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对合同变更的规定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4 05:11:27 384 人看过

一、民法典中对合同变更的规定有哪些

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

合同变更遵循法定事由原则,即当事人单方依法变更合同的原则,指一方当事人因为出现了法定事由,主要是合同中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去公平等情况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民法典关于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解除分为合意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n(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n(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n(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n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n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n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6: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法典中包括哪些合同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民法典于2021.1.1实行)包括的合同有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保理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物业服务合同、行纪合同、中介合同、合伙合同。民法典中合同撤销的事由有哪些《民法典》中合同撤销的事由有:签订了合同存在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第六百四十八条、第六百五十七条、第六百六十七条、第六百八十一条、第七百零三条、第七百三十五条、第七百六十一条、第七百七十条、第七百八十八条、第八百零九条、第八百四十三条、第八百八十八条、第九百零四条、第九百一十九条、第九百三十七条、第九百五十一条、第九百六十
    2023-08-02
    333人看过
  • 民法典的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有哪些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协议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二、什么情况下合同可变更当事人主要因下列原因可以变更合同: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和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约定的部分义务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而变更这里讲的情势,不包括商业风险在内。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的,实际上是赋予了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以变更合同的请求权。4、因订立时合同表示不真实而变更。下列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以变更:(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4
    2023-06-19
    438人看过
  • 民法典中变更合同有什么法律效力
    《民法典》规定合同变更后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变更合同;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民法典实际履行变更合同约定生效条件合同成立便有效,有变更的,当事人协商一致之后不影响合同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协议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第四百九十条【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
    2023-07-29
    232人看过
  • 合同中的变更条款规定是哪些
    一、合同中的变更条款规定是哪些合同中的变更条款规定:一、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二、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二、可撤销可变更合同是怎么规定的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允许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范围:(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3)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4)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
    2024-02-06
    62人看过
  • 民法典有哪些规定无效的合同
    《民法典》中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签订的合同无效;法定其他情形。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有:有重大误解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的合同;法定其他可撤销情形。民法典中合同无效概念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三、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
    2023-07-30
    15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可变更撤销合同的内容?
    《民法典》中可撤销合同包括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可撤销合同等。民法典中哪些情形可以请求撤销合同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的认识,致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违背,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按照我国的司法解释,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民事行为。3、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
    2023-07-30
    225人看过
  • 民法典合同的变更和转让规定是什么?
    一、《民法典》合同的变更和转让规定是什么?《民法典》合同的变更和转让规定是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合同变更或者是转让。所谓合同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或者义务或者合同权利以及义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由第三人享有合同权利或者承受合同义务或者概括承受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合同转让按照其转让的权利义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及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仅仅将合同转让理解为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是不正确的。二、合同的转让应注意哪些问题?(1)合同转让并不改变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合同转让旨在使原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从合同一方当事人转移给第三人,因此不会从实质上更改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如果有合同内容的更改,则是合同转让之后的合同变更;(2)合同的转让将发生合同主体的变化。这就是说,合同的转让通常将导致第三人代替原合同关系当事人一方而成为合同新的一方当事
    2023-06-19
    416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可变更撤销合同包括哪些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可变更撤销合同包括哪些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可变更撤销合同如下:(1)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2)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3)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4)法定其他可撤销合同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023-08-08
    226人看过
  • 2023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子女姓氏变更有哪些规定
    一、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子女姓氏变更有哪些规定1、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九条二、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孩子抚养权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一方患病或者伤残,必然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和照料,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这种情况是必须要变更孩子抚养权。2、与子女一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行为的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有的父母离婚时争夺抚养权不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为了在财产分割或是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对孩子不管不问,不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有的还甚至对孩子打骂虐待。在这种情况下,关心孩子成长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
    2022-12-13
    224人看过
  • 民法典中离婚多久能变更抚养权,具体规定有哪些?
    离婚后,只要发现下列情形,可以随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变更抚养权:(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三)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2024-08-02
    98人看过
  • 买卖合同民法典有哪些规定
    一、买卖合同民法典有哪些规定1、进行买卖交易一般要签订买卖合同,而签订合同可以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民法典规定,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四十六条,【买卖合同准用于有偿合同】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二、买卖合同的特征有哪些1、买卖合同是有偿合同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其所有权于买受人,是以获取买受人支付的相应价款为目的;买受人支付价款,是以获取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并转移其所有权为目的,两者互为对价、具有明显的有偿性。这是买卖合同的基本特征,也是买卖合同区别于赠与合同的显著标志。2、买卖合同是双务合同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对应互为条件,一方当事人的权利,恰是另一方当事人的义务,一方当事人的义务恰是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出卖人
    2023-06-19
    76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变更
    一、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变更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能变更的,具体如下:1.《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协议变更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2.《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四条【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3.《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五条【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和债务人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不受影响。4.《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二、合同变更的程序规定合同变更的程序规定如下:1.变更合同也应贯彻协商的原则当事人一方应向对方提出变更合同的要约,先做出意思表示;对方对
    2023-04-30
    339人看过
  •  民法典中新增的典型合同有哪些?
    民法典新增了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中介合同和合伙合同等典型合同。这些合同分别涉及应收账款、物业服务、中介服务以及合伙等方面。其中,保理合同的主体是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保理人;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是物业服务人和业主;中介合同的主体是中介人和委托人;合伙合同的主体是各合伙人。民法典中新增的典型合同包括中介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和合伙合同等。其中保理合同的主体是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保理人;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是物业服务人和业主;中介合同的主体是中介人和委托人;合伙合同的主体是各合伙人。 保 理 合 同 、 物 业 服 务 、 中 介 合 同 : 民 法 典 新 增 典 型 合 同根据民法典新增的典型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中介合同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保理合同涉及到融资方和保理方之间的权利义务,物业服务合同则明确了物业服务提供方和物业服务接受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中介合同则规定了中介方和委
    2023-09-07
    231人看过
  • 民法典中再婚对继父亲有哪些规定
    再婚继父享有法定监护权,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父亲再婚,家庭财产纠纷,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位继承人和第二顺位继承人。第一顺位继承人指配偶、子女、父母、配偶指的是法定的配偶。即合法的配偶,虽男女以夫妻名义长期的生活在一起,但是没有结婚等级证书,属于同居关系,不是法律上的婚姻。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男女同居有继承权吗根据法律的规定是没有继承权的,但是具有特殊情况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
    2023-08-13
    27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规定合同变更要走哪些程序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23
      与订立合同一样,合同变更也要经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要约和承诺,双方当事人就变更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以变更的内容取代原合同内容,当事人则应按变更后的内容履行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拟变更的内容达不成一致意见,则视为原合同内容未变更。
    • 民法典中有哪些情势变更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1
      1、情势变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完毕前合同赖以订立的客观情势发生了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异常变动,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于尘世信用,将导致显失公平的后果,则应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则解除合同的制度。 2、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
    • 民法典规定哪些可撤销合同可以变更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5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
    • 如何根据民法典规定对合同进行变更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3
      与订立合同一样,合同变更也要经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要约和承诺,双方当事人就变更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以变更的内容取代原合同内容,当事人则应按变更后的内容履行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拟变更的内容达不成一致意见,则视为原合同内容未变更。
    • 民法典里对解除合同哪些规定更具体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28
      法律咨询解答 有法定解除情形时,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可以单方行使解除权。 《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