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供属于非法证据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2 13:20:16 389 人看过

诱供是属于非法证据,在诉讼中由于其取得的程序违法而不具有可采性。对于诱供得来的证据采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即在法庭审理中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审判的依据。

诱供犯法吗

诱供不属于犯罪,但是法律禁止诱供。诱供收集的证据会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诱供属于程序违法。采用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怎么证明警察诱供

一、怎么证明警察诱供

1、可以通过警察审问时的录音录像、监控资料来证明警察诱供。诱供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诱供是诱使刑事被告人或证人按侦查、审判人员的主观意图或推断进行供述。诱供所取得的证据不能做为公安机关认定案件的证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二、两次口供不一致犯法吗

两次口供不一致的是犯法的。两次口供不一致没有犯伪证罪的故意的一般不构成伪证罪。两次口供不一致并且具有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和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目的地,是有可能构成伪证罪的。要作出合理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版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权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以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属非法证据不得采信
    中央政法机关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份文件,明确规定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以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属非法证据不得采信办理死刑案件时,必须做到一切都要靠证据说话,没有证据不得认定犯罪事实;必须做到对存疑的证据不能采信;必须做到用合法的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对于非法取得的证据应当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中央对这两个规定高度
    2023-06-01
    306人看过
  • 哪些离婚证据是属于非法收集
    什么离婚证据是属于非法收集非法收集的离婚证据一般是指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例如捉奸在床的证据、引诱对方犯错收集的证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023-06-12
    419人看过
  • 被警察诱供没有证据可以告他吗
    被警察诱供,可以向检察院举报。警察诱供不属于犯罪,但是法律禁止诱供。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2023-06-19
    208人看过
  • 2023年诱导消费属于犯法吗?
    一、诱导消费属于犯法吗是违法行为。诱导消费,其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涉嫌商业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款,如果造成了损失,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二、诱导消费可以全额退款吗被诱导购买可以退款。根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可依法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基于该合同交付的标的物价款应全额退。但如果卖方对其产品作出一定限度的夸大宣传,只是一种商业行为,不构成欺诈。买方想要解除合同的价款可以退,但买方
    2023-01-29
    226人看过
  • 买房诱导消费属于犯法吗
    对于这种情况来说:无疑是一种违法行为。引导消费者进行过度消费,这明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条款,并且有商业欺诈之嫌。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全额退款,若因此造成了经济损失,消费者同样有权利向商家索取相应的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2024-05-09
    339人看过
  • 利诱属于猥亵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通常而言,仅凭利诱一种手段并不足以构成猥亵犯罪。而猥亵罪,则指的是以暴力、胁迫或是其他形式的强力手段对他人进行强制性猥亵或侮辱女性的行为。若有人企图借助利益的诱惑引导他人施行某种行为,且该行为存在潜在的猥亵风险,我们就需要深入探讨其所作所为的性质以及将导致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若经过利益诱导处理后,达到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严重侮辱妇女的地步,那么便有可能触犯了猥亵罪的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2024-07-25
    210人看过
  • 新刑诉法司法解释变相肉刑逼供属非法证据
    最高法昨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共24章、548条、7万余字,是最高法历史上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2013年1月1日起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解释明确变相肉刑逼供属非法证据。该司法解释还明确7种情形不适用刑事简易程序:被告人是盲、聋、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被告人认罪但经审查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的;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其他情形。【新刑诉法司法解释看点】一、对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当事人的质证权,充分发挥庭审功能;二、设专节对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三、对庭前会议的适用案件范围、参加主体、功能等问题作了规定,以保障庭审活动顺畅高效;四
    2023-06-11
    296人看过
  • 非法经营期货派出所录笔录属于证据吗
    一、非法经营期货派出所录笔录属于证据吗公诉案卷宗中的笔录可以被视为合法的证明材料。根据司法程序,公安部门的笔录被归类为调查讯问记录,它是证据类别中的一种,因此可以用作证据。此外,由于该笔录由国家机构制作,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了保证,除非存在其他能够质疑或推翻这一记录的有力证据,否则应被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非法经营期货500万怎么判非法经营期货500万,构成非法经营罪,且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发现非法经营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
    2024-04-25
    263人看过
  • 有证据而且不提供就属于一种犯罪吗
    有犯罪证据不提供不构成犯罪。只有做伪证,涉嫌伪证罪,承担刑事责任。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强奸罪可以没有证据就告吗当事人被他人强奸,即使没有证据也是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的,由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
    2023-07-21
    114人看过
  • 言词证据属于独立证据吗
