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任何情况下,都不用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负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有故意杀人等上述几种行为时,该未成年人才用负刑事责任,并且是按故意杀人罪等相应的罪定罪处罚,而不是按非法拘禁罪处罚。如果只是过失致被害人死亡的,不用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要负刑事责任,按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遭拘禁向银行求救,非法拘禁他人如何处罚
164人看过
-
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非发拘禁违法吗
345人看过
-
拘禁他人后威逼索要财物未成功,行为人构成非法拘禁罪
180人看过
-
非法拘禁造成非法拘禁他人轻微伤要判多久
313人看过
-
未成年人非监禁刑罚
124人看过
-
非法拘禁未成年的处罚是怎样的
14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非法拘禁他人,如何处罚,非法拘禁他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4涉嫌非法拘禁,根据现行《刑法》第238条的规定,犯非法拘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第232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该罪的,依照
-
用人单位非法拘禁他人而采取的拘禁措施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15《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但讨要工资应当采取合法手段,通过协商、向劳动部门举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解决。 采取聚众哄抢财物、挟持人质等过激行为是违法的、不可取的。《刑法》第238条
-
刑法对非法拘禁未成年人有怎样的处罚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27非法拘禁未成年人的处罚为,如果构成非法拘禁罪,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具有殴打、侮辱等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为索要工程非法拘禁他人而非法拘禁他人构成犯罪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8按您说的情况,不构成犯罪。非法拘禁罪的法律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
-
因索要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应当如何定性?非法拘禁他人构成什么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41、问题答案所涉及的法律条款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1条、234条、238条、293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6条、《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条、2条、3条、7条。因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无论是否超过24小时、无论是否实施了殴打、捆绑、侮辱的行为,一概构成非法拘禁罪。因索取债务而实施的占用、损毁、殴打、恐吓债务人行为的,首次一般不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