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象如何理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9 00:00:25 433 人看过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针对的具体人或者物。从类型上看,犯罪对象包括物体和人体两种。

物体是指货币、物品等一切具有价值、归属关系的东西,按其归属关系可以分为国家所有物、集体所有物、混合所有物、个人所有物;

按其存在形态可以分为货币、实物、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与不动产等。

人体是指人的身体,受犯罪行为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生命、健康、名誉、安宁等受到损害或胁迫。犯罪对象不同于犯罪所得之物、犯罪所用之物。

犯罪所得之物,是指犯罪人通过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产或者物品,即赃物,如受贿罪中受贿人收受的财物即为犯罪所得之物。

犯罪所用之物,是指犯罪人进行犯罪活动所使用的金钱或者物品。如进行走私犯罪所用来运输走私货物的汽车等交通工具等即是。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特定的对象,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特定的犯罪对象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就是使上述计算机信息系统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具体而言,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检索等处理的有力作用和效能。在计算机应用的各个领域,其具体的功能也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网站服务器,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网页浏览,数据库后台管理,比如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储户的个人帐号进行管理等。为此,在具体认定犯罪对象时,不能一概而论。

三:犯罪的行为表现方式

我国刑法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表现形式采取的是列举法,分为三款进行列举

1: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是指使用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方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删除操作

所谓删除,是指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删除可以分为物理删除和非物理删除。物理删除指使用物理损坏的方式进行,比如对硬盘进行物理损坏,或者使用干扰信号损坏计算机的电子设备,使其不能正常工作。非物理删除是指使用计算机命令程序进行删除,一般是借用操作系统界面,如在windows2000,windowsxp或者在ms-dos,nix操作系统下利用命令进行删除。一般删除的命令有format(格式化),delete(删除)或者利用损坏硬盘分区表的方式使硬盘内容全面丧失。

修改操作

所谓修改,是指改动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行为。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利用对网络的设置进行修改,使没有权限的计算机能够访问到保密信息,或者对自己的个人帐号进行修改,比如对银行的数据库进行修改,使自己的帐号存款金额增加,或者对部分程序段进行修改,达到其他目的。

增加操作

所谓增加,是指向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增添以前没有的功能,如对软件程序中的代码进行增加,比如加入一个超级管理员的程序段,这样就可以利用远程对计算机某种系统功能或者数据库实现全面控制。

干扰操作

干扰是指除了前面列举的几种操作之外,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能产生影响的行为。比如利用程序,网络服务器进行不间断攻击,如不断地发送数据包,从而导致网站服务器资源耗尽,使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导致瘫痪。最典型的是雅虎网站服务器遭受攻击时,每秒钟要处理来访电脑发出的1000M位的信息量。其攻击方式是黑客用欺骗手段指令大量电脑同时访问雅虎网站。

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在本款的规定中,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是被破坏的对象。该行为可以有三种选择性行为方式,即删除、修改、增加操作,只要行为人实施其中任何一种行为方式,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实施的是其中的两种或者三种方式,也按照一罪处罚。

所谓的计算机数据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传播的信息,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计算机数据是指以物理的方式存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信息,包括计算机程序和程序运行过程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资料。狭义的计算机数据是指除了计算机程序以外的信息。在刑法第286条规定的应该指狭义的计算机数据。

所谓的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和文档。代码一般都是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比如forx=1to10,y=x*x等。而计算机应用程序,是计算机应用程序的设计人员为了解决用户的应用问题而编写的对数据进行操作或者运算的程序以及编译这些程序后形成的执行代码。

计算机应用程序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和计算机应用软件联系起来。比如经常使用的人事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等。

删除、修改和增加操作直接破坏了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真实性,有时可以造成计算机的瘫痪。比如在应用程序中加入一段死循环代码,设置当用户进行某种操作时,启动该代码段,死循环的代码就会造成计算机的资源耗尽,最终瘫痪或者死机。

3.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产生的背景是:

(1)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

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风险小破坏大,从而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是某些人恶作剧和报复心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表现。

(2)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危弱性是根本的技术原因

计算机是电子产品。数据从输入、存储、处理、输出等环节,易误入、篡改、丢失、作假和破坏;程序易被删除、改写;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手工方式,效率低下且生产周期长;人们至今没有办法事先了解一个程序有没有错误,只能在运行中发现、修改错误,并不知道还有多少错误和缺陷隐藏在其中。这些脆弱性就为病毒的侵入提供了方便。

(3)微机的普及应用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必要环境

1983年11月3日美国计算机专家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并进行了验证。几年前计算机病毒就迅速蔓延,到我国才是近年来的事。而这几年正是我国微型计算机普及应用热潮。微机的广泛普及,操作系统简单明了,软、硬件透明度高,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措施,能够透彻了解它内部结构的用户日益增多,对其存在的缺点和易攻击处也了解的越来越清楚,不同的目的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目前,在IBMPC系统及其兼容机上广泛流行着各种病毒就很说明这个问题。

