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低保新政策怎么可以被认定为低保家庭?
1、根据最新低保政策的规定,不可以采取口头方式提出低保申请,而是应该采取书面形式。且想要被认定为低保家庭需要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1)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2)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初审意见,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3)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并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批准,并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2、对批准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按月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
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
二、低保家庭的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怎么办?
1、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财产状况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2、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决定增发、减发或者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决定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各个地方都存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形,此类家庭若是满足相应的条件,可以采取书面方式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被认定为低保家庭的申请。相关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需要审核并判断是否满足被认定为低保家庭的条件。
-
广州市2021年低保新政策出炉
173人看过
-
国家低保2018年新政策
453人看过
-
2020年最新低保政策分析
356人看过
-
南京低保最新政策
389人看过
-
最新低保政策概述
356人看过
-
低保户养老保险新政策
194人看过
-
2024年低保最新政策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262020年低保障政策已经放松,以下两类人凭个人身份也可以处理。 一、农村地区的严重残疾;重度残疾人是指没有摆脱贫困并持有国家颁发的一级和二级重度残疾人证书,或者三级智力残疾和三级精神残疾证书的贫困家庭。 二、农村地区重病患者;“重病患者”一词的一个明确的定义:即那些在没有摆脱贫困的贫困家庭中受重大疾病医疗援助的人。 三、农村低保政策不仅仅拓宽低保的保障范围还进行了以下调整: 1、加强低保审查,做到
-
低保政策最新规定2024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0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下四类人群符合条件时,将纳入城市农村低保范围: 1. 具有我市正式农业户口身份的人; 2. 家庭成员平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地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线的人; 3. 夫妇中的一方享有我市农业户口,另一方及其未成年子女为非本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且在现居住地定居已满一周年,且家庭成员平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低于所居住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线的人; 4. 符合其他相关规定,
-
2024年低保怎么申请西藏在线咨询 2024-09-18申请低保的程序如下: 1、申请。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居住生活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2、初审。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5天,并指导其填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审批表》,连同申请人提交的全部材料报乡镇人民政府。 3、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申请人上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人的申请
-
低保新政策出台中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4不同地方的低保政策不同,必须具体咨询当地主管部门。以襄阳市2019年社会救助标准为例,一、城市低保标准从2018年640元/月调整为675元/月,每月增加35元,增长率为5、5%。根据政策规定,城市低保标准应达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以上,调整后实际占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26元的40.3%。二、农村低保标准从2018年450元/月调整为480元/月,每月增加30元,增长
-
成都申请低保政策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30政策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成府发201816号参考来源:http://gk.chengdu.gov.cn/govInfoPub/detail.actionid=103662tn=6处理资料:1、书面申请承诺书;2、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包括户主主页及个人信息页);3、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由18岁以上家庭成员提供);4、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