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培训费应该由谁来承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11:52:45 379 人看过

培训费用的承担问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用人单位承担或员工承担,如果约定用人单位承担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约定服务期。

而员工如果违反该约定的话,用人单位有权在员工离职后要求其拿出这笔费用。

一、合同没到期员工辞职需要赔偿违约金吗

劳动合同未到期辞职如果没有涉及到企业对员工培训等项目,是不用支付违约金的。

合同没到期员工辞职只需提前30日书面告知公司即可,在出具书面告知时,可以在上面标注日期并让相关领导签字。

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办理离职的相应手续,如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如果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辞职,除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外,不需要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岗前培训扣工资做培训费合法吗

用人单位为员工安排岗位培训,应当是用人单位出资进行,此时可以约定服务期,只有当员工在服务期内擅自离职,用人单位才可以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如果说所述的情形,属于用人单位在员工的《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工资标准上进行的扣减,则属于实质上属于变相的未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在公司自动离职后果是怎样的

在公司自动离职后果如下: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2、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公司有权依据规章制度对员工给予处分。对于员工自动离职,若给公司造成损失,可以要求其赔偿。

一、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

1、提前1个月提交辞职请求;

2、员工主管与辞职员工积极沟通;

3、辞职申请表经各级领导签署意见审批;

4、员工辞职申请获准,办理离职移交手续。

二、随时辞职的条件如下: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综上所述,劳动者自动离职,是属于劳动者没有与企业协商,并且没有办理相应离职手续而擅自离职的行为。企业对擅自离职的,可以以旷工论处,情节严重的,可以以劳动者发生过失行为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或停薪留职期满后1个月以内,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单位工作,又未办理辞职手续的,均认定为无故旷工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19: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违约金相关文章
  • 新员工不承担培训费用的原因
    《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规定。”即对你们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教育,是公司的法定义务,且其必须无条件承担相关费用。更何况你们通过培训获得相关技能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为公司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公司无疑是培训的最终受益者,而不能认为只是你们自己的事,与公司无关。一、新入职员工当月应扣培训费吗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所以新入职员工当月不应应扣培训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
    2023-03-21
    223人看过
  • 职工培训费用由谁支付
    我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第6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企业职工培训规定》第9条规定:“企业应将职工培训列入本单位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培训经费和其他培训条件。”由此可见,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并承担正常的业务培训费用,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将这一义务转嫁到劳动者身上。原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这个规定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承担劳动者的业务培训费用是用人单位的职责。一、单位能否索要培训费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以
    2023-04-04
    342人看过
  • 出国"培训"后离职培训费谁来掏
    钳工李杰(化名)被公司派到新加坡总部培训,其实是工作。当他回国后申请离职时,却被公司以违反培训合同为由告上法庭。近日,浦东新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该公司要求李杰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共计7万余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出国培训名不副实2003年3月,30岁的李杰应聘到一家模具公司当钳工,并签订两年的劳动合同。同年10月底,公司又与李杰签订《国外工作培训合同》,合同约定,公司派李杰到新加坡参加技术方面的工作培训,期限两年,每周工作培训44小时,李杰培训期满后须在公司工作满三年,如违约应支付违约金2万新加坡元。李杰原本认为培训机会难得,可到了新加坡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到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而是和在国内一样当钳工,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延长到44小时,还经常加班。去年5月,已经回到国内的李杰向公司提交离职申请,不料公司拿出当初签订的《国外工作培训合同》,称李杰违约,要求他支付违约金。李杰不同意,结果
    2023-06-09
    185人看过
  • 应该怎么赔偿培训费啊,被裁员员工还需要赔偿培训费吗
