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宪法规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6 10:42:54 162 人看过

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如果说宪法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主要处于观念形态,因而并不直接表现为宪政实践的话,那么宪法规范则是将宪法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与宪政实践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这不仅因为宪法规范是人们有关宪法的理性认识与客观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而且还因为宪法规范只有切实调整国家和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稳定的宪政秩序才有真正的意义。综合上面所说的,宪法对于我国民族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法,也是维护整个国家的法,有了宪法才能使一个国家能够更好的发展,而宪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公民有了更大的利益化,拥有的权利也更大了,而公民在法律面前也更加的公平,所以,宪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

宪法规范与宪法规则是什么

宪法规范与宪法规则如下:

1、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组成部分。宪法规则是指宪法规范的概念,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宪法就像一个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则,其他法律应该根据总则来制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工人阶级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1: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宪法规定负责解释宪法的是
    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即最高立法机构负责解释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具体架构我国宪法解释程序的架构应当建立在宪法解释类型化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讲,宪法解释包括两类,即宪法含义之解释与法令有无抵触宪法之解释。具体述之:(一)宪法含义之解释宪法含义之解释,并非出于存在违宪的疑虑,而是宪法解释机关为了使人民明确宪法的内涵,以助于遵守,从而对宪法条文的含义所作的阐述。此类宪法解释可以由宪法解释机关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基于职权主动发起,亦可由宪法适用机关就适用宪法发生疑虑之事项,声请宪法解释机关进行宪法含义的说明。该宪法解释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宪
    2023-07-24
    231人看过
  • 宪法在规范权力运行中扮演什么角色?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力时的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第三百二十七条规定,因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物权行使的,用益物权人有权依据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获得相应补偿。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
    2023-07-07
    494人看过
  • 什么是不成文宪法?和宪法有什么区别?
    不成文宪法是宪法的一类,与成文宪法相对,是由许多分散的、不同年代产生的宪法性文件、惯例、法院判例等构成的宪法。不成文宪法和宪法的区别一:宪法是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的宪法。凡是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及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一种法典的形式公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就是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而且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的宪法。不成文宪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虽然各种法律文件并未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不成文宪法和宪法的区别二:宪法制定权不由任何法律赋予,使人民直接行使权力的途径。在我国,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利。但宪法未赋予任何机构和个人制定宪法的权利。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1、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民
    2023-06-03
    121人看过
  • 关于宪法规范有哪些特点?
    宪法规范的概念表述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亦称为宪法规则。故而,与一般法律规范相比,宪法规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根本性宪法规范的根本性是指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说,尽管宪法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宪法在具体规范这些方面的内容时,主要涉及的是最根本性的问题,而不是事无巨细,都加以规定。(二)最高权威性宪法规范的最高权威性是指宪法规范的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在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母法、基础法,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制定的依据,因而宪法规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同时,虽然所有的法律都有法律效力,但宪法规范的法律效力最高,其他法律规范不能与宪法规范相抵触,否则无效。而且在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所有行为规范中,宪法规范是最根本性的行为
    2023-06-03
    453人看过
  • 宪法的依宪治国具体是什么
    依宪治国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重点与关键,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这些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启示,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依宪治国做出了重要的论述。“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2023-06-03
    437人看过
  • 宪法规定了哪些原则是什么
    一、宪法规定了哪些原则是什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二、宪法有什么作用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作用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宪法有什么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023-06-19
    294人看过
  • 宪法国旗国歌的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对国旗、国歌做了如下规定:第一百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相关规定第一条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公布的国旗制法说明制作。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外交部、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各自管辖范围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国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业制作。第五条下列场所或者机构所在地,应当每日升挂国旗:(一)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
    2023-06-03
    292人看过
  • 宪法规定生命权是什么权利
    一、宪法规定生命权是什么权利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的物质前提,生命权一旦被剥夺,其他权利就无从谈起,所以,生命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保护公民的生命权不受非法侵害,是我国法律的首要任务。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维持和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民法典》里所表述的生命健康权,实际上是生命权、健康权与身体权的总称。人身不受伤害和杀害的权利或得到保护以免遭伤害和杀害的权利,取得维持生命和最低限度的健康保护的物质必需的权利。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的权利。二、生命权优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生命防卫权现代法中,为保全生命权,自然人有权紧急避险、正当防卫,即便由此对他人的财产权、生命权以外的人身权造成侵害,也可在民法、刑法上构成免责事由;行为人甚至对
    2023-04-12
    488人看过
  •  什么是宪法规定的适用原则?