    一、言词证据属于独立证据吗言语证据尽管不及实物证据那般的客观而富有说服力,然而只要其收集过程合法合规并经过认真核实,仍然可以充当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这种言语证据应结合其他各类证据相互印证,共同构筑完整的证据链条。换而言之,我们所讨论的言语证据,通常是指具备特定个人陈述性质的证据,比如受害者的报告、罪犯或被告方的自述以及辩护言论,还有证人证词、推测性的鉴定结论以及辨认笔录、电话录音等等。其中,鉴定结论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语证据类型,主要由当事人委托鉴定人员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证据材料,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估,最后形成书面形式的结论意见,实质上它也属于人为证言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体系下,鉴定结论更被视为证人证言的分支,称之为“专家证言”或者“专家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
    2024-04-12
    98人看过
  • 非法供应血液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非法供应血液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对象要件,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生产和供应血液制品罪的客体是复杂的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血液和血液制品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2、客观要件,客观上,本罪表现为非法采集、供血或生产、供血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3、主要部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主观上,本罪只能是故意的,即行为人知道自己违反了相关操作规定,或者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从事采集、供应血液或者生产,仍然决心供应血液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非法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解释非法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既遂的处罚:先对单位判处罚金,然后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五年
    2023-07-07
    216人看过
  • 非法供应血液属于刑法里什么罪
    非法供应血液事故罪的立案标准:1、制作、采集、供应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的;2、将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用于制作血液制品的;3、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诊断试剂、卫生器材,造成传染病传播危险等情形的。一、采集血液罪最多可判几年?采集血液事故罪既遂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要求“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包括造成献血者、供血浆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或者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或者造成献血者、供血浆者重度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或者其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等。二、中国对非法采集血液事故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哪些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造成献血者、供血浆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或者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2、造成献血者、供血浆者、受血者重度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或者其
    2023-04-05
    444人看过
  • 诱骗属于共同犯罪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胁迫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被胁迫人构成胁从犯,与强迫者会形成共同犯罪,胁从犯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诱骗属于诈骗吗诱骗属于诈骗。只要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了三千元以上,那么应当予以立案。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
    2023-08-02
    435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群费属于非法集资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能在一些微信群或者是QQ群,当中,设置了一些会员的费用,必须要缴纳这个费用才能够进入群中,得到相关的消息,因此有人将这种行为和非法集资行为联系到一起,他们想了解一下,根据法律规定群费属于非法集资吗?一、根据法律规定群费属于非法集资吗?根据法律规定群费属于非法集资吗?在我们国家非法集资的话,必须要面向社会公众,如果是收群费的话,只是特定的主体,并不属于非法集资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3、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4、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投资人(受害人)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
    2024-01-12
    1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那么诱供是不是非法证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3
      诱供是属于非法证据,在诉讼中由于其取得的程序违法而不具有可采性。对于诱供得来的证据采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即在法庭审理中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审判的依据。
    • 如何区别诱供是否为非法证据?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2-14
      诱供是非法证据,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关于诱供是不是非法证据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引诱欺骗属于非法取证的行为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5-23
      1、利用诱供等方式取得的所谓证据,本身不合法,当事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可以要求办案机关排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程序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
    • 非法取得的非法证据都属于非法取得的证据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6
      伪证不是非法取得证据。伪证是案件当事人主动提供的,而不是办案人员试图获得的,自然不是非法获得证据。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诱供是不是非法证据,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04
      诱供是非法证据,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