    这取决于具体情况:1。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应返还培训费。2、未提供专项培训和约定服务期的辞职不需要赔偿。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达成协议,约定服务期限。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未履行部分的培训费用。专项培训费用是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除国家规定提取的职工培训费用外,对劳动者进行定向专业培训所产生的较高费用。比如用人单位从国外引进一条生产线。一个项目,必须有能操作的人。所以用人单位派劳动者出国培训,培训结束后回用人单位工作。这种培训是专项培训。从外延来看,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专项培训费用不仅包括直接费用,如培训费用,还包括间接费用,如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等。用人单位在培训期间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是培训费用。用人单位在
    2023-08-07
    265人看过
  • 男方债务和抚养费应该由谁来承担
    抚养费是可以协商的,如果男方愿意出抚养费是可以的。如果男方不愿意,要看有没有特别变化的情况,如果有重大变化,可以起诉要求男方支付抚养费。即使是男方承担了债务,如果男方有给付力的,还是可以可以要求支付抚养费用,但实践中男方的一方要不要付抚养费用由双方协商解除,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诉讼解决。离婚时候男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首先,根据规定,双方离婚后,没有取得抚养权的一方,必须依法给付子女的抚养费用。《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即使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仍有抚养教育权利和义务。其次,如果一方不给付孩子的抚养费,那么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前往人民法院起诉,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七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
    2023-07-01
    241人看过
  • 劳务派遣员工的培训费谁出
    劳务派遣员工的培训费谁出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被派遣人员进行培训的,谁进行培训的,培训费用就由谁出,如果是用工单位培训的,由用工单位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2023-06-14
    203人看过
  • 怀孕员工请假期间社保费用该由谁来承担?
    1、如单位有规定,事假期间社保费用(包括单位承担部分)由员工全部承担,且你签收过,则无问题;如单位无规定,或你未签收过(劳动合同里也无约定),则由单位承担单位应缴纳的那部分,你需承担你个人需缴纳的部分。2、你应该休病假的,单位不仅要给你上社保,还要发你工资的。现在怀孕了在交社保有用吗怀孕要想正常的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有两点需要注意:1、需要在分娩之前缴满规定的缴费年限,比如6个月、9个月、12个月;2、分娩当月及之后都要在正常参保状态,不然就不能报销了;关于生育保险需要缴纳多久才能享受待遇,各地对这项保险的规定各有不同。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1年以上不满3年,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在24个月未就业期间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职工,或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3年以上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未就业的职工,可按相关法规报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
    2023-07-03
    271人看过
  • 工伤员工的治疗费用应该由谁来支付?
    员工受工伤之后费用的支付如下:1、员工受工伤之后,因工伤发生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2、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工伤鉴定程序为:1、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2、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3、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4、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受了工伤之后进行伤残鉴定费用该谁付申请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该由谁出《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五)生活不能自
    2023-07-06
    68人看过
  • 依法行政的义务应该由谁来承担?
    政府;依法行政是约束政府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违法行政,以免对社会、人民造成严重后果,同时也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保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以调解促发展,切实整体提高全区依法行政水平在行政复议调解工作中,我们除了工作理念从仅调解败诉案件向全方位调解转变外,还注重通过调解工作的开展来推动全区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案件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梳理,确实具有普遍性的,通过调解后在案结事了的基础上,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不断提高全区整体的依法行政水平。在处理徐某不服某镇政府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案中,我们审理发现,市政府关于扩大浦东新区城管综合执法领域的决定实施后,镇政府对于违法建筑的行政处罚权应全划归区城管执法局行使。但是,由于镇政府对市政府规章理解发生偏差,导致镇政府仍然作为违法建筑的处罚主体,出现明显的执法主体错误的情形。
    2023-07-03
    99人看过
  • 企业是否可以要求员工承担培训费
    依据用人单位向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者索赔培训费,只限于“出资培训”的范围。对培训费赔偿问题具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1、如果企业确实对职工出资培训,并能提供相应的支付凭证,才可以要求职工赔偿培训费用,这是前提条件。2、一般而言,只有职工单方面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才可以要求职工赔偿培训费,一般不得要求其赔偿已出资的培训费。一、在合同期内离职要赔违约金吗劳动合同期内离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服务期协议,员工离职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二、三个月合同只干一个月1、首先,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2、就您的情况看,单位除
