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内的东西评论受损害名誉有没有侵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3 19:02:51 307 人看过

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损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是构成侵权的,该行为涉嫌侵犯了受害人的名誉权。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一、辱骂他人是犯罪吗

辱骂他人是犯罪。具体规定为:

1、公民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侵犯名誉权的方式有哪些

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1、侮辱,是指用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用大字报、小字报、漫画或极其下流,肮脏的语言等形式辱骂、嘲讽他人、使他人的心灵蒙受耻辱等。2、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如虚构某种事实,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以图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等等,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2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发朋友圈谩骂污辱他人构成名誉侵权吗?
    微信作为一款主流社交工具,其朋友圈功能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点滴、心情随想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由于其公开性,发在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发侵权。随着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和应用,个人言论自由的时空范围已被极大地拓展。新媒体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矛盾、新问题。在自媒体平台上,言论超出应有界限的情况时有发生。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社交参与者在网络发表言论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文明有度地发表言论,切勿逾越言论自由的界限。
    2023-06-18
    497人看过
  • 有人在网络朋友圈散布我的不实消息造成名誉损害怎么办?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但也容易在朋友圈里被攻击。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捏造不实消息,再借用朋友圈这个传播平台进行扩散,也许足不出户就已经攻击他人,给他人名誉造成损害。我们法律上规定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此一旦发现有人在朋友圈里散布捏造的不实消息,让自己的名誉遭受损失的,虽然是网络侵权,但照样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权。实际中遭受网络诽谤侵权的受害人可以采取下面的途径维权:1、采取民事救济途径因为对方网络上发布不实消息,损害到你的名誉权,其实属于民事范畴,所以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的方式,以对方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2、寻求行政部门救济如果发现对方的行为比较严重,并且已经违反了《治安处罚管理条例》,那么建议报警,警方有义务处理,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罚款、拘留的。但是,如果想要索赔的话,比如精神损害赔偿,那么你现在还得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3、进行
    2023-04-30
    190人看过
  • 朋友乱说算侵权名誉吗
    一般是不侵权的,但如果涉及的影响较大就会构成名誉权侵权。侵权认定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比如,说某人“是个小偷”,或“是个傻子”等。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如诬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素质能力不高、企业形象不佳等。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体现为以不当的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诽谤(体现为披露、散布虚假事
    2023-06-01
    341人看过
  •  微信朋友圈恶意评论是否要担责?
    如果在微信朋友圈中含沙射影地骂人且情节严重,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发表侮辱言论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在微信朋友圈中含沙射影地骂人,且情节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此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会怎样?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或者荣誉权。如果微信朋友圈侮辱他人,可能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1. 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一条的规定,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者荣誉
    2023-08-26
    408人看过
  • 发朋友圈诋毁他人名誉怎么处理
    根据严重程度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刑事责任。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责任与相应权利法定代表人对其行为及企业的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具体包括:第一、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属履行职务的行为;因此而产生的相关民事责任,均由公司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会因其职务行为而需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但法定代表人如果自己因故意或过失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可要求其赔偿。第二、行政责任。由于法定代表人往往是公司行为的直接负责人员,因此行政机关可以根据相关规定给与其行政处罚。例如公司存在债务违约或者偷税漏税等问题,其法定代表人也可能会被行政机关采取限制离境等措施。第三、刑事责任。《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中,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可以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司法实践通常将法定代表人认定为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并据此判定法定代表
    2023-02-09
    333人看过
  • 朋友圈里买东西被骗怎么处理
    朋友圈买东西被骗,可以保留和卖家聊天的记录,作为维权的证据之一。之后,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网上购物时,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实体照片,尽量使用第三方平台付款。保存购物发票、文件、保修卡等。;如果退货,尽量保证不影响商品的二次销售。朋友圈里向老板讨薪违法吗如果情况属实的,则不违法。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
    2023-08-08
    422人看过
  • 微信朋友圈骂人也属侵权
    在微信朋友圈骂人可要小心了,很可能因侵权面临被起诉。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媒介的兴起,互联网上侵权行为导致的案件数量也随之猛涨。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从市一中院获悉,该院近年来审理的侵犯人格权的案件中,有75%是以网络为媒介,此类案件中还呈现较强的名人效应,大多涉及知名公众人物。而被认定侵权的,精神赔偿数额在200元至10万元不等。为此,法官也提醒网民,在互联网上更应注意规范自身行为,避免构成侵权。网络侵权案名人最受伤市一中院副院长孙国鸣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该院近年来审理的侵犯人格权的案件中,以网络为媒介的占所有涉人格权案件的75%,而其中又以侵犯名誉权案件占比最大,为37%。此外,此类涉网络侵犯人格权案件还呈现较强的名人效应,大多涉及知名公众人物,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市一中院通过对审理的网络侵犯人格权案件总结分析发现,近年来网络侵权方式呈现多样性,除了网页新闻、论坛、贴吧、搜索引擎等,近
    2023-06-07
    237人看过
  • 朋友圈发别人照片侵权吗?
