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劳资工作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9:06:36 433 人看过

石峰

国有企业的劳动工资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密切相关,不可避免地处在改革的前沿,有时还会处在矛盾的焦点,受到了来自企业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普遍关注。因此,要开展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切实把握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当前国有企业劳资工作应重点把握改革、增效、管理、服务和稳定五个方面的内容,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改革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

国有企业的劳资部门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职能部门,从改革初期,就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聚焦点和汇集点。不管是重组改制还是减员增效,都与劳资部门有密切的关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地位,国有企业的劳资工作者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深化改革,重组改制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的转变过程中绕不过的一个关口。改革改制既涉及到格局调整,涉及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到大局的稳定。因此,一定要从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管理体制、劳动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在改革重组过程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和对待深化改革和经营发展过程的矛盾和问题,与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与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相一致。以统一的思想和一致的行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增效:增效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开展工作,牢固树立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

国有企业劳动工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劳资部门实现“增效”的具体体现就是用人效益和劳动效益的提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各级劳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在如何提高劳动效益和用人效益上下功夫。“增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通过实施规范劳动关系、改制分流、分离移交办社会部分等多种措施,实现减员增效;二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扁化管理层次,搞好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人工成本,盘活现存人力资源,全面提高用人效益和劳动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明确,减员是增效,优化队伍结构、提高用人效益也是增效。

管理:管理就是要加强基础建设,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力保障。不加强管理,不提高管理水平,改革的成果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增效也将成为空谈。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劳资部门由于改革发展的需要,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攻难关”、“打硬仗”上,在重组改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等重点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要认识到,加强劳资工资工作的制度建设,夯实工作基础,规范管理行为,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就当前来讲,劳资工作要由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劳资工作者要增强管理意识,强化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服务:服务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是天职,也是“三个代表”在劳资部门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劳资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的定位。国有企业的劳资部门,它不是企业领导的智囊参谋,是职能管理部门,同时还是广大职工权益的维护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各级劳资工作者应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为职工服务的意识,想问题、做事情一定要从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为职工服务要有热心、爱心、耐心、公心。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劳资工作不仅应有好的服务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就要求劳资部门在研究政策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全面一些,尽可能不留或少留“后遗症”。制定政策要真正体现出依据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平衡性。

稳定:稳定就是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有“上下一盘棋”的思想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又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劳资部门一定要把做好劳资工作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这就要求劳资部门在研究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深化改革,又要考虑到职工队伍的承受能力。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不可避免地触及职工的切身利益,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会不断地暴露出来,作为企业劳资部门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经受住改革中利益调整的考验。

