是容易造成是非不分、真假不分,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错杀无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严重损害和败坏党、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四是破坏了党纪国法,败坏了
    2023-06-03
    368人看过
  • 刑讯逼供久禁不绝的原因是怎样的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都是有特定的思想和理念作为基础的。刑讯逼供之所以在实践中久禁不止,就是因为作为其基础的思想和理念还未能得以清除。导致实践中刑讯逼供长盛不衰的思想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罪推定的思想影响。封建社会实行纠问式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先入主地推定为有罪,这是刑讯逼供得以产生的思想根源,也是刑讯逼供至今仍然难以禁绝的主要原因。其次,在刑事诉讼中,具体办案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对于有些案件情况的认识和推定在违反科学、不合逻辑,甚至出现捕风捉影,产生先入为主问题,由此造成误断、错判。当办案人员在收集不到其他证据可供查明案件真象的时候,往往凭着个人的认识和判断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作出符合自己判断的供述。当其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就会认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老实”,并容易不由自主地进行程度不同的刑讯逼供。再次是由于司法实践中的种种错误认识。这又表现为三个方
    2023-06-03
    179人看过
  • 警察刑讯逼供怎么追究?
    刑讯逼供的概念根据刑法第247条之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从重处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所谓司法工作人员是指具备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刑讯逼供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刑讯逼供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张志胜律师认为,这是严格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分析刑讯逼供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也是通常情况下,司法机关判断此类问题的标杆。刑讯逼供罪立法渊源刑讯逼供罪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之规定,经历主体宽泛到主体严格限定的过程,更加科学、可行。1979年刑法第136条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具有审讯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受委托而具备审讯职权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处理违法活动国家工作人员;刑讯逼供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1
    2023-06-11
    124人看过
  •  刑法中刑讯逼供罪的处罚原则及标准
    这段内容讲述了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关于刑讯逼供的规定,以及刑讯逼供致人重伤的判刑情况。与一般的故意伤害罪相比,刑讯逼供致人重伤的判刑要重,而且如果刑讯逼供的手段致人重伤程度与一般其他行为致人重伤一样,也会从重处罚。如果刑讯逼供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则要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具体意思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犯刑讯逼供罪的,根据具体情节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但是如果刑讯逼供的行为导致被害人伤残的,就要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而且要从重处罚。根据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
    2023-08-28
    382人看过
  • 消除刑讯逼供的治本之策
    由于我国的刑诉法之中确立了“重证据,不重口供”的原则,因此,司法人员实施刑讯逼供获得口供、证人证言等仅仅是司法人员刑讯逼供的目的之一,他们对嫌疑人实施刑讯逼供更为主要的目的往往是逼迫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其他证据,从而使得其他证据与获得的口供相吻合。如果不将与刑讯逼供相关联的证据排除,使得司法人员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得当事人犯罪的证据,都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因此,仅仅将非法获得的口供及证人证言排除了,但司法人员实施刑讯逼供的动机并非仅仅是获得口供,这样的规定并不能完全消除司法人员采取刑讯逼供的动机。由于侦查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与诉讼能力,采用刑讯逼供手段的过程中,往往与采取包括刑讯逼供手段在内获取的其他证据相联系,从而利用口供、其他相关证据“制造”出一个严密的证据链;对于侦查人员刻意“制造”出的证据链,检察、审判人员就难以发现其中的弊端,从而使得宪法与刑诉法以“互相制约”防止冤案的规定流于形式
    2023-06-03
    174人看过
  • 论减少和避免刑讯逼供的法律对策
    一、刑讯逼供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和任何行为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根源,都是在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得以催发和显现的。不存在无源之水、也不存在无本之木。笔者认为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处于不公开与无法监督的状态,是刑讯逼供行为产生的重要条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根据案件管辖的分工享有对案件的侦查权。三机关对各自直接办理的刑事案件在侦查环节,都享有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权力。然而这种讯问是在无第三方参与见证、亦或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从讯问有无见证、监督的角度,可以把刑讯逼供行为的产生条件按照据犯罪嫌疑人是否羁押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未在看守所羁押前的刑讯逼供行为,一种是在看守所羁押后的刑讯逼供行为。实践中前者表现较为突出和常见。
    2023-06-03
    244人看过
  •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针对风险及其原因分析,为了防范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我们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有关制度、法律建设,为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良好的执业环境。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提高责任认识,加强风险意识,加强道德建设,不断学习,提高执业水平。首先,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建设包括政企及政所关系的调整、整个社会诚信水平提高、企业管理者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等诸多内容。在此,我首先重点强调的是政企、政所关系的调整,我们应当完善体制改革,彻底断绝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亲缘关系。政府一方面只应履行其应履行的职责,从宏观层面上对市场进行管制,不再将公司上市、企业发展作为自身的政绩,另一方面还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为市场主体,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让市场来说话,运用市场机制,促使企业健康发展,如果企业发展不如人意,政府也无须为其提供保护伞,也不再为之
    2023-06-07
    415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研究股权投资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3
      股权投资风险成因: 1、标的公司存在未知的或有债务,如标的公司对外偿债,将影响受让股权的价值。 2、“零对价”股权存在风险。 控制对策: 1、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标的公司的或有债务进行询问或调查。 2、受让协议中列明出售方的保证清单。 3、协议预留部分股权受让款。 4、通过司法救济请求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 如何应对刑讯逼供刑讯逼供怎么办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21
      1、如果只是侦查阶段,被解除强制措施后,立即通报刑警或委托律师通报。2、如果以及走程序,即将送到法院进行审判,那立即聘请律师,在会见的时候向律师说明情况,律师会为你进行举报的。3、如果没有聘请律师,在开庭的时候,当庭向法庭陈述相关事实,具体到时间.地点.人物,法院会进行调查取证。
    • 刑讯逼供罪的含义是什么刑讯逼供罪的行为表现形式及犯罪构成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刑讯逼供罪,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含公检法、纪检、监察、及一切国家公职人员,总之,这里的“司法权”是“泛司法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刑讯逼供行为严重地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使其在肉体或精神上感到痛苦而被迫做出的某种供述,以致会造成被审讯对象重伤、死亡和冤假错案的发生。这严重损害了国家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后果。
    • 刑讯逼供刑讯逼供构成犯罪的那一条标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17
      刑讯逼供构成犯罪的规定: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出于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口供的行为。
    • 刑讯逼供究竟能不能构成犯罪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05
      1、刑讯逼供构成犯罪的规定: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出于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口供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