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做弊被勒令退学大学生状告学校胜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08:50:22 145 人看过

引起多家媒体广泛关注的大学生侯海涛不服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升达学院)勒令退学行政处分一案,近日在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审判决撤销被告升达学院对原告候海涛作出的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

2月20日,升达学院进行市场营销商务英语补考考试,该校市场营销系04级专升本二班学生侯海涛在考试中因替同班同学万鑫代做试卷,被监考老师发现。事后,候海涛与万鑫均向该校写出了检查,承认在考试中万鑫请侯海涛为自己做试卷,侯海涛为万鑫答试卷的事实。2月25日,升达学院依据教育部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与其学院《学生手册》中“学生奖惩办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决定给予侯海涛勒令退学的处分。处分决定作出后,升达学院将对原告候海涛的处分决定口头告知了其本人并将原告作弊情况、学校处理情况等内容电话告知了原告的家长。2月26日,原告向升达学院递交了书面申诉书。3月3日,升达学院经研究决定维持原处分不变,并将学院的最后结果口头告知了原告及其家长。原告对此不服,于3月8日向新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升达学院的处分决定程序不当、处理过重为由要求撤销升达学院对其作出的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3月10日,升达学院将对原告侯海涛及其他同学的勒令退学处分决定一并报郑州大学学生处和河南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备案。

新郑法院审理认为,升达学院对原告侯海涛作出的处分决定及对原告申诉的复查结果虽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结合其《学生手册》中“学生奖惩办法”的有关规定及程序作出,但采取口头的方式告知原告及其家长并不能表明其已将处理结论同原告见面、听取了原告的申辩、将处理结果向原告送达等程序合法,且被告提交的“学生奖惩处理表稿”中并没有适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属适用法律不当。故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作出以上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09: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具体行政行为相关文章
  • 告学校一状
    起诉学校的流程如下:1、准备好起诉状及证据:向法院起诉需要出示书面证据,没有书面证据的,需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2、携带证据和起诉状到法院立案,并缴纳诉讼费:立案成功后,法院会给原告出具受理案件通知书和缴纳诉讼费用通知书。原告须在规定时间内缴纳诉讼费,最终诉讼费由败诉方承担;3、法院受理之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并且向双方送达,之后开庭审理。开庭前或开庭时双方交换证据,进行开庭,双方发表质证意见及辩护意见;4、法院判决:法院作出判决后,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5、进入执行阶段。学生在学校摔骨折了,学校有责任吗学生在学校受伤,若校方未尽到监护义务的,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所谓教育机构的责任,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因教育机构未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导致其遭受到人身损害或者致他人损害时,教育机构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当学生在教育机构
    2023-08-09
    467人看过
  • 156名学生被欠工资状告工厂胜诉
    被欠15万多元工资,无奈之下,156名学子联名将电子厂告上法庭。近日,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对电子厂进行拍卖,156名学子终于拿到了被拖欠一年的工资。事件:为父母减负来莞打工去年6月,东莞桥头镇大洲同德电子厂与广东省信宜市电子科技培训学校取得联系,请学校帮忙被欠15万多元,无奈之下,156名学子联名将电子厂告上法庭。近日,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对电子厂进行拍卖,156名学子终于拿到了被拖欠一年的工资。回顾事件:为父母减负来莞打工去年6月,东莞桥头镇大洲同德电子厂与广东省信宜市电子科技培训学校取得联系,请学校帮忙找到在暑假期间愿意外出打暑假工的学生带到工厂做短期工。通过学校动员,最终有156名学生愿意到同德电子厂打暑期工,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山区农村,想借打工为减轻父母负担出一分力。去年6月25日,156名学生来到东莞,开始在电子厂打暑假工,并与电子厂签订了《临时帮工合同书》。同年8月26日,暑假就要结
    2023-06-10
    74人看过
  • 也说高校学生是否有权状告学校
