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法院不受理农村土地纠纷纠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9:44:08
289 人看过
下列情况法院不受理:
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的。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3.村民对村民会议就集体财产收益决议、分配方案起诉要求确认无效或撤销的。
4.没有对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的决议、方案而直接起诉要求分配集体财产收益的。
5.村委会及组织,因选举换届、辞职、辞退、开除等,就行使村集体事务管理权产生的纠纷的。
农村土地纠纷律师咨询
土地纠纷解决途径如下:
1、土地确权纠纷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土地侵权纠纷土地侵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的,可以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农村土地纠纷在哪些情况下法院不会受理
454人看过
-
农村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农村土地纠纷处理的原则
143人看过
-
农村土地纠纷起诉流程,农村土地纠纷的种类
246人看过
-
农村土地纠纷怎么处理农村土地纠纷怎么调处好处理
205人看过
-
土地纠纷法院可以不受理吗?
448人看过
-
哪类土地纠纷法庭不受理
23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土地承包
词条
#土地承包
最新文章
#土地承包
相关咨询
-
大同地区农村土地纠纷法院不受理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3有6种的。法院不予受理的农村土地纠纷如下: 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就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做出的调解意见不服的。 2.失地村民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3.村民对村民会议就集体财产收益决议、分配方案起诉要求确认无效或撤销的。 4.没有对集体财产收益分配的决议、方案而直接起诉要求分配集体财产收益的。 5.村民认为被征地的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征地补偿费用的收
-
农村土地纠纷农村土地纠纷赔偿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2第143条受害人的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者法医鉴定等认定。赔偿费用的标准,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工资标准或者实际收人的数额计算。 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者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计算标准,可以参照受害人一定期限内的平均收人酌定。如果受害人承包经营的种植、养殖业季节性很强。不及时经营会造成更大损失的,除受害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外,还可以裁定侵害人采取措施防止
-
最高院审理农村土地纠纷有哪些条件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51.农村土地承包法全文约7000字,共有5章、65条,分为总则、家庭承包、其他方式的承包、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附则。这部法律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2.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3.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
-
农村土地纠纷纠纷证明书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61、标题。一般把所要证明的主要内容作为标题。如"关于×受贿情况的证明。"不要只写"证明材料"或"证明信"、"证明书",因为这会给对方单位以后查找、使用这些材料带来不便。有些证明材料有明确的主送单位,就要在证明材料的开头顶格写明主送单位的全称;有些通用证明材料也可以不写主送单位。3、正文。这是证明材料的主体部分,应把需要证明的有关人员或事件的真实情况写清楚。如系调查证明材料,还可以提供有关调查线索。
-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案件是否得到法院受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4在发生纠纷时,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政府应介入处理。对于单位之间的争议,应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对于个人之间和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应由乡级政府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是指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相关土地权利归属问题引起的争议。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政府应介入处理。对于单位之间的争议,应由县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