    一、朋友圈发别人照片侵权吗?可能会侵犯公民肖像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因此若出于盈利目的发表他人照片,那么应属于侵犯肖像权,对方可以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若不是出于盈利目的发表,但也未经本人同意,那么也应属于对人格权的一种侵犯,对方同样有权要求停止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同样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上述规定均要求以营利为目的,但目前理论界及司法实践中主流观点认为,未经本人同意,非以营利为目的,也可能侵犯肖像权,但具有阻却违法事由的行为除外,例如新闻报道、寻人启事、通缉令等。至于非以营利目的对公民肖像擅自进行制作、复制
    2023-04-27
    213人看过
  • 朋友圈用网络图片侵权吗
    1、发布者转载别人的,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以个人享受为目的,不侵权,因为发布者不是制造者,也不是平台的提供者。2、发布者发布的新微博、新朋友圈、新动态等,只要情况属实,非主观臆断捏造他人事实,不侵权。以上1、2,发布者如果有侵权,网络平台提供者发现后,应及时删除,否则,对扩大损失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3、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使用来自网络上的图片,可能构成侵权。目前,侵权著作权纠纷中相当数量的案件即为此类纠纷。当然,权利人主张他人侵权,须以权利人有证据证明其为图片的著作权人或代理人作为前提。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任何人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不得使用。更不得歪曲、篡改、剽窃。也不得为了谋取个人名利,在
    2023-06-13
    391人看过
  • 发朋友圈,别侵犯了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自然人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享有的制作、使用、公开以及许可他人使用自己肖像的具体人格权。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依据我国现行法律,一张照片从拍摄完成后,即享有两种权利:一是拍摄者的著作权;二是照片中人物的肖像权。如果照片中的人物不是拍摄人自己而是他人,那么在未取得肖像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将照片发布在朋友圈,则构成侵犯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肖像权侵权如何认定1.实施了侵害肖像权的行为;2.发生了
    2023-05-07
    319人看过
  •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样算侵害名誉权
    一、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样算侵害名誉权侵害名誉权作为的一种,其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与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是相同的,即包括四个方面的要件: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存在损害事实、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但侵害名誉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又有其自身特点。(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这种行为具有贬低和损害他人名誉的性质,具有违法性。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违法性,并不以行为人所陈述的内容是虚假的为限定条件,陈述真实事实也可能构成侵害名誉权。一般情况下,如果陈述真实的事实只是说明被陈述人的真实情况,不降低对其评价,没有实质性损害,不构成侵害名誉权。但如果行为人故意陈述他人的事实,以达到贬损受害人的名誉和尊严,降低社会对受害人的评价的目的,则构成侵权名誉权。(2)发生了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包括对名誉的损害、和由此产生的财产损失。名誉是一种
    2023-04-16
    200人看过
  • 驾驶证照发了朋友圈有危害吗
    驾驶证上有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在朋友圈晒驾驶证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漏。信息泄漏可能有以下危害:1、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盗取网络社交平台账号或窃取金融账户内的财产;如果人脸信息和行踪信息相匹配,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2、除了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外,还有可能导致“被贷款”。一些网贷机构进行“活体检测”时,仍使用人工审核或技术含量偏低的机器审核,一旦公众的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用上述黑科技“活”过来的面孔,很可能以假乱真,让不知情者“被网贷”,背上巨额债务。一、如果网上泄露身份证信息,会有什么后果1、身份信息被窃取,会被人利用。被人拿去作各种会员卡登记,然后被二次卖出,从而更广泛泄露;被一些人报给一些不验证、不认真负责的网吧登记,人家发布了非法言论或上传了某些不合法的大型文件。2、身份证绑定的账户有可能会遭受损失。某些审核不需要身份证传真件就可开通
    2023-06-26
    220人看过
  • 名誉权受到名誉损害如何报警