    「法制日报编按」1月19日本报《法治时空专刊》5版刊登了《高校学生有权状告学校吗》一文,文章指出,高校学生不服学校纪律处分的,可以进行申诉或申请申诉法的过程中进行了清理,1994年发布的国家赔偿法中不再将此项列入排除范围。当然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问题,是必须正面回答被指控的高等学校管理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因为高等学校的地位和行为结构比较复杂,这里仅仅以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对在校学生作出开除处分为例进行分析,这是目前高校行政诉讼最常见的情形。首先,1989年公布的行政诉讼法第一次在国家立法上提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但是基于当时的条件,该法律本身没有对这一重要法律概念作进一步阐明。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具体行政行为解释为:“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只要不是该司法解释所排除的六种情形都可以纳入这一范围。这种行政行为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国家行政职
    2023-06-06
    64人看过
  • 李**诉**学院因勒令退学处分案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0)鄂行终字第4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李某某,女,生于1980年5月19日,汉族,湖北省安陆市人,襄樊学院学生,住安陆市双河镇王台村。委托代理人魏*奎,**法正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襄樊学院。法定代表人李树某,副院长。委托代理人张*兵,**珞珈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丁某某,襄樊学院工作人员。上诉人李某某、襄樊学院因勒令退学处分一案,不服襄樊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襄中行初字第19号行政判决,分别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0年9月1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李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魏*奎,上诉人襄樊学院的委托代理人张*兵、丁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根据被告的举证并经庭审质证认定:1998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原国家教委的批准,决定将原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院校合并组建为多科性本科院校的襄樊学
    2022-11-26
    204人看过
  • 因被怀疑考试作弊跳楼受伤女生告学校索赔被驳回
    因被监考老师怀疑考试作弊,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大四女生小敏(化名)竟然从教学楼四层考场跳下,所幸被三楼平台拦住,仅造成双脚骨折。事后,小敏将学校告上法院索赔7万余元。10日上午,朝阳法院经审理认定,小敏对其损害结果的发生具有主观过错,学校无过错,因此判决驳回了小敏的全部诉讼请求。小敏起诉称,在今年1月8日参加学校组织的《无机与分析化学》考试时,监考老师指责其违纪且言语讥讽,自己申辩无果,两次离开考场被劝阻。情急之下她从窗户离开,导致摔伤。小敏认为,学院存在过错,应当赔偿医疗费等经济损失66415元,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但学校表示,当天考试时,监考老师发现小敏左手上写满了化学公式。老师要求其在考场记录上签字,但被其拒绝。小敏从四楼跳下去的行为是自残行为,过错在于她本人,其应对自身行为负责。监考老师是正常履行监考职责,不存在任何过错。据悉,学校认定小敏在当天考试存在作弊行为,于今年
    2023-06-05
    324人看过
  • 学生考试作弊怎么处罚
    【事件经过】“作弊罪”“替考罪”为高考树起高压线福建省福州市一名高三生和一名大学生分别因为涉嫌替考罪被当地检察机关起诉。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官方网站的消息,高三学生黄某某在参加2016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中,请求就读大学的朋友陈某某代替其参加两场考试。陈某某应允代替考试,被福建省教育考试院追查到。最终,两人因涉嫌替考罪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替考罪”,这个新名词可能还有不少人并不了解。2015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替考、作弊、协助作弊等行为都将触犯法律,轻则拘役,重则入刑。同时,适用刑法的罪名中增加了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等新罪名。2016年全国高考是“刑九”生效后的首次高考,相关法律条款为高考安全树起了红线、底线,以法治考的新时代正式开启。高考作弊,将面临什么刑罚?根据刑法有关条款:“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
    2023-06-02
    111人看过
  • 实习割断大拇指学生状告技校