所谓计算机病毒是指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毁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内存储的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破坏性程序,是指隐藏在可执行文件中或者数据文件中,在计算机内部运行的一种干扰程序,这种破坏性程序的典型就是计算机病毒。制作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操作者故意设计、制作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特定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包括复制病毒的行为。传播计算机病毒是将上述病毒以各种方式输入计算机,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将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变更、删除、毁损、分解,最终使计算机系统失灵或崩溃的行为。比如最近经常出现的Worm.Roron蠕虫病毒,冲击波(Worm.Blaster)蠕虫病毒,劳拉病毒,硬盘杀手病毒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对于非病毒,但是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也属于该范畴。

《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07: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计算机犯罪相关文章
  • 对贿赂犯罪对象应作扩大解释
    我国刑法理论对贿赂犯罪对象的内容和范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笔者在从事刑事审判工作中充分认识到我国刑事立法有些滞后,现代的受贿形形色色,手段越来越隐蔽,变通的花样日益翻新,刑事立法对贿赂的范围解释过于狭窄,必须对贿赂的内容和范围作扩大解释,以适应同贿赂犯罪行为斗争的需要。我国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把贿赂基本上规定为财物,相关条文虽然用语不同,但都是指有形财产。刑法之所以如此规定,也是因为出于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惩治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学界对贿赂的范围曾展开过热烈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至于贿赂的具体内容,刑法学界有财物说、金钱估价说和需要说或非财产利益说三种观点。第一,财物说。认为,“刑事立法规定贿赂的内容指财物,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如将贿赂内容解释为包括不正当利益则笼统抽象,会给守法执法带来困难,进而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不可避免会产生扩大化的
    2023-06-11
    454人看过
  • 如何理解区分牵连犯和想象竟合犯
    内容提要:牵连犯和想象竟合犯是刑法上比较容易混淆的两种犯罪形态,牵连犯与想象竟合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了一个还是数个行为,想象竞合是实质的一罪,即行为人实施一行为,而牵连犯的首要条件是其行为的复数性,也即数行为的存在是构成牵连犯的前提条件.我国刑法理论上除牵连犯以外,还有许多罪数形态,如吸收犯、想象竟合犯以及结合犯等。那么怎样理解和区分牵连犯与想象竟合犯呢?一、牵连犯和想象竟合犯的本质区别牵连犯和想象竟合犯同属处断的一罪中的罪数形态,因而在理论上又有许多若干相同或相似之处,实践中经常会发生混淆。所谓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罪数形态。由此概念分析,牵连犯和想象竟合犯都存在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而且往往可以找到数个结果和数个罪过,此外,牵连犯的方法犯罪行为或结果犯罪行为有时经常被人理解为是犯罪方法或犯罪结果,这就使两者经常被人们混同。成立牵连犯的首要条件是其行为的复数性,也即数行
    2023-06-11
    396人看过
  • 缓刑对象再次违法犯罪应如何定罪
    一、缓刑对象再次违法犯罪应如何定罪缓刑对象再次违法犯罪应如下定罪:缓刑期内又犯罪的,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并同新的犯罪施行数罪并罚。这种情况下,会对后一个犯罪进行审判,并将审判的结果与第一次犯罪的一年有期徒刑进行数罪并罚。我们国家的数罪并罚原则是限制加重原则,即在两个刑罚的重刑罚之上、两个刑罚的之和之下进行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二、死缓和缓刑有什么不同死缓和缓刑有的不同如下:1.适
    2023-11-26
    367人看过
  •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
    2023-04-22
    450人看过
  • 如何定义作为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犯罪概念
    一、如何定义作为犯罪学研究对象的犯罪概念犯罪构成,就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表现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首先,作为犯罪概念基本属性的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属性。其次,犯罪构成又是犯罪概念及其基本属性的具体化,犯罪构成通过其一系列主观与客观的要件,使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这一本质特征得到具体而明确的体现。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最主要区别,则在于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犯罪概念的功能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从原则上把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区分开来;而犯罪构成的功能则是要解决具体行为构成犯罪的规格和标准问题。换言之,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犯罪概
    2021-11-07
    170人看过
  • 想象竞合数罪并罚如何理解
    想象竞合是指犯罪行为人所做出的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了多个刑法罪名,以触犯的罪名中量刑最重的罪名进行处罚。而数罪并罚则是指犯罪行为人多个行为触犯多个罪名需要将其合并执行刑罚的情形。一、想象竞合数罪并罚如何理解想象竞合是指犯罪行为人所做出的犯罪行为触犯的各罪中,以较重的刑罚进行处分。数罪并罚则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多个行为触犯了不同的刑罚,需要对其所犯的一系列罪名进行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二款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关于逃税罪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税款部分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想象竞合犯的特征想象竞合犯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主观特征;2.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行为。这是想象竞合犯的客观特征之一;3.行为人所实施的一个危
    2022-08-29
    316人看过
  • 哪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
    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的啊,犯罪对象是具体的物或者人。比如脱逃罪,就没有犯罪对象。应该这样说,不存在侵害法益则不构成犯罪。犯罪对象与法益有很大区别的。所侵害的法益就是指犯罪的客体。如偷越国边境罪,很难说其侵害的具体犯罪对象,而只能说明其所侵害的法益。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者直接指向的具体事物(人、物、信息),而犯罪客体是法律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利益,二者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一、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时间性、中止的自动性、中止的客观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个特征。1、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还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2、中止的自动性;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
    2023-02-17
    317人看过
  • 如何处理想象竞合犯
    法律综合知识
