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时效制度如何完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22:06:20 425 人看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争议甚至产生诉讼,已经不再是新闻。据统计,我国法院目前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约20%的速度递增,2005年已达18万件。

??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法》从立法上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是六十日,本意是为了促使劳动争议尽快得到解决,使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及时得到恢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尽快得到保护,生活秩序尽快得到安定,本意是积极的。但在实践中这一规定又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约束当事人双方尽快解决纠纷,使劳动关系尽快得到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劳动者因为对法律程序了解不够、申请仲裁不及时,从而丧失了仲裁的机会。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也就是如何掌握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涉及到六十日期限的准确计算,涉及到劳动者的诉权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那么如何理解“六十日”期限的性质,又该如何计算呢?本文作者进行了有益探讨。

??《劳动法》规定的“六十日期限”是什么性质

??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对于该条款中所涉及的“六十日”的性质,目前存在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相当于诉讼时效。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因此,可以将六十日期限理解为诉讼时效。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当事人已超过六十日申诉期限,当事人对此不服向法院起诉的,应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劳动法》的六十日诉讼时效,而不能适用《民法典》的两年诉讼时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10: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争议时效相关文章
  • 浅议如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济或法律扶助,是指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即通常所说的“免费提供法律帮助”。从其本质来看,它是受国家保护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一种国家义务行为,是现代法制国家必须承担的一种国家责任,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法制健全程度和对人权保护的重视程度,被称作法律界的“希望工程”。当今世界,法律援助制度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它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司法制度完善的体现,更是保护人权,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法律援助事业起步较晚的国家,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对于早日与国际接轨、弘扬社会公正和法律正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分析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法律援助起步较晚,进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虽已初步形成,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
    2023-04-22
    467人看过
  •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机制完善探讨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利益分配方式和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给劳动关系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去年4月1日我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开始施行,劳动争议案件的案件受理费仅为10元,降低了劳动者进行司法维权的门槛。今年1月1日我国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不少企业纷纷在该法施行之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引发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案剧增,给有限的审判资源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同时,立法与司法部门如何从程序上应对急剧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也应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裁与审之间应建立监督关系目前,劳动争议经过仲裁机构裁决后到了法院又重新处理,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与仲裁没有多大关联,仲裁资源在法院审判时被全部浪费掉。因此,在实行先裁后审的同时,裁与审之间建立监督关系,提高仲裁质量,发挥仲裁机构的作用显得非常必要。具体做法应该是
    2023-06-09
    418人看过
  • 如何建立完善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
    简要描述: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对企业制定的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规章制度提出新的要求。从今年劳动仲裁案件的实践看到,因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程序不合法,执行不到位,致使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况。为了合法、有效地保护企业合法权利,特编写此劳动仲裁建议函,望相关企业能得以醒悟,合法应用法律、法规,规范执行好企业的规章制度,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一、企业劳动规章制度要合法化、规范化《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对企业制定的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规章制度提出新的要求。从今年劳动仲裁案件的实践看到,因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程序不合法,执行不到位,致使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况。为了合法、有效地保护企业合法权利,特编写此劳动仲裁建议
    2023-06-10
    113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建议分别是什么?
