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
根据《刑法》第114条规定,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罪行认定是怎么样的?
(一)投毒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刑法》第114条增加了投毒这种行为方式。对投毒行为直接适用第114条之规定。故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罚。
(二)投毒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的区别。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毒罪论处。如果投毒行为只是指向特定的个人、特定个人家庭饲养的禽畜、承包的鱼塘等,并有意识地将损害结果限制在这个局部范围内,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不应定投毒罪。应根据实际情况,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三)投毒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违反毒害性物品管理规定,也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但这种罪是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且只能由过失构成;而投毒罪则不受这个范围的限制,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四)投毒罪与环境污染行为的界限。环境污染,是指工厂、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任意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健康,破坏自然资源,在规定的期限内能治理而不治理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危害后果,有时虽与投毒罪相似,但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与投毒罪是不同的。
-
危险物质投放过失罪立案标准解析
243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是如何规定的
352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投放危险物质罪才能立案?
340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危险物质怎样确定
300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立案及量刑标准
220人看过
-
了解危险物质投放罪的立案要求
33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立案标准投放危险物质罪怎么判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3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 2、此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立案。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16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引起中毒,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对这种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
-
投放危险物质罪怎么认定立案标准是哪些怎么惩罚?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27投放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怎么处罚 犯投毒罪(已修正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中的行为罪的立案标准是?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11根据本条规定,犯投本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本法第115条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达到什么标准投放危险物质罪才能立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19我国法律对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案的规定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就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