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怎样辩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3 11:02:32 191 人看过

一、不当得利怎样辩护

不当得利辩护应当注重在具体的辩护理由方面证据的查找,并且要准确的进行一个归纳,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千万不能够忽视,比如说对于自己当事人不利的一些细节要予以观察,然后找准相应的对策,对于自己有利的话,要尽情的挖掘出来。

要善于准确归纳并找出辩护的法定理由。

对于律师辩护的法定理由,可以归纳出以下四类:

1、无罪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法定理由。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可作“无罪辩护”或不负刑事责任辩护的情形大致有三种:

一是刑法不认为犯罪的,如《刑法》第三条法无明文不为罪,《刑法》第十三条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为罪,《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或“不能预见”原因造成的危害行为不为罪;《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项“证据不足”的无罪推定;

二是刑法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如《刑法》第十六条年龄方面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除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项罪名以外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精神方面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三是刑法不予追究的,如《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自诉案件受害人不起诉或撤回起诉的,不予追究。

2、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辩护的法定理由。在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方面的有:年龄方面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岁的,精神方面间歇性精神病人,生理方面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等;在主观方面恶性程度较小的有: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在犯罪作用方面较小的有:从犯、胁从犯;在犯罪后将功折罪的表现有:自首、立功等。

3、罪轻辩护的法定理由。通过此罪与彼罪之辩改变定性,将重罪辩成轻罪,最终提出罪轻辩护观点。

4、注重抗辩从重处罚的理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刑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的累犯。实践中公诉人要求酌定从重处罚的还有:

(1)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相对于主犯

(2)教唆犯相对于被教唆犯

(3)惯犯相对于偶犯

(4)受过刑事处罚的人重新犯罪(又不构成累犯)相对于初犯

(5)拒不如实坦白供述罪行的

(6)拒不退赃或拒不交代赃款去向的。

二、不当得利的分类有哪些

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1、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里的给付目的,即给付的原因。给付者给与财产总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为债务的消灭,或为债权的发生,或为赠与,这里的目的或原因就成了受领给付者受取利益的法律上的根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给付目的不存在或不能达到,那么受领给付者的受有利益便会因为无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不当得利。

2、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前者如侵夺他人所有物或擅自占有、使用、消费他人之物;后者如无权处分人将他人之物对于第三人为有效处分。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当作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人对债权的准占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有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如在因附合、混合、加工而获取被添附物所有权时,允许被添附物原所有人向受益者依据不当得利请求权主张以被添附物价值相当的利益返还。

(5)基于事件。如甲池塘的鱼因天降暴雨冲入乙的池塘;甲饲养的家禽吃掉乙的饲料等等,都是基于事件发生的不当得利。

三、不当得利警察怎么处理

不可以立案。

1、不当得利,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不可以作为刑事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民事纠纷,公安出警后,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可以依法进行调解。

3、调解无法达到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1日 06: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被告怎么辩解不当得利
    对于被告来说,如果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就说明已经被人起诉到法院,做了被告。这时应该按照法院的指示和法律规定,积极应诉,同样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包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其次,当事人可以自己进行诉讼,也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一到二名诉讼代理人。再者,提交答辩状。法律规定,被告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最后,收集、提交证据。一定要详细阅读法院的《举证通知书》,严格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只有积极参与应诉,打赢的概率才会增大。被告可以从不符合不当得利的几个构成要件入手辩解。一、不当得利管辖地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二、不当得利的利该怎么返还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就是受益人返还不当
    2023-02-28
    384人看过
  • 诈骗辩护为不当得利是可以的吗
    诈骗辩护为不当得利是可以的,如何进行辩护是属于当事人的权利。诈骗案立案之后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相关犯罪人员会被采取强制措施如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诈骗案件是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由法院判决。时间大约为五个月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一、诈骗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
    2023-03-19
    443人看过
  • 不当得利会怎么样
    我国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85-988条,而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如下:(一)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受损方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二)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三)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四)债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如果不当得利,是应当返还原物及孳息的,如果当事人拒不返还的话,权利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的。具体的可以协商确定。返还不当利益请求权的标的的范围,也就是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
    2023-02-20
    68人看过
  • 不当得利怎样追回
    1、不当得利的损失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损失,如果协商解决不了的,损失人可以向法院起诉。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六条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一、依照合同超付款属于不当得利么依照合同超付款属于不当得利。《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2023-03-10
    379人看过
  • 怎样证明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利益受损;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获得利益及利益受损均无法律根据;无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一、法院该这样认定不当得利法院该认定不当得利的标准:1、一方获得利益是指总财产因某些事实而增加或避免减少;2、别人利益的损失,即利益所有人的财产总额因某些事实而减少,与利益所有人的财产状况相反;3、一方获得利益与别人利益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失是取得利益造成的,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一方获得利益和别人利益的损失没有法律原因,即既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合同依据,也没有法律依据,但后来失去了法律依据。二、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是什么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2、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即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仅为他人),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
    2023-03-12
    56人看过
  • 怎样追讨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损失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损失,如果协商解决不了的,损失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不当得利,而本方存在遭受损失的,且遭受损失与对方不当得利之间有因果关系。一、不当得利该如何证明证明不当得利事实的成立要件包括:1、一方受益。这意味着一方的财产总额因某些事实而增加。财产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利益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范围广,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劳动和使用权的增加,如消除财产利益负担;2、另一方受损。所谓损害,是指因某些事实减少财产利益总额,包括积极损失和消极损失。即减少现有财产利益和应得财产利益;3、一方的利益与另一方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指另一方的损害与另一方的利益之间存在变化的相关性,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因果关系的存在不受损益和损害的财产范围、是否同时发生以及表现形式的影响;4、没有法律依据。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依据,这是
    2023-03-23
    388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辩护词怎么写?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30
      (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 (二)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说明辩护人对此案件的基本观点。如认为公诉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实不能成立,或定罪不当,等等。 (三)辩护理由这是“辩护词”的主体部分,从事实上、从法律上、从被告的认罪态度上提出辩护理由。具体可从
    • 对被告不当得利辩护意见怎么写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7
      1、最终如何判处,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 要看伤害鉴定:根据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确定,如果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律师是法律专家、不是法医学专家,对于已经形成的鉴定意见,律师可以从证据角度进行审查、判断与运用,但无法根据伤情自行判断鉴定意见结果。 2、刑事辩护是一个过程,律师只有介入案件、展开具体辩护工作才能找不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并据此向办案人员提
    • 诈骗辩护为不当得利是可以的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05
      诈骗辩护为不当得利是可以的,如何进行辩护是属于当事人的权利。但是还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如果是涉嫌诈骗行为的话,在进行辩护的时候,需要紧紧的围绕着定罪和量刑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辩护的。
    • 哪些人不得当辩护人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8
      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辩护人既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人民团体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还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友。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被告人行使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辩护权利。但下列人员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 怎样告不当得利的人的呢?怎样告不当得利?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17
      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