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完后还可以撤销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15:40:36 353 人看过

履行完毕的合同如果具备法定撤销情形的还可以撤销。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婚前财产协议能够撤销

婚前财产协议能够撤销。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在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时有显失公平的情形,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婚前财产协议,那么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对协议进行撤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

二、交通事故私了后协议能撤销吗

交通事故私了协议能撤销,但是需要满足协议是基于重大误解、以欺诈手段、受第三人欺诈、以胁迫手段实施签订的或者签订合同是显失公平的情形,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三、房屋买卖合同,可否撤销

可以撤销。可撤销的委托合同包括如下情形:(1)受合同相对方或第三人欺诈、胁迫,使合同一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或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5: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前财产相关文章
  • 不履行合同可以认定欺诈撤销吗
    不履行合同是否可以认定欺诈撤销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
    2023-06-14
    173人看过
  • 显失公平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还能撤销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赔偿协议显失公平虽已履行仍可撤销,对于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以及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但须及时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一、合同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一)合同的履行对一方当事人有重大不利或明显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一方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利益上要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较大的利益,承担极少的义务而获得更多的权利。(二)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度。(三)受损失的一方是在轻率、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二、合同撤销和合同解除的区别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虽然都是合同消灭的制度,但两者并不相同:(一)从发
    2023-04-04
    188人看过
  • 合同完毕可以撤销吗合同终止后怎么办
    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还能撤销。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民法类合同的撤销权该怎么行使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当按照以下规定:一、存在下列撤销事由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
    2023-03-21
    247人看过
  • 已履行完毕的担保合同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
    1、担保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如果符合法定可撤销情形的,可以撤销。比如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或者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2、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民法典中网络服务合同应如何撤销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
    2023-04-03
    87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合同履行完毕可随时撤销
    根据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在满足撤销要件的情况下,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相关法律规定包括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可以根据合同可撤销的条件,在满足撤销要件的情况下,即使履行完毕也可以要求撤销。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对于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民 法 典 关 于 欺 诈 、 胁 迫 及 乘 人 之 危 的 规 定民法典关于欺诈、胁迫及乘人之危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欺诈:欺诈是指以欺骗、误导的方式,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或者做出错误决定的行为。欺诈者应
    2023-09-08
    376人看过
  • 合同已经履行是否可以撤销,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特点
    一、合同已经履行是否可以撤销合同已经履行可以撤销。无论生效与否的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的情形都是可以撤销的。已生效的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及举证证明一方存在欺诈、胁迫以及乘人之危的情形的话,都可以申请法院或者仲裁申请机构撤销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
    2023-04-18
    71人看过
  • 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还能撤销吗,法律上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撤销权没有消灭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
    2024-05-16
    208人看过
  • 已经撤销的合同可以恢复继续履行吗
    已经撤销的合同不能恢复继续履行。被撤销的合同是自始无效的,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如果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要折价补偿。并且有过错的一方还要赔偿对方所受到的损失。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一、合同造假后果有哪些合同造假的后果如下:被欺诈的另一方可以请求撤销该合同,则当事人要返还所得的财产并对对方的损失进行赔偿。情节严重的,可能还会构成合同诈骗罪,要承担刑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
    2023-03-06
    471人看过
  • 赠与合同没履行可否撤销
    赠与合同未实际履行,一般是可以撤销的。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但对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则不能撤销。一、对公益赠与债的撤销权能否行使对公益性赠与债是不能行使撤销权的。《民法典》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述规定。所以,具有公益性的赠与需要按照约定进行履行。二、受赠人有任意撤销权吗受赠人没有任意撤销权,法律上规定赠与人才有任意撤销权。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是在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撤销赠与的权利。但要注意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任意撤销权。三、奶奶的房产可以随孙女过户吗奶奶
