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构成.承租人和转租人的合同是有效的,直到出租人跟承租人解除合同。
非法转租,承租人与次承租人所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224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转租行为必须经过出租房同意,未经出租人同意而转租的行为其性质显然属非法转租,那么转租合同应属无效合同。
第二种观点:效力待定合同。根据《民法典》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无权处分行为属效力待定行为。非法转租应当属于无权处分,因为,对于转租而言,虽然承租人擅自转让的只是租赁物的占有、使用权,而非他人的财产,但承租人擅自将占有、使用权转让他人,实际上是非法处分他人财产所有权权能的行为。转租合同应属效力待定合同。
第三种观点:合同有效。非法转租合同为诺成性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有效成立,所以转租合同应属有效合同。
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租赁合同为诺成性合同。转租合同从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即生效。其次转租符合合同的功能,法律规定转租需经出租人同意是出于保护出租人的利益,但往往未经过出租人同意的转租并不损害出租人的利益,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的目的无非就是获取出租房屋带来的租金收益,转租行为的发生并不影响出租人实现收益,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以确保其收益。最后根据合同自由的原则,其目的是鼓励交易,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非法转租合同本质上属债权合同,债权合意成立的效力不应当受第三人约束,因此转租合同虽未经出租人同意,亦应为有效合同。
注意,认定转租合同为有效合同必须有一个前提即次承租人善意无过失即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承租人是无权处分行为。在无权处分条件下,对善意相对人给予特别保护,认定转租合同为有效合同。
-
不当得利行为是否属于刑事拘留
380人看过
-
高利贷属于不当得利吗?
77人看过
-
非法所得能否主张不当得利
132人看过
-
不属于不当得利的行为
177人看过
-
房屋征收补偿款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189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物权还是债权
77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2022年诈骗所得是否属于不当得利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41、诈骗所得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诈骗所得是属于违法犯罪所得。 2、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并且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失。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
-
不当得利是否属于负债范畴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0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高利贷超过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息的部分属于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有损于他人并取得利益的行为。当不当得利事实发生时,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样的行为在双方之间产生了一种债的关系。在此行为中,取得利益的人称为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为受害人。
-
高利转贷属于非法所得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4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
合同里面的转租是否属于非法转租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9房屋可以转租,但是合法的转租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转租须经房屋所有权人的同意;转租的租金不得高于原租金,确实需合理提高,提高的收入应交给房屋所有权人。凡未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而转租的,或谋取租金差价的转租,房屋所有权人有权要求追究承租人的违约责任,并可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收回出租房屋。
-
不当得利属于几级法院?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5本人认为这个应该按照诈骗罪论处,那么不当得利诈骗管辖法院是如何规定的,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