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捐器官救4人,捐献器官有补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11 16:59:34 104 人看过

器官捐献是自愿免费的行为,所以是没有补偿的,我国也禁止器官买卖。

法律依据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第三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第七条

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第八条

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第十条

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三条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7: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捐献器官能否拯救他人生命?
    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遗体捐赠是自愿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捐赠,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利诱捐献。同意捐献的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一个人如果感到无法继续活下去,可以考虑捐赠其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遗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权利自由决定是否捐赠,并且这些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决定捐献时,该怎么做?在决定捐献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自己做出的决定是合法和明智的。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建议:1. 了解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和
    2023-11-05
    445人看过
  • 轻生女孩母亲捐献女儿器官,捐献器官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器官捐献的法律规定是《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第八条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第十条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
    2019-10-06
    181人看过
  • "如何申请捐献器官?"
    十四岁不可以申请捐献器官。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者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捐献登记手续一般在户口所在地红十字会办理。公民申请捐献人体器官的,应当签订书面的捐献意愿书。器官捐献一般采取的原则是器官捐献一般采取的原则如下:1、自愿原则:(1)捐献人生前明确表示捐献意愿并办理登记手续的;(2)生前未办理捐献登记手续,也未明确表示反对捐献的自然人死亡之后,由其近亲属办理捐献手续(近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法定监护人);(3)捐献人表示捐献意愿并办理登记手续的,可以自由地变更或撤销登记;(4)捐献人可以自由地确定捐献遗体的全部还是部分,可以自由地指定遗体的接受单位。2、无偿原则(包括无偿捐献和无偿利用);3、应用于医学科学原则(捐献遗体只能用于医学科学事业)。法律依据
    2023-07-03
    359人看过
  • 捐献器官一般补助多少
    法律综合知识
    捐献器官实行自愿、无偿的原则,因此不给补助。捐赠器官所在地地方红十字会登记。设区市、县(市、区)应当将登记情况在三日内报送省红十字会。地方红十字会可以委托医疗机构进行登记,医疗机构应当将登记情况在三日内报送所委托的红十字会。满十八周岁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活体器官,捐献前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捐献人捐献活体器官,应当不危害其生命安全。自然人愿意死亡后捐献器官的,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只有同意捐献的口头意思表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二)没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三)没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亲属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四)没有任何近亲属的,有其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等组织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2024-05-01
    359人看过
  •  器官捐献是否有回报?
    器官捐献的奖励主要是减轻费用负担,包括减免住院医疗费用、提供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优惠学费以及税收减免等,甚至包括丧葬费用。因为器官捐献需要涉及必要的经费需求,所以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器官捐献是一种无尚的品质,应该被广大弘扬。器官捐献的奖励是针对人道救助的,主要是减轻一些费用负担,例如减免住院医疗费用、提供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提供困难救助、优惠学费以及税收减免等,甚至包括丧葬费用。因为器官捐献的登记、分配、保存、器官的获取等都会涉及必要的经费需求,考虑到器官捐献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捐赠者的困难,所以提供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器官捐赠就是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这是一种无尚的品质,应该被广大弘扬。2、器官捐献
    2023-09-10
    491人看过
  • 捐献器官有什么要求
    法律综合知识
    捐献器官的公民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于公民捐献器官的意愿有权撤销,如果公民明确表示不同意器官捐献的,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不得对其器官进行捐献。一、捐献器官有什么要求1.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2.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4.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5.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的人体器官的意愿。(注意:公民死亡的,应由其配偶、成年子女和父母都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二、捐献器官一般补助多少遗体捐献补偿金但是按照实
    2023-07-27
    196人看过
  • 谁有权利决定捐献器官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捐赠器官的事宜,捐赠人享有自主决策权(不经他人干预),然而此权限需以书面方式进行确认。若该自然人身故而未明确表达出拒绝捐赠器官之意愿,其合法配偶、成年子女及父母亦有权就捐赠器官事宜共同做出决策,同样以书面形式确认。《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024-08-01
    182人看过
  • 死刑犯可以捐献器官
    死刑犯可以捐献器官,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对无人收殓或家属拒绝收殓的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交医疗卫生单位利用;经家属同意捐献的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可供给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由于中国对死囚器官捐献采取自愿原则,器官紧缺成为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死囚器官成了器官移植的主要来源。一、中国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中国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他人进行收购人体器官、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应当纳入本罪的范畴,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二、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既遂怎么量刑?1、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2023-03-05
    57人看过
  • 死后器官捐献的条件
