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2补偿是什么意思
n+2赔偿就是一种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的补偿金标准。“n”就是拿几个月补偿金的意思。“n”的多少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里面有具体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劳动法n+2的n代表什么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n上述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n?2"裁员是什么意思?
308人看过
-
赔偿n+2的意义是什么
328人看过
-
辞职补偿n+1是啥意思
445人看过
-
劳动法赔偿n+1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可以拿到N或N+1补偿)
335人看过
-
N+2的补偿
500人看过
-
哺乳期辞退补偿是n*2还是n*2+1
189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n级社保补偿是什么意思,n+2+1 1/1 1/2。n是怎么计算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3题主的问题,需要明确你的具体身份:本来就是城市居民。按照城市居民失业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即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推荐,还在失业保险发放期的发放失业保险。各地情况不一,但大体如此。之前为农村居民因国家征地后转为城镇居民的。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征收集体土地要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补偿费用。具体就业保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
-
n+2的n代表表表什么意思,n+2的作用是什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13【1】辞职后距离退休还有两年。【2】劳动者在这退休之前如果不再缴纳社会保险费。【3】看劳动者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否已经满15年,满了15年,退休后有退休金。【4】看劳动者医疗保险缴纳多少年。还要看劳动者是男性还是女性。【5】看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男性缴纳医保最少年限。女性缴纳医保最少年限。【6】你是哪个省市的?【6】说一个山东省青岛市参保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
-
n n n n n n是什么意思?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享受失业金是有一定条件的: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以上的;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按规定办理失业和求职登记的。 只要满足以上条件,是可以享受失业保险金的。其失业金的领取有这样方面的规定:累计交纳满一年不足两年的时间的,可以领取到三个月的失业金,满两年不足三年的为六个月,以此类推,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即两年时间。
-
什么是离职补偿n+2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13【1】上班一个多月,被开除。【2】你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三项,因为除名,辞退,辞职,离职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4】你工作一个多月,同时你可以要求补偿半个月工资。没有签劳动合同,从参加工作第二个月开始起,单位应该支付你二倍工资。尽管天数不多。【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46条,第47条。
-
劳动赔偿n* n什么意思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26N是指工作年限,“+1”是指代通知金。 “N+1”仅适用于以下三种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且未能提前30日通知(如提前30日通知,亦无需支付代通知金),即: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