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的客观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1 11:51:55 280 人看过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或者是没有生命的法人机构、组织单位以及机关单位等,也即一切主体,都可以构成诽谤罪。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诽谤罪是一种会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的行为,将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刑事处罚。

一、侵犯肖像权可以判多久

(一)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二)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四)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5: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人相关文章
  • 诽谤罪客体主要有哪些?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一、诽谤罪的客观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
    2023-03-29
    180人看过
  • 信用证诈骗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包括哪些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包括如下:1、骗取信用证;2、使用作废的信用证;3、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4、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一、什么是信用证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和有关人员实行双罚。2、主观要件:信用卡诈骗罪在主观上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3、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的行为。信用证诈骗罪的行为类型有以下四种:(1)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2)使用作废的信用证。所谓作废的信用证,主要指已过期的信用证、无效的信用证、经人涂改的信用证,或者可撤销信用证经开证行与申请开证人撤销的信用证;(3)骗取信用证。骗取信用证是指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欺骗银行为其开具信用证的行为。这是目前信用证诈骗犯罪的主
    2023-03-28
    63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有哪些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1)、需要注意的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同于“违反国家规定”,前者的范围更为宽泛。如前所述,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但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特定领域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专门规定。(2)、此外,违反部门规章等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也可以认定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此种行为又可以区分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和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需要依据有关规定,准确判断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而不能仅以是否经权利人同意作为判断标准。2、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对此,需要着重把握“其他方法”的范围问题。“窃取”是指采用秘密的或者不为人知的方法取得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其他方
    2023-03-05
    144人看过
  • 遗弃罪客观方面是怎么表现的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一、遗弃子女起
    2023-02-20
    376人看过
  • 票据诈骗罪的客观方面有什么表现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的行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种形式: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但仍然将其冒充为真实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骗取他人财物。构成这种形式的犯罪要求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必须是“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如果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不知道是伪造、变造的,则不构成本罪。根据《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即,行为人明知汇票、本票、支票是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能使用的作废票据,如过期票据、无效票据等,但仍然使用这些票据进行诈骗。构成这种形式的犯罪要求行为人在使用汇票、本票、支票时,必须是“明知”是作废的,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
    2023-02-12
    469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客观要件的具体表现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量。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例如,行为人知道他人的犯罪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是合法的,但行为人以向司法机关告发进行威肋索取财物的,也成立敲诈勒索罪。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既可以便用语言文字,也可以使用动作手势;既可以直接通告被害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通告被害人。威胁的结果,是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为了保护目己更大的利益而处分自己的数额较大的财产,进而行为人取得财
    2023-03-11
    424人看过
  •  逃税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哪些表现形式?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应缴纳的税额达到巨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或者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的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行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应缴纳的税额达到巨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扣缴义务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的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逃税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包括: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应缴纳的税额达到巨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扣缴义务人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的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逃 税 罪 客 观 方 面 表 现 有 哪 些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逃避国家税收的行为。逃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 纳税人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即纳税人有意識地逃避纳税义务,不按照法律规定缴
    2023-09-12
    215人看过
  • 为境外窃取、剌探、客观方面有哪些表现?
    一、为境外窃取、剌探、客观方面有哪些表现?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窃取,是指使用秘密手段盗窃属于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资料或物品的行为。刺探,是指通过各种渠道、使用各种手段,非法探知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的行为。收买,是指用金钱、色情和其他物质利益等手段向掌握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人员获取国家秘密或者情报资料或者物品的行为。非法提供,是指国家秘密持有者或知悉者非法出卖、交付、告知其他不应知悉该项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人的行为。本条规定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4个具体行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其中之一的,就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时被抓获,实际上未能最终获取国家秘密或情报,或者未能完成非法提供的行为时,也应构成本罪未遂。二、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如何判刑?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同
    2024-01-22
    336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侵害客体有哪些的
    行为人在网络构成诽谤罪的,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构成诽谤罪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5-10
    30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具体有哪些主观表现
    交通肇事罪的行为表现为:行为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后果为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主要包括:1、构成危险驾驶罪的,一般处拘役,并处罚金;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具体量刑根据犯罪情节而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二、开车撞死2个人会判多少年行为人开车撞死2人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三、醉驾车祸死一人怎么判刑驾驶人酒后发生车祸,导致一人死亡,如果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的主要
    2023-06-23
    492人看过
  • 侵犯他人财产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哪些情形?
    一、侵犯他人财产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哪些情形?表现为以暴力或非暴力、公开或者秘密的方法,攫取公私财物,挪用单位财物,或者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表现:其一,采用各种非法方法和手段,将他人控制之下的财物,转移到行为人的控制之下据为已有,如抢劫、抢夺、盗窃、诈骗等等犯罪。其二,将业已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应当退还而拒不退还,非法据为已有,如侵占罪。其三,非为据为已有,而擅自动用自己经手、管理的财物的.如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其四,毁坏公私财物,使财物的价值全部或部分丧失的,如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从侵犯财产罪的行为方式上看,大多数犯罪只能以作为的方式实施,例如,抢劫、盗窃、敲诈勒索等罪,不可能以不作为方式实施。但是,侵占罪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二、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有哪些?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
    2023-06-17
    180人看过
  • 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犯罪客观方面有哪些表现?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2、所谓窃取,是指采取秘密的方式,偷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行为,窃取的形式包括:直接窃取国家秘密文件,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通过电磁波窃取国家秘密;采用照相的形式偷取国家秘密。3、所谓刺探,是指行为人暗中对掌有国家秘密的人,采取各种手段探听、侦察、了解国家秘密的行为。4、所谓收买,是指用金钱、物质以及其他方法,向掌有国家秘密的人交换国家秘密的行为。收买的形式有采用小恩小惠、低价收买的,也有采用重金收买、高价拉拢的。5、所谓非法获取,是指依法不应知悉、取得一项国家秘密的人从知悉、取得一项国家秘密的人那里知悉、取得该项国家秘密或者可以知悉一项国家秘密的人未经办理手续取得该项国家秘密。如果当事人用非法的手段获取国家的秘密,包括但不仅限于对知情人士进行收买,或者是对有关机构进行窃取等那么就已经是犯罪行为,肯定要
    2024-01-15
    426人看过
  • 诽谤罪客观构成要件是指哪些
    诽谤罪在法律上的客观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须有意制造不实信息;其次,行为人需通过各种方式将捏造之事实公之于众,如口头宣讲、书写文字以及网络传播等多元化手段;再者,行为人所散播的虚假信息具有降低甚至破坏他人社会声誉的实质性影响;最后,被攻击的对象必须是具体的个体,而非泛指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14
    189人看过
  • 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哪些情形
    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的情形: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2、编造发生保险事故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3、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一、贪污罪的共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贪污罪的共犯认定标准:1.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处罚;2.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处罚论处。二、车辆骗保险如何定罪汽车骗保险涉嫌保险诈骗罪包括(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
    2023-02-17
    72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人
    词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法人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诽谤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5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诽谤罪的客体要件 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诽谤罪的客观要件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
    • 金昌的诽谤罪客观表现是怎样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5-22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
    • 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28
      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要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后者则如负有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将自己眼睛刺瞎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既可以由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 2
    • 侮辱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公司名誉权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4
      侮辱诽谤罪的侵犯对象不可以是公司,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而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只有自然人才享有,所以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侮辱诽谤公司的是不会构成本罪的。 本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侮辱妇女罪有哪些客观方面表现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11
      若行为人有侮辱妇女的行为,涉嫌构成侮辱罪的,则认定其构成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有: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性自由权;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侮辱、猥亵他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