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二、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一)、挪用资金少于多少一般不立案
只要挪用资金少于1万元,或者在3个月内归还,并且没有从事营利活动和非法活动,就可以不立案。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别人,其中的“归个人使用”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2、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3、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二)、员工私自挪用货款构成犯罪吗
员工私自挪用货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构成犯罪。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
什么叫做资金挪用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451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的追诉标准,哪些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
352人看过
-
侵占罪与挪用资金罪有什么区别,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
498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构成范围有哪些如何量刑
234人看过
-
哪些情形可能会构成挪用资金罪?
127人看过
-
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挪用资金罪的
416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个人挪用资金都有哪些构成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条件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3构成挪用特定货物罪的条件有:1。主体是直接负责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货物的主管;2。主观上是故意的;3。对象是国家专门使用特定货物的财务管理制度;4。客观上是挪用国家特定救济货物,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
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挪用资金罪的量刑标准是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4-09-22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量刑标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
-
挪用资金罪中“挪用单位资金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犯罪的条件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3-08-15(1)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2)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 (3)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 (4)这里的“数额较大”,是指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
非法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有哪些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3-10-28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非法挪用资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故意;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
-
构成挪用资金罪的条件会有什么,有哪些相关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07挪用资金罪的构成要件为: 1.犯罪主体为一般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