    本文讨论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宪法具有普遍适用原则、整体适用原则、协调适用原则和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优先适用原则。普遍适用原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多样化的适用对象。整体适用原则要求宪法适用机关处理好宪法指导思想、原则与规范的关系。协调适用原则主要由宪法适用方法的多样性决定。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优先适用。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根据宪法的根本法属性,普遍适用原则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多样化的适用对象。(2)整体适用原则。宪法是内外结构的统一。因此,宪法适用机关必须处理好宪法指导思想、原则与规范的关系、宪法典、宪法性法律与宪法惯例的关系。(3)协调适用原则。宪法的协调适用原则主要由宪法适用方法的多样性决定,因为不同的适用方法有不同的后果。(4)宪法指导思想和原则优先适用。一般而言,宪法规范比较明确,具体,比较容易把握和适用。与此同时,也常常容易与变革中的社会实际不符。因
    2024-03-17
    77人看过
  • 宪法是什么法由谁制定,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宪法修改需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才能通过。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等。一、宪法是什么法由谁制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宪法有以下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2.人民主权
    2022-07-16
    394人看过
  • 宪法规定什么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的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论述宪法实施监督方式宪法实施监督方式有:1、事先审查;2、事后审查;3、附带性审查;4、宪法控诉。在我国监督宪法实施部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实施监督,宪法授权或宪法惯例认可的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宪法的解释、修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监督活动,并以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合宪性审查,取缔违宪事件,制裁违宪行为,追究违宪责任的一系列活动。旨在使宪法的规定得到准确的实施和完全的实现,实现宪法制定者的立宪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
    2023-08-12
    398人看过
  • 宪法规范区别于法律规范的情况具体有哪些
    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如果说宪法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主要处于观念形态,因而并不直接表现为宪政实践的话,那么宪法规范则是将宪法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与宪政实践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这不仅因为宪法规范是人们有关宪法的理性认识与客观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而且还因为宪法规范只有切实调整国家和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从而形成稳定的宪政秩序才有真正的意义。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使人类社会生活处于有序状态。尽管这种规则或规范各式各样,但大致说来主要是两大类:一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以及其他共同生活规则;二是以调整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为主的技术规范,包括操作规程、交通规则,等等。在阶级社会中,法律规范是人们运用得最为普
    2023-06-03
    73人看过
  •  修改宪法的具体法律规定是什么?
    该段内容讲述了修改宪法应当遵循哪些原则。根据宪法原则,修改宪法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并且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以确保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根据宪法原则,修改宪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三、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的规律,确保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坚 持 对 宪 法 作 部 分 修 改 , 不 作 大 改 , 确 保 宪 法 的 连 续 性 、 稳 定 性 和 权 威 性 - 根 据 宪 法 原 则 , 修 改 宪 法 的 具 体 流 程 是 什 么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对宪法进行修改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和程序。具体来说,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
    2023-09-05
    221人看过
  • 宪法是刚性宪法,还是柔性宪法?
    我国宪法属于刚性宪法,亦称硬性宪法或者固定宪法,是指宪法的修改机关或者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的宪法。《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的经济功能我们习惯于马克思主义早已为我们铺垫好的法律和经济的关系的论证,在宪政改革成为热门的今天,有限政府理论被利用作为反对政府权力过度膨胀的理由,集体利益,政府失灵,立宪主义还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宪政模式等等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将其与我们的经济相联系。有人认为,宪法中的许多内容与经济没有多少关系,大多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相关联的,如宪法关于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和人身权利的规
    2023-08-06
    18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宪法规范与宪法规则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6
      原则适用的范围较广,内容是笼统的,可以适用于某一个领域,如民法的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而规则是具体明确的,如定金罚则就是一个具体的制度,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适用。 当规则和原则出现冲突的时候,规则优先。 原则不能随意适用,只有在穷尽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才能适用法律原则。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
    • 什么是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的范围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30
      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了监控、督促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和各种社会力量如舆论、公民等的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 宪法规范是啥意思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6
      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各自的行为,从而使人类社会生活处于有序状态。尽管这种规则或规范各式各样,但大致说来主要是两大类:一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以及其他共同生活规则;二是以调整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为主的技术规范,包括操作规程、交通规则,等等。在阶
    • 宪法规范和宪法有何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3
      1、宪法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宪法规范,宪法规范就是指宪法的法条。 2、宪法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如果说宪法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主要处于观念形态,因而并不直接表现为宪政实践的话,那么宪法规范则是将宪法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与宪政实践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 3、这不仅因为宪法规范是人们有关宪法的理性认识与客观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的产物,而且还因为宪法规范只有切实调整国家和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
    • 宪法规范区别于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6
      1.宪法规范是由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简单说来,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它具有以下特点: 根本性。宪法规范的根本性是指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 最高权威性。宪法规范的最高权威性是指宪法规范的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 原则性。宪法规范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