做好新时期的劳资工作,就是要将改革、增效、管理、服务、稳定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全过程中,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概括地讲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改革是动力,增效是目的,管理是根本,服务是宗旨,稳定是保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15: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
    企业间的劳动关系对企业以及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虽说只是普通的劳动关系,但在一些必要的时候能够证实许多的事情,能够快速的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说到国有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其实有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那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时期的劳动关系(一)基本情况。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相继出台,在国有企业逐步实施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得到落实,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使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此时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进一步契约化、
    2023-04-28
    255人看过
  • 是做好职务劳动关系工作的前提
    1、是职务劳动关系工作的前提是的,该工作应当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支付,并与工作单位有劳动合同关系。这里的工作人员应该广义地理解,包括借调人员、临时招聘人员和兼职人员,但不包括为了完成一项工作而临时缔结的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一方面,作者有权从单位领取固定的劳动报酬,享受单位为其工作人员提供的劳动、福利或者工作条件;另一方面,作者有义务遵守本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接受本单位在劳动合同范围内安排的工作,而作品的创作属于作者的职务范围。用人单位与作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作品的使用权。用人单位不能享有劳动权利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各国法律对服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作了专门规定,以平衡作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第二,什么是服务作品的著作权,但单位在业务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具体来说:(1)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2)单位在经营范围内有优先使用权。优先权没有时间限制,但必须限
    2023-05-07
    133人看过
  • 企业劳动关系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调解
    企业劳动关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和企业有劳动关系的话我们都会签订相关的劳动合约。有劳动合约的话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合作关系破裂我们也有合作的证据,能够帮助我们证明两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但企业劳动关系处理方式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在如何正确的劳动关系处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1、强化法制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与完善,与劳资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涉及也比较多,诸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反不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条例法规等等,甚至还要涉及《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应当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企业用工制度,以便有效防范和避免用工风险。对于法律法规,影响企业老板
    2023-04-28
    127人看过
  • 外国人在华工作未办就业证按劳务关系处理
    根据《外国人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在华就业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就业许可证》和《就业证》,实践中,由于对中国法律的不了解,很多外国人在国内工作的过程中并未办理两证,对于该类案件的处理,上海高院认为外国人在华就业而未办理两证,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并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但该类案件符合民诉法规定的民事案件受理条件的,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以劳务纠纷为案由受理。一、涉外用工中,在中国就业的外籍人员必须取得额外证件。1、外国人、无国籍人、港澳台居民成为适格的劳动者,必须取得三证。1996年5月1日施行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8条第1款规定,在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持职业签证入境,入境后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方可在中国境内就业。可见,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就业,须持有三证,分别是职业签证、《外国人就业证》、《外国人居留证》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第4
    2023-03-01
    181人看过
  • 企业劳动关系处理方式
    企业劳动关系处理方式:1、强化法制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前提。2、完善沟通机制,建立积极劳动关系是根本。3、注重把握平衡,满足雇佣双方需求是核心。4、加强约束管理,杜绝漏洞防患未然为目的。5、做好资源整合,不断改善劳资关系为使命。一、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是怎样的?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可以分两点分析:一、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两者都是合同,都有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功能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都是用来调整劳动关系的。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目的不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和改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利用合同制度实现和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主体不同。3、内容不同。集体合同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
    2023-03-25
    140人看过
  • 企业劳动关系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调解
    企业劳动关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和企业有劳动关系的话我们都会签订相关的劳动合约。有劳动合约的话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合作关系破裂我们也有合作的证据,能够帮助我们证明两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但企业劳动关系处理方式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在如何正确的劳动关系处理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内容:1、强化法制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与完善,与劳资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涉及也比较多,诸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反不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条例法规等等,甚至还要涉及《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应当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企业用工制度,以便有效防范和避免用工风险。对于法律法规,影响企业老板
    2023-04-19
    39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企业与劳动者最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是工伤与劳动关系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14
      作为企业来说,只要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行事,对于因工伤和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矛盾纠纷会越来越少,企业定然会生意兴隆。作为劳动者,应当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国企资产重组劳动关系处理的事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2
      企业改制,是指企业法人的终止、变更、重新设立,原企业的权利义务有新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必须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带来劳动法律关系的调整。 因为企业的改制不仅仅是法人变化、资本重组,往往会导致经营模式、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方法等随机变化,有时也会涉及到职工的工作地点、岗位职务、工资报酬、福利保险等诸
    • 国企改制劳动关系如何处理?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6
      国企改制劳动关系的处理 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对从原主体企业分流进入改制企业的富余人员,应由原主体企业与其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并由改制企业与其变更或重新签订三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应在改制企业工商登记后30天内完成。 对分流进入改制为非国有法人控股企业的富余人员,原主体企业要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个人所得经济补偿金,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为改制企业的等价股权或债
    • 应该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2
      医患关系是医院医疗服务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医患双方的事情。医院科室、医务人员一方是处好医患关系的主导者。一是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是处好医患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现代医患关系,充分保障患者权利的实现,提供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二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根本。如果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好,患者的满意度就高,医患关系就融洽;反之,医疗技术效果不令满意,服务态度不好,导致患方的不满,可能酿成医疗纠纷。三是患方转变观念是处
    • 如何处理好事实劳动关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24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时间,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