    一、想象竞合犯的处理想象竞合的处理原则是按较重的规定处罚。首先,想象竞合犯中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却侵犯了数个客体,因而其社会危害性显然大于单纯一罪。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其所承担的刑罚也应当较单纯一罪为重。在从一重罪的原则之下,犯罪所应承担的刑罚较单纯一罪为重,体现在无论犯罪人主观意图指向何结果,均必须承受基于该罪过所实施行为而导致较严重后果的惩罚,其最终处罚之罪可能与其主观意图不同,可见其重。其次,想象竞合犯中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其危害性较实施数行为触犯数罪名的实质数罪为轻,故其所受刑罚应较实质数罪为轻。而在从一重罪的原则之下,无论犯罪人的行为触犯几个罪名,最终对其只按一罪处罚,可见其轻。二、想象竞合犯的构成要件想象竞合犯有如下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想象竞合犯中,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无论其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其犯罪心理是故意还是过失,亦或故意与过
    2022-07-27
    146人看过
  • 处对象打架如何解决纠纷
    一、处对象打架如何解决纠纷男女朋友打架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1.若双方无受伤现象,警方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处理,一般在调解后双方会不再追究对方相关责任,若不接受调解,警方会立以治安案件处理,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双方当事人行政处罚;2.若有受伤现象出现,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根据具体情形进行治安处罚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同时还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未构成轻微伤,但支出医药费的,可以以民事侵权纠纷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必要费用。二、处对象打架协议书和解怎么写打架协议书和解协议书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写明和解各方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身份证号码,职业,户籍地,住址,联系方式。第二部分:写明需要和解的事情的
    2024-04-04
    414人看过
  • 犯罪对象属于犯罪客体吗?
    一、犯罪对象属于犯罪客体吗?1、犯罪对象不属于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分析某一案件,单从犯罪对象去看,是分不清犯罪性质的,只有通过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电线,某甲盗窃的是库房里备用的电线,某乙盗窃的是输电线路上正在使用中的电线,那么前者构成盗窃罪,后者则构成破坏电力设施罪,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一是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一是危害公共安全。(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比如走私淫秽物品罪,其犯罪对象只能是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否则就不可能构成此罪。而像偷越国(边)境罪,脱逃罪,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罪,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等,
    2023-12-08
    199人看过
  • 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特征
    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想象的数罪,是指基于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触犯数个异种罪名的情况。想象竞合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第二,同时触犯了数个罪名。《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4-05-12
    328人看过
  • 犯罪未遂的工具和对象不能犯会如何处罚?
    一、犯罪未遂的工具和对象不能犯会如何处罚?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问题,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处罚为参照,二是适当从宽处罚,即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二、犯罪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应该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上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着手的主观和客观的统
    2023-04-28
    265人看过
  •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而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
    2023-08-13
    400人看过
  • 受贿罪客体、犯罪对象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而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因此,作为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财物,必须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并以客观形态存在的一切财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商品等。另外,对受贿人而言,其所追逐的利益的着眼点,既可以是该财物的价值,也可以是该财物的使用价值。一、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这是一个具体的数额标准,只要行为人个人受贿的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就应当立案侦查。(二)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
    2023-06-19
    7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计算机犯罪
    相关咨询
    • 运输毒品罪犯罪对象如何处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
    • 犯罪对象是什么意思,刑法对象是犯罪对象吗,犯罪对象的意思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11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对象是指具体犯罪行为所指向的人或事物,是犯罪客体的客观表现,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却未必有犯罪对象。我国现行的刑法学教科书几乎都赞成这一观点:即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犯罪客体是刑
    • 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对象、犯罪对象的区别分别在哪几个方面?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1
      犯罪客体,犯罪行为侵害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对象,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对象。一、两者的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与犯罪性质无关。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对象本身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具体物或者具体人。犯罪对象只有通过其所体现的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枕木,某甲盗窃的是备用的枕木,某乙盗窃的是正在使用中的枕木,那么
    • 犯罪对象招摇撞骗如何判刑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4
      犯罪对象招摇撞骗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指的是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假冒国家工作人员的身分或职务进行欺骗的行为。 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管理活动,这是区别于诈骗罪的基本特征。 本罪主要特征: (1)侵犯的客
    • 贪污罪犯罪对象是谁,贪污犯罪的对象有哪些,如何认定贪污犯罪的呢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5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根据刑法第9l条规定,公共财物是指国有财物、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物、用于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物,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物以公共财物论。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贪污犯罪的对象仍有分歧。 l、不动产能否成为贪污犯罪的对象?人们关于贪污犯罪对象的认识通常停留在动产(如金钱)上,但在司法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