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分配方式是: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受赠人继承;没有协议的,看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由遗嘱继承人继承;既没有协议,也没有遗嘱的,就按照法定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遗产继承如何划分继承遗产比例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
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所谓“一般情况”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彼此在生活状况。劳动能力以及对被继承人所尽抚养、扶养或赡养义务等方面,情况基本相同,条件大致接近。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继承人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难以维持其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劳动能力是指继承人因尚未成年不具备劳动能力或因年迈、疾病等原因而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是指对被继承人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为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或者提供了主要的劳务扶助。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是指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处于相互紧密联系状态,彼此相互关心和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被继承负有法定的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其具有履行抚养、扶养和赡养义务的条件下,如果拒绝履行上述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不应分给这类继承人任何遗产,或者仅分给其极少份额的遗产。但应注意,如果被继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劳动能力,明确表示不要求其扶养的,分配遗产时,一般不应因此而影响其所应取得的遗产份额。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的条件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继承人之间既可均等分配也可以协商,在达成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遗产继承法律制度的变化
326人看过
-
法律角度看房产赠与与继承的差异
111人看过
-
遗产继承法律制度:房产继承问题分析
409人看过
-
分配继承遗产法律规定
483人看过
-
遗产分配与夫妻继承法规
145人看过
-
遗赠与继承:遗嘱与遗赠的差异何在?
64人看过
遗产继承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并且规定了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 更多>
-
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差异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30尽管遗赠和遗嘱继承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种性质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下面是它们之间的一些区别: 1. 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者国家或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2. 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的客体仅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差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301.遗赠的对象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无顺序性. 2.遗嘱的对象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以外的法定继承人。无顺序性. 3.法定继承的对象只能是三代内直系血亲的人,有顺序性! 4.遗嘱的效力大于法定继承的效力。
-
遗嘱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的权利义务差异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05法定继承人与遗嘱继承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环节:首先,从继承的依据来看,法定继承以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次序以及财产分配原则为基础而展开;相比之下,遗嘱继承则是依据已故被继承人在生前所立遗嘱中的具体指定继承人进行遗产的继承安排。 关于继承人的范围问题,法定继承人的范畴及继承顺序均由法律直接予以明确规定,其中涵盖了配偶、子女、父母等相关人员。 遗嘱继承人必须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畴
-
继承权丧失与放弃继承权的法律差异台湾在线咨询 2024-12-07一、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内心真实意愿的体现;丧失继承权是依法强制执行,不以被剥夺人意志为转移的。 二、放弃继承权需在继承开始后;而丧失继承权可以在继承开始后,也可以在继承开始前发生。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若具有以下行为之一,将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
-
遗产继承的四种方式差异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191. 遗产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来继承他/她自己的遗产。 2. 另一种遗产处理方式是,被继承人在生前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 在一些情况下,被继承人会和扶养人达成协议,规定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且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法律会根据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