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的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隐瞒三次以上,价值达到5万元以上;隐瞒、隐瞒的犯罪所得是电力设备、救灾、应急救援等特定款物,价值5万元以上的,可视为隐瞒所得罪中情节严重的量刑金额。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认定标准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明知”呢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
(一)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那么直接依据《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司法解释关于明知的法律推定;
(二)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明知”的认识程度: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对“明知”认识的程度就大于白天收购、市场收购;二是看赃物的品种、质量,如果赃物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源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合法的所有者不会轻易卖掉,除非抢劫或盗窃所得赃物;
(三)看交易的价格,是否显著低于市场价值,根据经验,一般卖赃者所得赃款仅仅是赃物鉴定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看有无正当的交易手续,卖赃者是否急于脱手;
(五)是看赃物与卖方身份、体貌的匹配性以及卖主对赃物的了解程度,等等。然后分别列出可证明“明知”的基础事实和可反驳“明知”的基础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再结合人们一般的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判断哪一方的事实和理由更为充分可信,最后推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的结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认定
382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金额该如何认定
418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如何认定?
98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如何认定
234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额如何认定
69人看过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金额如何确定
52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金额如何认定,什么法律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5如果有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的金额达到10万元以上;隐瞒三次以上,价值达到5万元以上;隐瞒、隐瞒的犯罪所得是电力设备、救灾、应急救援等特定款物,价值5万元以上的,可视为隐瞒所得罪中情节严重的量刑金额。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如何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3数额认定: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如何认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3数额认定: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
如何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如何认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9根据刑法312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首先本罪的构成的要件之一“明知”应该理解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是犯罪所得,如果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知道是犯罪所得的,则不能构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