    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行为人用以下的方式来侵犯公民权利的,情节较轻的会被拘留五日以下,或者会被罚款五百元以下;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会被拘留五日到十日,还可能被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具体情形有:(一)行为人用写恐吓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的;(二)以公开的方式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来诽谤他人的;(三)用捏造的事实来诬陷他人,目的是为了让他人受到治安处罚或是刑事处罚;(四)以威胁、侮辱或是打击报复证人的;(五)以发送恐吓、侮辱或淫秽信息等,次数较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行为人有偷窥、偷拍、窃听或是散布他人的隐私的。一、名誉权纠纷诉讼程序(一)递交诉讼状;(二)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三)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
    2023-02-09
    57人看过
  • 禁止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有哪些
    不能在朋友圈发布谩骂的内容对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要故意“杜撰改编”,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故意传播、散布谣言信息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对他人辱骂、发表侮辱性言论,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给他人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尽量不要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因为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具体位置也尽量不要泄露。因为微信上有“所在位置”功能,当你晒出位置的时候,也可能会给心怀不轨之人创造有利条件家人的照片、名字也不要泄露。尤其是孩子的照片和名字,在哪里上学,因为一旦泄露,可能会有“一些人”抓住这个机会,新闻上人贩子“能够一次就叫准孩子名字的”屡见不鲜,所以尽量避免将这些信息发布在朋友圈中。朋友圈骂人会被处罚吗朋友圈辱骂他人属于违法行为,但没有产生严重后果的,即使报警也只是警告处理,不会拘留;但是对于
    2023-06-13
    14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微信朋友圈名声受损,微信朋友圈上侵犯名誉权怎么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9
      构成名誉侵权须在主客观方面具备以下要件:(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体现为以不当的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诽谤(体现为披露、散布虚假事实)、披露其隐私权(体现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作为认定毁损名誉的依据,侵权人仅仅只针对被侵
    • 朋友圈损害名誉违法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3
      发朋友圈损害他人名誉也是违法的。如果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恶意发朋友圈的人属于名誉受侵害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10
      散播谣言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尤其是在当今发达的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平台的新传播媒介上,发表言论同现实生活中承担法律责任是一致的,原因是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法人等的个体权利,重则危害社会管理秩序....散播谣言或承担以下责任:一是二是行政责任三是刑事责任。
    • 朋友圈侵权计入侵权影响名誉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31
      在朋友圈损坏名誉算侵权。 构成在朋友圈侵害名誉权的,要满足以下几个要件: 1、被侵权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 要证明侵权人确实在朋友圈发表了侮辱诽谤的内容,对被侵权人造成了名誉损害。 2、侵权人的行为违法。 只要侵权人采用了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是一种因果关系。否则,不能构成侵权。 4、侵权人主观
    • 朋友圈侵犯名誉权管辖地法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03
      因名誉权纠纷提起的诉讼,多为侵权之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原则规定,朋友圈侵犯名誉权管辖地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lt;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问:名誉权案件如何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答: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受侵权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