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离婚中子女抚养费如何核算和计算
诉讼离婚中子女抚养费核算和计算是父母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主要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所称“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第二款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二、离婚后父方抚养费不给怎么向法院申请维权
离婚后父方抚养费不给向法院申请维权的方式如下: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三、抚养费怎么诉讼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n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孩子抚养费如何在离婚诉讼中进行计算
383人看过
-
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如何承担 如何计算离婚子女抚养费
270人看过
-
离婚孩子抚养问题:如何计算抚养费和抚养权?
124人看过
-
子女抚养费如何计算,子女抚养费应如何确认
229人看过
-
离婚孩子抚养权如何算抚养费如何算
471人看过
-
子女抚养费怎么算子女抚养费怎么计算
485人看过
-
如何计算子女抚养费离婚后子女如何计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9子女抚育费的数额,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①子女的实际需要; ②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③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后,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
-
离婚诉讼中, 精神病抚养费如何计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81、按什么标准,是以居住地为参照依据,而不是以户口地为准。如果有证据证明在城镇居连续住到一年的,可以按城镇标准计算。一般有三年劳动合同又有居住证明(如暂住证、租房合同等)是可以按城镇标准计算。 2、如果对方能证明你们未在城镇居住够一年的,按农村标准计算。 3、至于是否要有一年的实际聘用期限,倒是不用,因为人在城镇居住并不一定要求人家受聘用,有的老人随子女居住在城市,没有工作单位一样要按城镇标准计算
-
离婚子女抚养费计算具体如何?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17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如何计算,如何计算男方应付子女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6孩抚养费数额的具体计算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中明确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
-
离婚如何确定子女抚养费的计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141、由人民法院判决,法院会依据其经济情况、子女的实际需要等具体情况判决确定数额; 2、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得出抚养费金额。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