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法没签合同就辞职的,要提前30天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试用期要提前3天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从用工起1个月以上1年以下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不和劳动者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那单位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算
在试用期辞职,公司原则上是不能扣除你工资的,除非你在职期间给公司造成了什么财产损失,正常情况下,工资在离职那天当面结清,或者在公司常规发薪之日再发放给你。《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辞职时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避免纠纷?
332人看过
-
民法规定劳动法上面签订劳动合同能辞职吗
295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如何辞职,维护合法权益?
493人看过
-
劳动法辞职规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处理?
89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举证,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27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未签订公司法律责任如何规定
465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劳动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可以要求辞职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261、劳动者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在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具备以下任意法定条件: (1)在试用期内。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劳动合同的规定
-
劳动合同签订后辞职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3你都不用给他签合同,你和他建立的是事实劳动关系,只要有工作证,工资单,或者工作服等类似的证明,就可以证明你是他单位的员工,当然,如果公司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一个月后还没和你签定劳动合同,那你就可以要求单位支付你双倍的工资,如果到2008.3.1号,公司将你辞退,那他就要支付你从2008.1.1号到3.1好三个月是六个月的工资,还有补偿金。哈哈,哥们,你发财了,好好等着吧,就不和他签合同。如果签了就是
-
劳动者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有没有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9如果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想要辞职,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或者在试用期时提前三日通知单位;如果是单位逾期不签约,可以就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所有时间部分要求给付双倍工资赔偿,但最多给十一个月的赔偿,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
如何处理辞职未签劳动合同纠纷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6未签订劳动合同从公司辞职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职工劳动合同如何签订劳动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除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服务期、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但约定事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否则该约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