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15:15:49 406 人看过

我国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有,如果行为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而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

一、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会判得重吗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根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二、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构成什么罪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判刑标准多少年?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1: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是要承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要承担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事责任为犯此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等。《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28
    104人看过
  •  编造恐怖信息罪的处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编造、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如果其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编造、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如果其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则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散 布 虚 假 恐 怖 信 息 罪 的 处 罚 是 什 么 ?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散布恐怖、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的虚
    2023-09-13
    191人看过
  •  什么要件满足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该罪行需要满足故意主观要件、一般主体客体要件、社会秩序客体要件以及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的行为要件。犯罪人需要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适用于一般主体,侵犯社会秩序,包括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等方面。犯罪人需要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包括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散布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以下是满足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要件的改写:该罪行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故意的主观要件:犯罪人需要具备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2.一般主体的客体要件:该罪行适用于一般主体,即非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3.社会秩序的客体要件: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包括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等方面。4.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的行为要件:犯罪人需要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包括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散布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2023-08-24
    209人看过
  • 地铁喊趴下引恐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
    一地铁喊趴下引恐慌最新消息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依法对在深圳地铁上喊趴下引发恐慌的5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经查,5月17日下午,为拍摄小视频上网发布赚取人气和点击率,犯罪嫌疑人吴某涛提出在地铁上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其他人做出相应动作吸引乘客注意,以此为脚本拍摄恶搞视频的主意,获得犯罪嫌疑人陈某生、向某林、李某、李某铁的同意。当日18时20分许,该5名犯罪嫌疑人在深圳开往南山方向的7号线地铁列车上,李某拿着一部手机装作玩游戏同时大喊所有人全部趴下,小心地雷等话语,向某林随即表演趴倒,吴某涛和李某铁充当群众演员,陈某生负责拍摄。因当时车厢内乘客不多,并未引起较大反应,随后该5名犯罪嫌疑人准备趁人多时再次表演和拍摄。18时30分许,在列车快要行驶至福田区华强南地铁站时,吴某涛让向某林使用手机负责拍摄,陈某生负责表演,李某和李某铁充当群众演员,随后吴某涛拿着手
    2023-04-25
    310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久?
    一、根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久?根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判罚标准:根据我国《刑法》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相关规定,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罪后果达到严重标准的,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长时间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会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只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才会构成本罪,所谓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指造成下列情形:(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二)影
    2024-02-04
    192人看过
  • 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构成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条件: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法律规定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该咋惩罚?犯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刑:1、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五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不等;2、已经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虚假恐怖信息,是指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8-07
    184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最新量刑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标准是:(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二)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三)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六)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一)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
    2023-03-03
    338人看过
  • 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惩罚标准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有两种情形:1、犯该罪,如果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犯该罪,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客观方面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怎么构成的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
    2023-07-06
    404人看过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编造并传播信息罪的区别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界限。后罪是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有:(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为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其罪;后罪主体却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单位。(2)主观故意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意内容为明知编造或传播的是虚假的恐怖信息为了扰乱社会秩序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为明知编造并传播的是虚假的证券、期货交易信息为扰乱证券、期货交易秩序而仍决意为之。(3)行为方式不同。本罪的行为方式为编造或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和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两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即可构成本罪;后罪的行为方式则表现为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编造行为和传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其罪。只有其中之一的,不能以犯罪论处。(4)定罪情节不同。本罪的定罪情节为严重扰
    2023-06-06
    186人看过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该罪的立案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作出规定,即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该罪的量刑标准由《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即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怎么认定威胁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
    2023-03-05
    189人看过
  • 一般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如何处罚的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行为人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罚标准有:1、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1
    469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法院判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指的虚假恐怖信息包括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一、中国对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如果不是单纯的恐吓行为还有其它情况则如下:1、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八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
    2023-03-07
    437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是什么?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编造传播虚假疫情的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编造虚假疫情信息,故意传播的人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
    2023-06-22
    149人看过
  • 刻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定性标准有哪些?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性条件如下:1、主体为一般主体;2、被侵犯的对象是社会秩序;3、主观要素必须是故意的;4、客观方面表现为制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制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的量刑标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的量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
    2023-07-12
    4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造假恐怖信息罪的区别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
      二者之间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 (2)行为方式不同。前罪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后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为虚假的恐怖信息。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04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法院的判决书规定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3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怎么判刑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6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条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8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条件是: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