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赔偿的适用,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这里所说的适用条件不等同于前述约责任构成要件,约责任构成要件是指反合同责任所应具备的一般条件,而损害赔偿要件除了一般约责任要件外,还具有它自身的要件。需要说明的是,约定损害赔偿与法定损害赔偿在具体条件是有区别的,但其基本条件是相同的。约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是约行为、过错、损害后果以及约行为与该后果有因果关系四个条件。至于约行为和过错条件已在前述约责任构成要件中介绍,这里仅就后两个条件予以说明。
1、损害后果
损害后果,也即约造成对方当事人的损失。损害概念本身还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说,损害包括约对各种权益的侵害所造成的后果,既包括财产损失,又包括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的后果。从狭义上理解,损害仅指财产损失,不包括人身伤亡、精神损害。就约损害赔偿来说,因其仅限于财产损失,不包括非财产损害(但在责任竞合时债权人可以请求约方赔偿人身伤害)。所以,这里讲的损害赔偿是从狭义理解的,即财产损失赔偿。
约损害赔偿中的损害后果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损害后果是实际发生的损失(包括预期利益的丧失在内)。对于尚-发生的损失,不能赔偿。另一方面,损害后果是可以确定的。损失的确定钱首先是指损失能够通过金钱计算加以确定。此以,对于因约造成的人身伤害只能转化成能以金钱计算的财产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等等,才能要求赔偿。损害后果的确定性还意着它是债权人能够通过举证加以确定的,这尤其体现在可得利益的损害方面。
2、约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因果关系,是指约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说,是约行为造成了损失,约行为是因,损失是果。在约损害赔偿责任中,因果关系是归责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任何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责任(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除外),要确定责任,必须确定引起损害后果发生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因果关系对于损害赔偿范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表现在因果关系决定着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区分,而且也是对损害赔偿范作出限定的标准。此外,在双方约的情况下,因果关系也是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的重要依据。
在约发生以后,为确定因果关系,需要查找外来因素对约后果的影响。尽管在合同责任中采纳了债务人为第三人的行为向债权人负责的原则,第三人的行为是否对约后果产生作用一般不影响债务人的责任,但由于在不可抗力引起约后果发生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被免除责任。因此,考察外来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困果关系,对归责也是有意义的,更何况在确定因约引起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时,也应当考虑这些损失的发生是否介入了外来因素。
一般来说,在约行为造成非约方现有财产的减少的情况下,因果关系是显而易见、容易确定的。但是,因约行为的发生造成受害人来的、可得利益的损失或者造成合同标的以外的其他财产的损失,如何确定赔偿范,就需要确定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的判断上许多国家的判例和学说采纳了可预见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约损害赔偿责任不得超过约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因约造成的损失。从中国《民法典》规定来看,中国《民法典》对法定损害赔偿已经采纳了可预见性理论。合同当事人将对其应当预见到的损害负赔偿责任。只有当约所造成损害是可以顶见的情况下,才能认为损害结果与约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损害是不可预见的,则不存在因果关系,约当事人也不应承担对这些损害的赔偿责任。所以,可预见性理论可以限制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的发生,将赔偿责任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内。
当然,可预见性理论并不是判断因果关系的一标准。在许多情况下,运用这一标准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认定因果关系。例如在当事人共同过错或者双方约中,根据可预见性理论就很难准确确定合同当事人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因为在此情况下,主要不是确定损害发生的原因问题,而是要确定双方的约行为对损害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确定原因的问题,并根据原因来决定责任的范。所以,在此情况下,可以借鉴直接因果关系理论,根据双方的行为各自对损害结果所产生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确定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范。
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有哪些
违约损害赔偿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完全赔偿原则
所谓完全赔偿原则,是指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都应由违约方负赔偿责任。换言之,违约方不仅应赔偿对方因其违约而引起的现实财产的减少,而且应赔偿对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
2.合理预见原则
完全赔偿原则是对非违约方的有力保护,但从民法之基本原则出发,应将这种损害赔偿的范围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减轻损害原则
减轻损害原则,也称之为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损失扩大原则,是指在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以后,受害人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损害的扩大,否则,受害人应对扩大部分的损害负责,违约方此时也有权请求从损害赔偿金额中扣除本可以避免的损害部分。
4.损益相抵原则
-
合同未约定损害赔偿可以请求吗,违约损害赔偿有哪些
226人看过
-
侵权损害赔偿与违约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73人看过
-
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可以并用吗,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116人看过
-
违约损害赔偿与支付违约金有什么区别,违约损害赔偿的方式
387人看过
-
既要求违约金又要求赔偿损失的立场
205人看过
-
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应当满足哪些要件要求
171人看过
-
违约损害赔偿标准,违约损害赔偿标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8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如下: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具体标准如下: 1、医疗费,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单据或病历认定。 2、误工费,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其误工费的赔
-
2022年一方违约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6一方违约可以要求损害赔偿。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合同规定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
-
合同中约定超过违约金能要求损害赔偿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20所谓违约金,是指法律或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或代表一定价值的财物。 所谓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或根据合同约定应承担赔偿对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责任。 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一般是不可以主张损害赔偿的,违约金和损害赔偿不能同时主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
【劳动者损害赔偿】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损害的具体适用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无论是否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适格的“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之日开始,双方就确立了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根据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需要对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只有以下二类:第一,缔约过失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
-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定含义有哪些?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6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常常会伴随着签订各类合同,但随之出现的违约损害也日益增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范围十分广泛,仍然需要法律加以限制,那么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究竟是什么呢?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王虹入律师解析。 一、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定含义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合同规定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