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中先动手和还手的区别:先动手打人是违法的。导致对方轻伤以上的,会触犯故意伤害罪。导致对方轻微伤的,就会违反治安管理法,应当受到治安管理行政处罚。被打者被打后还手,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可以认定正当防卫。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就是防卫过当。防卫过当的,要负刑事责任。
和别人打架致人轻伤能判几年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为拘役刑或管制刑;
(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故意伤害行为必须致受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故意伤害罪,理由是:
第一,虽然《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未对具体的伤害后果作出规定,但第二款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残疾等伤害后果的刑事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根据伤害后果的程度和刑罚的轻重成正比的逻辑,可以认为第一款所规定的刑罚就是对应轻伤这种危害结果的。
第二,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危害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若故意伤害行为仅造成被受害人轻微伤,则其行为应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认为是犯罪。
第三,司法实践中对人体伤情进行法医学鉴定的量化标准是《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在适用《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时,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来解决故意伤害罪的量刑问题,而在适用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时,应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来解决定罪问题,即伤害后果达到什么程度才构成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发生家庭暴力应该如何取证?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2家庭暴力主要是通过对被施暴者身上的伤情做鉴定得到相关的证据,被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若想获得相关证据,就应当去县级以上人民医院或相关的医院鉴定中心去验伤,并将伤情程度记录下来,这些伤情记录在将来离婚时均可作为证据使用。如果在家庭暴力实施的过程中,有公安机关的介入可以大大加强家庭暴力证据的证明力。
-
如何应对 家庭暴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61、面对家庭暴力,要敢于在第一次的第一时间就说“不”,要让过错方认错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忍让只会让暴力不断循环和不断升级。 2、发生家庭暴力后要及时通报双方家人,特别是双方父母,取得双方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积极寻求他们利用亲情的力量感化和帮助教育施暴者。 3、家暴再次发生时,要争取对方工作单位、妇联、工会、居委会或村委会、政府基层组织的帮助,及时对施暴者进行正确的思想疏导,对施暴者形成“合围”之势,使
-
发生家庭暴力应该如何解决?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08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第四十三条实施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
-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9如何应对家庭暴力:第一,当不幸遭遇家庭暴力时,受害者不能忍气吞声。面对婚姻的不幸福,一定要理性对待开明的应对,不要坚持,这样迟早会出大问题。对方实施家庭暴力后,一定要及时报警,去医院验伤,留下对方实施家庭暴力的证据,既能让对方有所顾忌,又有利于认定对方未来离婚诉讼中的过错,为自己争取赔偿。第二,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去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如实反映情况,这些单位应当劝阻调
-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3首先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如有生命危险,要大声呼救,尽可能让邻居听到或寻找机会拨打报警电话“110”。 其次,如果暴力发生,要注意收集证据。受害妇女应尽快就近到医院诊治,告诉医生受伤的原因,请求医生详细、准确、客观地记录伤情,为进一步寻求司法鉴定创造条件。 第三,可以找当地妇联求救,寻求维权援助。毛维萍还告诉记者,许多妇女遭遇家庭暴力后,在向各级妇联组织投诉时,既不愿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