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予立案追诉。《刑法》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虚假诉讼判几年
虚假诉讼的判刑,具体如下: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二、虚假诉讼30万判几年
虚假诉讼30万元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需要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以致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涉嫌构成虚假诉讼罪。因此,若通过虚构债权债务,虚假诉讼三十万元,已危害了司法秩序、损害司法权威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原告虚构债务时承担什么责任
原告虚构债务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法院如何认定虚假诉讼,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425人看过
-
虚假诉讼罪取保候审的后果有哪些
291人看过
-
律师写虚假诉讼起诉书诉讼罪立案标准
235人看过
-
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在哪里受理
253人看过
-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有哪些情况,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
151人看过
-
虚假诉讼5万元可以判刑吗,虚假诉讼立案标准
91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及管辖是什么?虚假诉讼的量刑标准是?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9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在一场虚假诉讼中,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是哪些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27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
-
虚假诉讼取保候审有用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71、当事人因为涉嫌犯罪而被取保候审的,并没有因此而被剥夺劳动的权利,在遵守刑事诉讼法有关取保候审规定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正常上班工作。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
-
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立案标准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6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违法所得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二)单个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或者多个消费者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三)以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为名,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导致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四)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进行虚假
-
虚假诉讼罪中,多少起犯?立案标准是?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15没有虚假诉讼数额的规定,只要构成虚假诉讼就可以构成犯罪。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