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预备根据情形不同,要受到刑事处罚不同,最轻可以免除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从轻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从轻处罚的条件: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是犯罪准备。对预备犯,可比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犯罪准备是犯罪决心和犯罪开始之间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意图,即明知其准备行为是为侵犯某一客体制造条件,希望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为犯罪的实施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可以是行为形式,也可以是不行为形式。
二、偷东西前被抓属于犯罪未遂吗
偷东西前如果已经着手了盗窃行为而被发现的,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没有着手实施的,是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盗窃未遂它是犯罪未遂的一种情况。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未遂的定义是这样的: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综合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期50%以下的处罚。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收买拐卖妇女儿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6、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刑事案件中预备犯罪什么意思?
266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中止:判刑与否的疑问"
162人看过
-
关于审理民事案件中涉及刑事犯罪
123人看过
-
猥亵罪预备犯是否会被判刑
449人看过
-
"能否让犯罪预备被判刑?"
160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怎样量刑
179人看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
刑事案件中判处拘役是否属于犯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4拘役算判刑,属于犯罪。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方式,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
-
预备犯罪是否构成刑事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2犯罪预备构成犯罪。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
刑事案件为什么要犯罪预备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071、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2、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
-
判刑后预备犯是犯罪中止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4预备犯不是犯罪中止,是预备阶段的未遂。《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关于刑法中犯罪预备有什么处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31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犯罪预备行为由于尚未着手实行犯罪,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因此《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