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西宁出台临时救助实施办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08:10:34 72 人看过

为切实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问题,青海省西宁市民政局近日出台了《西宁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办法从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救助范围、救助对象、救助方式、救助标准、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等9个方面对临时救助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

办法明确规定,救助范围和救助对象主要是:因患急重病造成生活出现暂时性较大困难,经区县、乡镇政府给予其他救助,个人自负医疗费后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或因自然灾害,遇到突发性、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家庭生活发生困难,经民政部门认定的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其他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贫困家庭。救助方式主要采取现金救助,也可采取提供实物与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救助。救助标准原则上为300元到3000元,并且每年救助次数不得超过三次,累计救助资金每年最高不超过3000元。办法还就临时救助中的其他事项做出了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23: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社会救助相关文章
  • 宁夏社会救助面临尴尬
    年关将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农民周某宝找到记者说,他得了膀胱癌,手术需要五六万元,自治区民政厅虽然答应手术后能给报销一半费用,可大过年的,他上哪儿凑够这五六万元的手术费呢?如今,在宁夏,像周某宝这样的农村困难群众,有二十多万人,加上城市低保户,全自治区已达四十多万人。虽然宁夏已初步建立起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特困灾民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力量薄弱,社会救助依然面临尴尬。中央和自治区补助资金占77.6%据记者了解,目前,宁夏低保人数由最初的5282人扩大到2007年的8.8万户、20.8万人。经过6次提标,全区的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85元。仅2006年中央下拨的低保补助资金就达1.34亿元。自治区财政从2004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用于低保支出,2006年和2007年春节连续
    2023-06-07
    58人看过
  • 宁夏高院联合五部门出台《司法救助实施办法》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会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财政厅、公安厅、检察院、司法厅联合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司法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让需要救助的困难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和温暖。《办法》规定,司法救助应当遵循辅助救助、公正救助、及时救助、属地救助的原则,对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伤、严重伤残或死亡,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依靠其收入为主要来源近亲属生活困难的,因刑事加害人死亡或无力支付赔偿,依靠被害人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近亲属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等八类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予以司法救助。《办法》要求,司法救助的数额根据申请人实际遭受损害后果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赔偿义务人实际赔偿情况以及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当地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支出等确定,一般不超过当地上一年度职工36个月平均工资的总额。司法救助资金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列入
    2023-06-11
    399人看过
  • 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若干问题
    [摘要]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不足。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需要调整和转变观念;要以低保制度为基础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推进全方位的组织创新,致力于重建针对救助对象的组织支持体系;要致力于社会互助机制的建设;推进立法和促进参与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保障。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一般是先行的,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华人社会中,社会救助体系的地位尤其突出。目前我国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困难户救济和“五保户”救济、灾害救济以及其他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保障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现行社会救助体系还有很多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没有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应有的地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非常必要。完善社会
    2022-05-02
    462人看过
  • 全面构建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
    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2005年全国救灾救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提高国家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抗灾救灾协调能力,全面建设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国家灾害救助体系。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在会议上指出,要全面建设和完善灾害救助机制,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提高国家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抗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进一步规范灾民救助工作,完善灾害监测和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减灾工作机构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减灾活动,促进社会捐助制度建设,推动全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2023-06-07
    246人看过
  • 青海出台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办法
    近日,青海省委政法委、省财政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六部门,根据中央政法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结合青海省实际,制定下发了《青海省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是为实现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而制定出台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是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实施办法》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明确了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司法救助是对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实施国家司法救助,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及时公正原则、一次救助原则、属地管理原则、多措并举原则。第二部分明确了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即一些刑事犯罪案件、民事侵权案件,因案件无法侦破、被
    2023-06-11
    372人看过
  • 如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能力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公民以及遇到紧急、突发和特殊困难的公民提供基本物质帮助和相应服务的制度安排。社会救助体系,是指国家为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并帮助解决各种特殊困难而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为保证这些政策法规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网络、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等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法律等专项救助为支柱,各种救助项目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各类优惠政策全面整合、相互配套。这种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是:救助项目法定化、覆盖范围全民化、施救标准科学化、操作程序规范化、监督管理民主化、工作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社会化。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不断创新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整体功
    2023-06-07
    386人看过
  •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刍议
    司法救助是世界各国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其建立的理论根据源于公民平等的诉讼权。司法救助制度的实施,在司法的制度意义上弥补了司法公正机制中的短木块缺陷,从而使有可能动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的制度真空得以填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司法的社会意义上,司法救助是社会主义救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司法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专章对司法救助制度的原则、形式、程序等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办法》总则部分加以规定。但由于我国现有的司法救助制度的研究起步较完,现有规定仍存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备等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本文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提出浅陋之见,以期有所裨益。1、制定司法救助法。在立法条件成熟之际,将法律援助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纳入司法救助制度,制定司法救助法。现有
    2023-04-22
    279人看过
  • 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
    所谓社会救助(SocialAssistance)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它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的救助体系:健全的社会救助立法机制形成合理健全的社会救助立法机制,寻求公法私法外的社会救助法的存在空间和价值张扬,从法律思想和法律规范上建立具有相对独立价值的社会救助法子系统。“一项法律的制定过程,往往是对某一制度理性思考的结果,一部良好的法律应当能够蕴涵社会所公认的准则与价值”。社会救助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救助,需要有效的政策和法律调控。社会救助政策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而相应调整,同样,社会救助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社会救助法制建设受经济活动、政策等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在此,涉及到法律与政策、法律与经济的关
    2023-05-01
    370人看过
  • 完善全省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以规范管理、完善措施、建章立制为重点,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努力搭建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平台,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确定对象、科学划分标准、突出救助重点,采取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生活救助与扶持生产相结合,定期救助与临时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救助对象(一)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对象分为常年救助对象和临时救助对象两大类。常年救助对象主要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
    2023-06-07
    246人看过
  • 珠海市出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近日,市政府印发《珠海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以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办法》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所称医疗救助对象分为:特困人员、重点救助对象和基本救助对象三类。特困人员和重点救助对象应按规定参加医疗保险,其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资助。区、镇(街)民政部门应予指导和协助,确保100%参保。《办法》规定特困人员在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后,其住院核准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按100%全额救助;门诊核准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按100%全额救助,但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3600元。重点救助对象在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后,其住院核准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按100%救助,但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5万元。救助对象住院期间,属于低保对象的,可享受整个住院期间的重点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待遇。重点救助对象在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后,门诊特定病种核准医疗费用的
    2023-06-08
    340人看过
  • 临时救助与长期救助的对比
    1、大病救助与临时救助肯定是有区别的,大病救助的话是大病全额救助或者部分救助报销比例在70%以上。大病临时救助的话,补贴额度很小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几。2、大病医疗救助: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3、临时救助针对救助对象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特殊性困难,重点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救助:(一)对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可给予500-800元的临时救助;(二)对全日制在校就读的困难家庭子女,可给予500-1000元的临时助学救助;(三)因其它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可给予300-500元的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的申请材料个人申请提供以下材料:(1)医疗救助申请书;(2)户口簿、申请救助人身份证;(3)农村(城镇
    2023-07-18
    276人看过
  • 什么是社会救助与社会救助权?
    社会救助,又称公共救助、社会救济,是指当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时,由政府或社会向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救济或其他援助,以满足其最低水平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中,社会救助机制扮演着安全网的角色,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一、贫困与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因贫困而起。由于资源与人口之间始终存在的张力,一直以来,人类不断在贫困与反贫困之间往返挣扎。对个人而言,贫困是一种资源缺乏的(生存)状态。对社会而言,贫困是一种罪恶,是受困者身上的一道枷锁。制造贫困的直观原因可归责于资源的竞争性,然而,撇开虚浮的表象,不难发现,贫困的制造者不是无以指责的资源稀缺,不是贫困者自身的竞争无力,而是相关的制度安排。资源的流向与分配取决于社会制度,贫困的根源隐藏于政府与国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中。无知、堕落、灾害、疾病、匮乏等经常被看成是造成贫困的原因,然而,一个的简单事实是
    2023-06-07
    51人看过
  • 西宁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再出新招
    近年来,我市交通肇事事故频发,为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工作,我市出台了《西宁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西宁市城北区6.25交通肇事伤人逃逸事件作为全市第一例使用此暂行办法解决的事件,受到了受害家属的好评,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应。6月25日晚21时,在西宁市城北区柴达木路西杏园西站路口发生一起交通肇事事件,行人张某被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车辆撞倒致伤,车辆逃逸,受害人伤到头部胸部,伤势严重造成多处出血、骨折,在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抢救治疗。事故发生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受害人的权益,北区各相关单位立即按照《西宁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时、积极地配合交警部门处理解决,截至目前,为受害人垫付的医疗资金已全部到位。北区各相关单位在此次善后事件中果断、积极的作为受到了受害家属的好评。
    2023-06-08
    270人看过
  • 临时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
    临时救济制度是针对城市孤老及由于火灾、水灾等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贫困家庭的一项临时性救济制度。一、临时救助的对象和范围(一)临时救助的对象。凡具有本市户口的城乡居民因突发性、临时性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可享受临时救助。主要包括以下对象:1、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及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经济支出过大,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难以维持生活的低收入家庭,重点是低保边缘家庭。2、虽然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及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但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难以维持生活的家庭。3、民政部门认为应当救助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二)下列情况不属于临时救助范围:1、具有本地户籍而长期不在本地居住、生活的。2、属于责任事故,已得到责任人足额赔偿或保险机构赔偿的。3、因打架斗殴、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贫困的。4、因
    2023-06-07
    116人看过
换一批
#社会保障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更多>

