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属于劳动纠纷,必须通过劳动仲裁,这是法定程序。只有劳动仲裁后不服或仲裁不受理时才能起诉。所以不能直接起诉,须先行劳动仲裁。
一、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解决。
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一旦用人单位是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就可能会及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样劳动者可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解决拖欠的工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在处理拖欠工资时,一般情况下可以首先选择。但是,如果劳动者的请求复杂的,如涉及经济补偿、赔偿金等,需要具体认定的,则可能劳动行政部门也无法解决,需要进行劳动仲裁程序。
二、公司转让劳动纠纷必须不处理?
公司劳动纠纷没有处理能转让,原公司的劳动纠纷不影响公司的转让。
如果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的,可以申请进行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发生法律效力。
三、工伤认定超过六个月,还能不能起诉
工伤认定超过6个月不能直接起诉。在索取工伤赔偿之前是需要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伤认定的结果有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争议。对于工伤认定超过了六个月其实也是可以推翻认定结果的,准确的来说是需要做再次鉴定,并且本人需要重新过一遍工伤鉴定的程序。劳动争议纠纷必须先行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工伤鉴定与赔偿标准有:
1、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住院伙食补助费,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3、交通费、食宿费,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4、停工留薪,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劳动争议是否算工伤
313人看过
-
劳动争议也叫工伤待遇吗
20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业务提成算工资吗
94人看过
-
劳动争议和工伤争议区别是什么
237人看过
-
劳动争议微信工作群算证据吗
212人看过
-
工伤劳动仲裁在劳动争议期内有效吗
237人看过
-
工伤争议劳动争议怎么处理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01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赔偿金能不能算工伤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27认定劳动关系要进行工伤赔偿。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等均为工伤。
-
提成算不算工资属于劳动争议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11提成是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
-
工伤工资纠纷有效吗劳动争议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8工伤工资纠纷投诉一般有效。除了投诉,也可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劳动争议算是劳动合同纠纷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1一、劳动争议纠纷包括劳动合同纠纷,是仲裁前置,调解不是必经程序,仲裁是必经程序,只有一种情况可以不经过仲裁,那就是追索劳动报酬,可以申请先予执行而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只有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15日内进入诉讼程序,诉讼法适用于劳动纠纷,但是要先经过仲裁。 二、劳动诉讼应具备哪些条件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无论在诉讼中是申请人还是被申请人,在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给定的举证期限内都应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