    一、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1、仲裁机构受案范围过于狭窄。综上所罗列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之受理范围和实践,我国目前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过于狭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工下岗引起的劳动争议。企业改制引起的职工下岗、内退、买断工龄等现象,引起劳动争议的大量产生,这种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新型劳动关系,基本上都是推行国家政策过程中的派生物,争议的内容与政策的规定密切相关,而我国《劳动法》颁布时,并未预计到这些新型劳动关系所引发的争议,更谈不上制定解决的方案。滞后的立法,给劳动争议仲裁处理带来困惑。职工下岗,并未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只是用人单位与职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会随之而发生变化,该种争议还是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2)部分事实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无劳动合同又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一种状态。目前我国《劳动法》与《意见》在此问题上的规定并
    2023-04-28
    245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完善
    劳动争议调解
    一、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及其缺失《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按照这一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包括非诉讼程序和诉讼程序两种。(一)关于解决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完善及其缺失解决劳动争议的非诉讼程序即不通过司法救济途径,而由有关机关(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按照法定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非诉讼程序包括调解和仲裁。1、劳动争议调解程序的缺失。调解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协商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活动。《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此可见,劳动法关于劳动调解委员会设立的规定,是一种典型的任意性规范,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根本没
    2023-02-18
    474人看过
  • 如何完善监事会制度
    如何完善监事会制度,目前已成为我国立法考虑范畴,我国上市公司内审机构设置,在隶属关系上一般有3种模式:(1)隶属于管理层,由总经理、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或公司办管理;(2)隶属于决策层,由董事会或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管理;(3)隶属于监督层,由监事会管理。三种模式中第三种模式,符合三权分立原则,监督层好比“裁判”,运动员、教练、裁判各司其责、相得益彰。我国《公司法》分别规范了有限责任公司(第52—54条)和股份有限公司(第124—128条)的监事会制度。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检查公司的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上述规定过于宽泛,只给了监事会“说”的权力,而没告诉其怎么“做”,无制裁条款的法律规范永远不会发挥其作用。此
    2023-06-09
    200人看过
  • 北京西城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电话预约立案制度
    年龄65周岁以上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孕妇如果与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争议,不出家门,就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出立案申请。记者从西城区劳动保障局了解到,该局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电话预约立案制度后,使更多的当事人感受到了政府部门人本服务所带来的甜头。;据悉,西城区劳动保障局对原有的针对某些年龄较大的当事人建立的电话预约立案工作机制进行完善,扩展了电话立案的适用范围,规定年龄65周岁以上的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孕妇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均可通过电话形式向仲裁提出立案申请。仲裁委接到申诉人立案要求的电话后,符合立案要求可以立案的,派仲裁员上门为当事人办理仲裁立案手续。2005年,西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电话立案达到21件。
    2023-06-09
    212人看过
  • 如何完善劳动争议案件区域管辖规定
    1、存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劳动解释》)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国务院管辖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仲裁裁决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后来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交先受理的人民法院。“为了避免到外国法院起诉造成的诉讼负担,再加上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成本极为低廉,以及当事人心中的主客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争分夺秒地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竞相管辖的现象必然造成一定的危害:一是,扰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秩序,损害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从理论上讲,预测功能是法律应有的规范功能之一。所谓预测功能,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提前估计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安排。然而,当事人竞合管辖权的现象并非由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事实和实体法本身的规定,而是
    2023-05-03
    460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完善
    劳动争议举证责任
    一、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二、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确定相应的原则。1、对因履行劳动合同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是一种平等主体关系之间的争议,应确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申诉方负举证责任;2、对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隶属关系的争议,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作出决定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3、对因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福利待遇、拒为职工提供劳动安全条件和防护用品等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由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的争议,也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一、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支付经济补偿。关
    2023-03-07
    357人看过
  • 规章制度不完善成为劳动争议案件败诉的关键
    自去年《企业员工奖惩条例》废止以来,企业关于解雇、退市、解雇和罚款的规定已经失去了法律依据。目前,我市各大企业都在重新制定规章制度。最近几天,,芝罘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发现,规章制度不完善已成为劳动争议的诱因,甚至是企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败诉的关键违法规定已成为争议焦点宋某于2008年7月进入一家民营医院医院发布的手册规定,员工每周工作6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12点,从下午13点到下午17点。今年5月合同到期后,宋离开医院,要求医院在两年的工作期间支付近6万元的周六加班费。医院认为员工手册中只规定了周六工作。事实上,公司不安排员工每周六工作,即使安排周六加班,加班工资也已按正常工资支付,因此公司不同意支付如果谈判失败,宋提交了劳动仲裁。该案在一审中进行了仲裁和审判。在法庭审理期间,宋提供了医院的员工手册,作为医院安排他每周六加班的证据。当医院没有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其索赔时,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定支持
    2023-05-07
    212人看过