    江北一技校几十年来首发学生实习受伤致残事件,学生索赔4万,校方称学生违规操作本报讯(记者文创)技校几十年来,没出过学生上机床实习受伤致残的事,但有一名学生不慎被铣刀切断大拇指。学生认为自己操作机床时,老师没在身旁尽到指导义务,因此告上法庭,索赔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失费共4万多元。昨日,这宗官司在江北区法院开庭审理。学校一方称,实习就要独立操作,学生是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受伤的。学生受伤老师不在场2004年12月,杨材(化名)在江北区一所技校读三年级。一天,学校组织学生上机床实习。杨材操作机床时,不慎被铣刀割断大拇指,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杨材诉称,事故发生时,老师不在旁边,老师没尽到指导义务,且当时自己也没满18岁,属于未成年人,学校没尽到照顾义务。杨材说,因为伤残,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他要求学校赔偿5000元精神损失费。再算上残疾赔偿金、营养费等,杨材要求学校赔偿经济损失4万多元。校方认为学
    2023-06-04
    227人看过
  • 大学学生被同学杀害学校是否有责任
    一、大学学生被同学杀害学校是否有责任1、大学学生被同学杀害,学校不一定有责任。如果学生的死亡与学校的疏忽、管理的失败等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那么学校有责任。但是如果学校已经尽到了管理的义务,则没有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二、学习压力太大自杀学校有责任吗1.如果学生是成年人(以下都讨论成年人),是因为学校管理原因而自杀的,学校要负责任;2.如果学生是因为个人原因自杀,而学校只是因为没有发现,那么学校只负轻微责任;3.如果学生是因为个人原因自杀,学校已经发现但并未采取必要措施
    2023-04-22
    438人看过
  • 母亲状告女儿返还大学费用胜诉
    王某在大学毕业后承诺向母亲返还自己上大学期间的费用、治病费用和购房款8万余元,却未能履行,结果被母亲告到了法院。8月24日,湖北省武穴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王某按承诺返还其母亲8万余元。1997年9月,湖北省武穴市人王某(女)考上大学。此后,王某上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及患病休学半年的治疗费用均由其父母支付。2002年,王某毕业后在该市某中学任教,为购房屋又向其父母借款12460元。2005年初王某结婚,与丈夫居住在所购房屋。2005年8月,王某回娘家向母亲承诺:向母亲上缴7.5万元,并偿还购借房款12460元。王某的姐姐在场,作为证明人在其承诺书上签了名。因王某未按承诺向其母亲支付钱款,王某的母亲遂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给付现金7.5万元和房款12460元。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系母女关系,王某在1997年上大学时已满20岁,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父母依法可以不负担其上学期间的费用以及治疗费用。王某参加
    2023-06-11
    306人看过
  • 学生因举报被劝退,学校可以劝退学生吗
    生还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期间的话,那么一般是不能进行劝退的,除非是学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这个事情应当向报给教育部门进行斟酌。劝退是实际上也是要求学生退学,但是语气较缓和,是比强制退学(开除)略轻一级的处分。高中阶段,学校可以劝退学生。一般指在校期间由于严重违反学校纪律,且屡教不改,或参与严重的打架斗殴事件、违法乱纪等行为才能用。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相对于学生,居于绝对的优势和强势地位,在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时,要经得起法律考验,也要经得起教育良心的拷问。因学生举报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而劝退学生,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无疑是对劝退权利的滥用。不过,如果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除重大违纪情况外(如违反国家法律、危害民族利益等行为)是不允许劝退的。此外,即使是高中阶段,目前有些省市也已经禁止学校劝退学生。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
    2024-03-27
    472人看过
  • 学校学生人身损害赔偿起诉状
    原告:赵**性别:女年龄:民族:汉族住址:密云兴云小区电话:法定代理人:赵铁林男年龄工作单位:密云十里堡中学教师电话委托代理人:李春和男年龄34岁被告:**小学地址:季庄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校长被告:谢奇童女年龄民族住址法定代表人:诉讼请求:1、请求季庄小学支付安假牙的一部份费用约元;2、请求谢奇童支付部分医药费元事实和理由:2004年1月六日放学后,赵**为等同学马洎冬一起回家,再班上写作业,当时谢其童同学在做值日,跟教数学的马老师说有同学写作业不得做值日,马老师就让赵**帮值日生做值日。赵**去拿墩布时被做值日的谢奇童的墩布绊倒在地,将门牙当场摔掉,嘴和鼻子鲜血直流。当时同学们领着赵**去水房洗,另有同学告诉正在五班上课的班主任吕老师,吕老当时很生气,问赵**:你是值日生不?赵**说:我们在班上做作业,马老师让我帮着做值日来着。吕老师听了更加没好气,说:该!谁让你放学该回家不回家,这
    2023-06-08
    59人看过
  • 学生考试作弊构成犯罪吗
