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涉微博著作权研讨会在一中院举办,知识产权庭穆法官对记者表示,目前微博侵犯著作权案件的审判难点是在公私权利的均衡上。以下是穆法官针对微博现象跟知识产权所关联系所发表的观点,仅供参阅。
穆法官说,目前微博侵犯著作权的纠纷很多,诸如郭X纲相声事件、童话大王郑X洁微博被抄袭事件等,但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并不多,原因是微博约140字的文字限制及随时可删除的特性造成取证困难,诉讼成本明显高于获赔损失,权利人维权动力不足。
穆法官认为,微博的数量逐年增长,导致名誉肖像等侵权类案件数量增加,随着微博技术的发展,相关的长微博、视频、照片等均可作为微博转载刊发,导致著作权侵权的诉讼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增加。
穆法官说,我国没有涉及微博著作权的相关规定或司法解释,审理此类案件时,目前依据《著作权法》和相关的网络信息保护法进行调整。
从根本上讲,微博著作权与普通著作权的法律属性相似,审理此类案件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公众要求信息分享的公权利和作者对作品享有著作权这一私权利上进行平衡。
从私权利角度讲,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具有发表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不得侵犯其上述权利。
只有满足合理使用的12种情形,使用人才可免责,包括个人学习、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公务使用、免费表演等,合理使用应出于公益目的。满足合理使用的条件还需指明原始作者和作品名称。
而从公权利方面看,微博是信息传播平台,公众依靠微博获取信息,如过分强调保护著作权而禁止转发,微博作为信息平台的价值与意义便不存在了。
穆法官表示,微博传播是否侵犯著作权,要依据个案分析,比如到底是转发还是抄袭,使用的照片等传播内容是否用于盈利等。
但在公权利与私权利相冲突时,司法的大原则是:作者的著作权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有一定程度的让步,公众的信息获取权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法律尽可能的保护。
数读微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微博用户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微博年增幅仍能达到23.5%。
-
【著作权侵权知识】陈琳音乐专辑遭遇著作权侵权纠纷
363人看过
-
知识产权法著作权产生纠纷怎么处理
383人看过
-
不知情著作权侵权情形有
238人看过
-
著作权人未告知侵权可免责吗
285人看过
-
侵犯知识产权:侵权复制品罪与著作权罪
133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和侵犯知识产权是一样的吗?
99人看过
-
知识产权著作权纠纷怎么解决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0一、调解 调解,是指发生纠纷时,在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调解组织可以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也可以是其他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 二、仲裁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裁决的纠纷解决方式。著作权的仲裁由著作权仲裁机构进行,主要适用于对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解决,而且在著作权合同中必须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如果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未
-
知识产权侵权该怎么免责辽宁在线咨询 2024-08-29大家众所周知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我们就以这三类为例讲解一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如何避免知识产权侵权。 专利和商标在授权后会予以公告,其它生产商可通过专利局和商标局查询。生产商在进行新产品设计前,应对本领域内的专利技术进行检索分析,对自身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免侵权他人的专利权。同样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进行品牌推广时,也应该查询同品类下的商标注册情况,设计自己的具有显著性的商标,以免在不知
-
侵犯著作权免责情形有哪些,法律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21侵犯著作权免责情形包括被侵权人也有过错的情况,侵权行为构成的损害时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情况,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是第三人构成的情况,因为不可抗力造成了他人的损害的情况,因为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等。
-
微博侵犯肖像权法律知识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091、截图保留证据,首先证明对方利用你的肖像营利了,或者利用肖像取得了点击量,且双方有必然联系。 2、向人民法院上交诉讼书。 3、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诉书并起诉。 4、在向法院提交书证时,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微博肖像侵权收集到证据的名称、页数。
-
知识产权侵权情形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1、未经授权,在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表演和其他活动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2、伪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 3、变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特殊标志、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 4、未经授权,在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和网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构筑物、场所等名称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