    2023-02-16
    202人看过
  • 生活负债的偿还应该由谁来承担?
    夫妻共同生活负债应当共同偿还。夫妻共同债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生活负债;2、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3、夫妻一方或双方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4、抚养子女所负的债务;5、因赡养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所负的债务;6、其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共同财产不足的,从夫妻个人所得财产偿还。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是共同义务吗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负债务,如果是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属于共同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07
    113人看过
  • 工资在工伤报销中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工伤费用没报销完的不是由单位负责。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工伤医疗费超出社保基金报销目录范围的费用原则上不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但超出目录范围的费用经用人单位同意或者认可的除外,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也可以协商承担。工伤报销范围员工在出现工伤事故之后的三天内要将所在单位上报工伤快报(职工康复出院)凭劳动部门的工伤鉴定、发票、出入院证明、清单填制相应的审批表工伤、生育科制拨付单由单位经办人到财务科划款。以下各种发生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市劳鉴中心)核准的工伤医疗期、康复期内的医疗费用,属于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一)工伤保险参保人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门(急)诊、住院的医疗费用。(二)工伤保险参保人发生工伤后遵循就近抢救的原则,在非工伤协议医院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急)诊、住院的医疗费用。即工伤发生当日的门(急)诊、工伤发生当日起7天内的住院费用。(三)工
    2023-07-06
    317人看过
  • 买房被骗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演员方*哥花393万买房被骗在和房主李*霖商谈后,颜-珍交纳了20万元定金和11万元中介费,并按约支付了300多万元购房款。但因房主改名等原因,这套房子网签了4次,在第一次网签已经注销、第二次网签尚未进行的情况下,颜-珍仍支付李*霖73万元。房主李*霖使用伪造房产证,以共同投资经营等为由,承诺支付高额利息,骗取多人1300多万元。包括她将千鹤家园房产一房多卖并抵押给银行,受骗者中就包括颜-珍。市高院终审判决李*霖,其千鹤家园房产变价后,按比例发还给颜-珍等4名被害人。方*哥夫妇以儿子方*鸽的名义起诉李*霖返还房款并支付等,此案涉及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法院启动民事案件部分,但经过庭前谈话,方家人撤诉。此后,方*哥夫妇再次以其子的名义重新提起了诉讼,但这一次是告中介我爱我家,方家认为,我爱我家及担保公司**安捷违反审慎、忠实义务,对其产生及扩大损失起到了作用,故要求二被告共同赔偿经济损失300
    2023-04-30
    250人看过
  • 员工培训费用及培训证书的管理
    1.0确定培训需求1.1分析上一年度培训规划执行情况,确定有待解决的问题。1.2与部份员工和经理面谈,了解培训要求。1.3与主管领导面谈(或组织培训工作研讨会),了解有关明年培训计划的指示。1.4每年第一季度作一次培训需求调查;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表》2.0制定年度培训规划,应包括如下部分:2.1年度培训大纲。2.2岗前培训计划。2.3在职培训计划.2.4外派培训计划。2.5专项培训计划。3.0上报审批3.1上述报告提交给主管领导,确认后上报公司总经理。3.2公司总经理确认批准,下发执行。
    2023-06-10
    416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违约金
    词条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违约金
    相关咨询
    • 劳动培训费用是谁来承担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27
      1、用人单位承担。 2、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劳动者权利】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六十八条【职业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
    • 培训新员工应不应该受培训费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1
      依据双方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公司告知的规章制度确定。无约定及规定时,应视为免费培训。
    • 劳动者的业务培训费由谁承担呢?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3
      劳动者的业务培训费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不能以收取培训费作为条件。
    • 劳动合同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培训费和培训费应该由谁承担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08
      首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所以,你们关于试用期的规定是违法的。其中一个月应当按正常工资水平给付工资。 其次,关于培训费用,法律是有明确约定的,培训是指对专业技术培训,要确有其事,要有相关培训费支出的证明。而且单位培训如果要劳动者限期服务,是要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并可以约定违反服务期约定要支付违约金,但是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
    • 员工外出培训后,准备这个费用应该谁来支付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1
      您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223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