  • 不定时工作制度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近日,江苏无锡惠山法院在审理原告周某诉被告某混凝土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发现,因现行法规中关于不定时工作制的特殊性及其休息规定的笼统性,给法院审理工作带来难度。本案中,被告某混凝土公司为经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公司,原告周某至该公司工作一年多,后周某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出诉请,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并向某混凝土公司主张社会保险费、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劳动仲裁部门经仲裁后,根据相关规定裁决支持周某解除劳动关系和主张社会保险费的请求,驳回其要求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周某不服裁决,诉至法院要求某混凝土公司支付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根据我国现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是否应支付加班工资,仅规定:无需执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延长劳动时间支付相应工资”和“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规定;劳动者能否能获得休息,仅规定:企业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
    2023-06-05
    493人看过
  • 如何完善委托执行制度
    (一)完善现有的委托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受托法院的执行工作受申请人、委托法院和上级法院三个方面的监督。案件委托执行后,申请人可以直接向受托法院催促执行,也可以向受托法院的上级法院请求督促执行;受托法院自收到委托执行函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时,委托法院可以请求受托法院的上级法院指令受托法院执行,委托法院也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向受托法院催促执行,委托法院还对受托法院认为需要作出执行中止或执行终结的情形进行制约,只有委托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执行中止或执行终结的裁定;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对所属下级人民法院办理的受托执行案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执行,必要时可以采取指定执行、共同执行和提级执行以及统一集中清理的办法执行。然而,在执行工作实践中,上级法院很少启动对下级法院委托执行案件的监督管理程序;受托法院认为需要作出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裁定的,依法只要函告委托执行法院
    2023-06-06
    440人看过
  • 如何更好完善加班制度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进行加班,劳动者付出了额外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为此支付加班报酬。同时,法律对加班的报酬有特别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标准计算加班报酬,当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有关于回班工资约定的,只要不违反法律,也可以按约定履行。一、没有约定的情形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加班及加班工资的计算分三种情形:1、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即加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周六、周日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若用人单位事后安排了补休的,则不需支付加班工资。3、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而且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不存在补休问题。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月加班工资=小时工资×加班时间×150%+小时工资×加班时间×200%+小时工资×加班时间×300%,而小时工资=月工资
    2023-04-22
    201人看过
  • 检察官称解决劳动争议关键在完善争议调处机制
    广东省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工人。由于不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不规范用工现象的存在,近年来广东省的劳动争议案件呈不断增长态势。从规模上看,劳动争议数量大、增长快,且群体性纠纷占较大比例;从分布看,劳动争议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及行业领域差别,劳动争议分布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电子加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争议的内容看,以拖欠工资、经济补偿金为主,且日趋复杂化;从解决纠纷的形式看,非正常途径呈上升趋势。分析劳动争议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导致劳动关系利益化;劳动立法滞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劳动部门监管不力;用人单位守法意识不强,劳动者维权意识差;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由于程序繁琐复杂、期限长、成本高而无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对此,笔者认为,防范解决劳动争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尽快出台与《劳动法》
    2023-04-21
    54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提出,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劳动争议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然后一直往后计算至一年。如果发生中断的情形,则从中断之日起重新... 更多>

    #劳动争议时效
    相关咨询
    • 完善时效制度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6
      即使员工退休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依然有权利通过仲裁手段申请自己应得的权利。5月1日起生效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从原有的60天增加到1年,即自5月1日以后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延长为1年。而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在终止劳动合同后仍然可以向仲裁部门提出申请,但是需要提醒劳动者的是,一定要注意时效问题,要在终止合同之日起1年之内提出,否则,超出1年时效的,劳动仲裁部门
    • 如何完善专利制度?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6
      1、建立统一知识产权司法侵权判定标准; 2、对侵权的惩罚性赔偿; 3、加大故意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 4、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制度。
    • 如何建立完善企业的劳动规章制度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3
      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以来,对企业制定的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规章制度提出新的要求。从今年劳动仲裁案件的实践看到,因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程序不合法,执行不到位,致使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况。为了合法、有效地保护企业合法权利,特编写此劳动仲裁建议函,望相关企业能得以醒悟,合法应用法律、法规,规范执行好企业的规章制度,保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企业劳动
    • 法定继承制度如何完善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26
      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拥有的私有财产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而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得到应有的保护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当公民死亡后有私有财产,则财产应归属于继承人所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升高,导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也在不断的缩小。
    • 如何完善法定继承制度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1
      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拥有的私有财产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而我国公民的私有财产得到应有的保护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当公民死亡后有私有财产,则财产应归属于继承人所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近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升高,导致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也在不断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