    一、学生考试作弊构成犯罪吗学生考试作弊是否构成犯罪,需根据考试的类型来具体分析。1.普通的校园考试作弊通常不涉及法律问题,主要是学生的理想信念失重、主题价值观错位、意志力薄弱、诚信缺失、功利性强、社会责任感差等原因。2.然而,若考试属于国家考试范畴,学生作弊则可能需要负法律责任。3.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二、普通与国家考试区别普通考试与国家考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性质、重要性和法律后果。1.普通考试,如校园内的期末考试、小测验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其作弊行为通常不会导致法律后果。2.而国家考试,如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国家选拔人才和公共利益,因此其作弊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三、刑法对考试作弊的规定《刑法》对考试作弊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
    2024-04-11
    105人看过
  • 学生宿舍跳楼致残考生状告母校索赔
    距2007年高考三个月时,19岁的小王从学校宿舍楼跳下,经过及时抢救小王脱离了生命危险,瘫痪的小王将母校告到昌平法院,要求其赔偿自己医疗费、交通费等共计人民币43余万元。近日,昌平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一审宣判。小王诉称,2007年3月17日凌晨,因迫于学校要求其以社会生源的名义报名参加高考的压力,他从学生宿舍四楼跳下,摔成高位截瘫。他认为学校以自己违反校规要挟,强迫自己以社会考生参加高考报名,是致自己轻生的直接原因。同时,他认为学校宿舍管理制度不严格,他说跳楼前曾在一楼割脉,后去二楼卫生间上吊,最后才选择跳楼。如果学校发现及时,悲剧可避免。小王的代理律师认为造成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于学校让小王以社会考生的名义参加高考导致小王思想压力,最终导致小王跳楼。小王的父亲回忆,在2007年1月23日,当时小王告诉母亲,说老师让他去学校去一次,到了之后,当时这事牵扯到6个班20个左右的学生,学校是集中说的这
    2023-06-08
    179人看过
  • 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区别?
    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区别为:1、勒令退学不是处分,而是一种学籍处理方式,是由学校提出建议,具体由本人申请退学的做法,其特点是由于不是处分,其内容不计入学籍档案。2、开除学籍属于处分,是因为学生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主动以处分形式取消学籍的做法,其特点是处分的记录要计入学籍档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三)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四)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器材作弊、向他人出售考试试题或答案牟取利益,以及其他严重作弊或扰乱考试秩序行为的;(五)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的,或者代写论文、买卖论文的;(六)违反本规定和学校规定,严
    2024-04-26
    418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法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具体行政行为
    相关咨询
    • 大学生替考被开除状告母校胜诉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0
      因为一次替考,在校大学生被开除学籍。该大学生在向校方多次请求恢复学籍未果的情况下,将学校告上法庭。今天,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作出判决,撤销被告河南师范大学的处分决定,限期重新作出处理决定。孙振伟是河南XX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2006年9月,同学沂蒙(化名)找到孙振伟,想让他帮忙替他参加《法律基础》的考试。碍于面子,孙振伟没有拒绝。于是,他代替沂蒙参加了该科目的考试,被巡考发现,随即报请校方
    • 考试作弊学校有权开除学生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符合开除的条件就可以,学生可以向教育机构申请复议或申诉 符合开除的条件就可以,学生可以向教育机构申请复议或申诉...详细
    • 考试作弊被学校贴通告怎么办?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8
      考试作弊表面上只是个人的不诚信行为,实际上远不止于此,作弊还是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种表现,也是损害社会公正的行为之一,学校把损害公众利益和违法违规的现象和事实公之于众是职责所在。这与侵犯学生的名誉权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注: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公正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供参考。
    • 由于作弊被学校吊销学位证是合法的?起诉学校胜率多大?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7
      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且在你的学生手册中应当有明确规定,你应当明知,也应当遵守。这也是一种诚信。胜诉不大
    • 在学校接吻被勒令退学还能不能再换学校上高中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5
      各地政策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学校或者教育局以获得权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