    死后器官捐献的条件:1、有其配偶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2、没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3、没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亲属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4、没有任何近亲属的,有其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等组织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签死后器官捐献需要家属签字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申请,如果是自己申请的,作为一个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需要家属签字;如果是死后由直系亲属申请的器官捐献,则需要家属签字。无论哪种情况,到最后捐献的时刻,必须要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按手印,缺一不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
    2023-08-09
    230人看过
  • 器官捐献会影响车祸赔偿吗
    不影响。原因是我国对于死亡的认定已经采用脑死亡标准。因此发生脑死亡即可宣告死亡。对于交通事故善后来讲,死亡是事故的最终结果以及截至时间,显然在死亡后发生的事情与善后无关。死亡原因的因果关系鉴定如果已经完毕,是不会有影响的。一、交通事故中的死亡、受伤、财产损失的界定1、事故的受伤者7天内死亡的,应依法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2、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不含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也不含停工、停产、停业等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3、重伤,按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执行;轻伤,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轻伤鉴定(试行)》执行。二、车祸撞死人家属放弃治疗案件定性是否会变质一般没有什么影响。脑死亡的,在法律上认为已经死亡。目前医学上对于脑死亡的定义是:虽有心跳但无自
    2023-02-07
    246人看过
  • 可以由别人代理捐献器官吗?
    活体器官捐献的意思表示,不可以由别人代理做出。因为法律规定,与人格权或者人格利益相关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如果被代理,代理人的法律行为一概不产生代理的法律效力,也不能通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而生效,只能由被代理人重新实施。死后捐献器官在哪里申请一、死后捐献器官在哪里申请1、死后捐献器官在红十字会申请。遗体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一般在户口所在地红十字会办理,表格中执行人意见可以是亲属,也可以是关系密切的亲友等填写。2、法律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七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者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第八条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
    2023-08-02
    205人看过
  • 捐献器官有什么年龄限制吗
    一、捐献器官有什么年龄限制吗捐献器官的年龄限制是存在的,主要是为了保障捐献者的生命健康权不受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这一规定明确指出了捐献器官的最低年龄限制,即必须年满18周岁,以确保捐献者在法律上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自主决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未满18岁能否捐献器官未满18周岁的公民是不能捐献器官的。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防止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风险和纠纷。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无法完全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和后果。因此,法律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摘取未成年人的器官用于移植,以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三、捐献器官需满足哪些条件捐献器官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以确保捐献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捐献者必须具备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且
    2024-07-27
    221人看过
  • 器官捐献家人有否相关福利
    器官捐赠在原则上多为无偿行为,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对捐赠者提供适当的人道援助与经济补偿,例如,可以减免其住院治疗期间产生的相关医疗费用、为捐赠者家属提供医疗保障、提供生活扶助以及教育费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享受相应税收的优惠待遇等等,同时,丧葬费用等事宜也可列入考量范围之内。《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十一条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医疗机构从事人体器官移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相适应的执业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二)有满足人体器官移植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三)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中从事人体器官移植的医学专家不超过委员人数的1/4;(四)有完善的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等管理制度。
    2024-07-26
    101人看过
  • 自愿捐献器官怎么申请
    法律综合知识
    第一,由志愿者持本人身份证到红十字会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并指定捐献执行人。第二,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派相关人员进行核实评估。第三,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达到待捐状态后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捐献。第四,捐献者经所在医院确认死亡后,由器官捐献办公室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获取器官。第五,器官捐献办公室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对捐献器官进行分配。第六,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并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第七,器官捐献办公室建立纪念碑、纪念网站等供亲属缅怀和纪念捐献者,弘扬奉献精神。第八,对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按有关规定进行困难救助。《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第八条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
    2024-04-25
    18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死后捐献器官有补偿吗
      湖北在线咨询 2024-03-27
      死后捐献器官没有补偿死后捐献器官没有补偿。遗体捐献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器官捐献作为一种公民自愿履行的善行,只许捐赠,不可买卖。完全是无偿和公益的,对捐献者和家人没有优惠政策。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 捐献器官有福利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0
      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 捐献器官需要赔偿家人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05
      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 捐献器官对家人有危害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27
      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 人死后捐献器官给钱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4-04-26
      器官捐献死亡是无偿的。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