    #社会救助
    相关咨询
    • 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改善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要求全面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并从2018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20号)精神,结合广西实际,制定出台了《办法》,确保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建立康复救助制度并如期全面实施,以实现到2020年残疾儿
    • 临时救助是什么意思啊?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有哪些呢?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6
      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临时救助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对象,一类是个人对象。即遭遇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以及其它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的个人。
    • 住房救助怎么实施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3
      城镇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实施。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予以住房救助的,按照与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利益相当的原则进行折算。农村住房救助通过发放新建(购)住房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提供建房技术服务等方式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扶贫异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移民和生态建设等工程项目,实施农村住房救助。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新建住房、收购改建空置住房,提供给农村住房救助对象
    • 《国家司法救助实施细则》颁布实施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0-28
      国家司法救助实施细则:人民检察院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辅助救助。同一案件的同一方只救助一次,其他办案机关已经救助的,人民检察院不再救助。通过诉讼获得赔偿和补偿的,应当通过诉讼解决。(二)公平救助。严格把握救助标准和条件,兼顾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类似案件的救助金额,做到公平、公正、合理。(3)及时救助。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职权及时提供救助。(4)属
    • 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实施细则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3
      城镇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实施。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予以住房救助的,按照与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利益相当的原则进行折算。农村住房救助通过发放新建(购)住房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贴、提供建房技术服务等方式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扶贫异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移民和生态建设等工程项目,实施农村住房救助。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新建住房、收购改建空置住房,提供给农村住房救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