    2023-03-13
    282人看过
  • 合同完成后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可以补充吗?
    合同生效后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的,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补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点一、如何确定合同履行地点1、确定合同履行地点的方式是:(1)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约定;(2)合同约定不能确定的,可以协议补充;(3)无法达成协议的,可以根据合同其他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4)仍然无法确定的,依照合同标的确定。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二、合同履行地怎么变更劳动合同履行地变更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要求变更劳动合同,说明变更合同的原因、内容和条件,要求对方
    2023-07-29
    435人看过
  • 要约生效后还可以撤销合同吗
    合同要约发出后是否还可以撤销,要看情况。如果要约人没有以确定承诺期限等方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的,或者受要约人没有为合同履行做了合理准备,并产生信赖利益的,则要约是可以撤销的。一、请问要约有无期限限制吗?要约通常而言是没有无期限的。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自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承诺期限届满后,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的,要约失效。要约一般对承诺期限进行确定,没有确定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二、要约成立必须送达吗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成立条件有:(一)要约人应是具有缔约能力的特定人;(二)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三)要约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并表示要约人受其约束;(四)要约必须发给要约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五)要约应以明示方式发出;(六)要约必须送达于受要约人。三、承诺可以撤回吗承诺不可以撤销,但是可以撤回。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后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
    2023-06-25
    370人看过
  • 担保完成后可以撤销重新完成吗
    第三人给债务人提供债务担保,签订担保合同后,如果经债权人同意的,可以撤回担保。如果债权人不同意就不能撤销。但如果主债务无效或者有骗取担保等情形时,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一、担保人是否有连带还款的义务在担保合同中债务人不履行还款,担保人需要按照担保合同履行担保责任,即有义务偿还债务。担保人拒不履行的,债权人甚至可以依法起诉,要求判决履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是连带担保,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担保人在欠款到期后承担还款责任。2、约定一般担保的,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的,可以要求一般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二、担保公司解除合同有责任吗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尚未开始履行就解除的,担保债权没有发生,担保人免除担保责任。主合同是因债权人的责任而解除的,债务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也不承担担保责任。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
    2023-03-02
    69人看过
  • 合同签署完成后能撤销吗
    合同已履行完后可以进行撤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可以依法行使撤销权,撤销原合同的法律效力。一、交通事故私了协议可以撤销吗?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私了协议能撤销,但是需要满足协议是基于重大误解、以欺诈手段、受第三人欺诈、以胁迫手段实施签订的或者签订合同是显失公平的情形,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二、撤销权被消灭的情形有哪些撤销权被消灭的情形如下: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根据《中
    2023-03-25
    86人看过
  • 可撤销合同不撤销是否只有继续履行
    一、可撤销合同不撤销是否只有继续履行可撤销合同不撤销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要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百零九条【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二、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根据《民法典》规定,有
    2023-04-18
    107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为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和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中一人所有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 更多>

    #婚前财产
    相关咨询
    • 合同履行完毕后是不是就撤销了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3
      合同履行完毕后,如果出现可撤销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包括基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 撤销合同是否还可以继续履行合同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16
      1、继续履行必须可能。继续履行是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只有在合同有继续履行的可能时,违约方才能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 2、继续履行存在必要。由于继续履行只是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惩罚性措施,债权人是否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以及违约方应否继续履行都应考虑其经济合理性。 3、债务标的适于强制履行。只有在合同约定的标的适于强制履行时,才宜于追究违约方继续履行的责任。 4、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请求继续履行。是
    • 公司注销后合同还可以履行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02
      合同注销后如果注销公司有继受主体的,则可以要求继受主体继续履行合同,如公司因和而注销的,可以要求合并后新设或者仍然存在的公司继续履行合同; 如果被注销的公司没有继受主体的,则不能继续履行合同,因为履行合同的主体已经消灭,合同的权利义务自然也就消灭了。
    • 合同无效能否撤销合同不履行可不可以撤销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6
      合同的履行一般不能撤销。可撤销合同包括基于重大误解的合同;一方有欺诈、胁迫手段的合同等。合同不能履行的,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当事人可以依法终止合同。
    • 瑕疵履行合同可撤销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3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