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死亡责任怎么赔偿?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9 22:23:08 353 人看过

肇事致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的,则由肇事者赔偿。

正常驾驶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体量刑看案情定。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2: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刑事责任应该怎么判?
    酒后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刑事责任: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酒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死亡一人,肇事人负全责或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若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7年以上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赔偿数额丧葬费23526元、死亡赔偿金463000元,精神抚慰金50000元,医疗费、交通费据实结算。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
    2023-07-07
    368人看过
  • 致人死亡同等责任赔偿
    找专长律师:知识产权律师土地房产律师公司经营律师损害赔偿律师婚姻家庭律师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时,需要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如果双方当事人负有同等责任,那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同等责任赔偿是多少呢将在下文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关解答。1、若是同等责任,且致人死亡,则可能不构成犯罪,涉及民事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2、同等责任也分情况:(1)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赔偿方式是,双方用各自的交强险赔偿对方,交强险不够赔偿的,超出部分,对方赔偿50%,自己承担50%,如果双方谁有保险
    2023-02-20
    85人看过
  • 医疗事故的责任医生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一、医疗事故的责任医生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医疗事故的责任医生致人死亡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另外,《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邹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三)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四)未经新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五)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字文书及有关资料的;(六)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七)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
    2024-01-14
    12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死怎么判刑、死亡赔偿金怎么计算?
    一、交通事故致死怎么判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二、交通肇事死亡赔偿金怎么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1)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X20年;(2)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
    2023-03-20
    369人看过
  • 刑事案件致人死亡是否赔偿死亡赔偿金
    一、刑事案件致人死亡是否赔偿死亡赔偿金刑事案件不支持死亡赔偿金。刑事案件被害人死亡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法院原则上不予支持。刑事案件损害赔偿不包括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内涵,但如果被告人和受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自愿达成赔偿协议则法院不予禁止。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二、刑事案件死亡赔偿范围有哪些《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
    2023-05-22
    81人看过
  • 醉驾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怎么认定?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已经触犯了危险驾驶罪。因为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人死亡的还触犯了交通肇事罪,需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醉酒驾驶机动车撞人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因行为人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法律规定触犯危险驾驶罪的同时还构成交通肇事罪,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罚。醉驾撞死人判死刑吗醉驾撞死人的,不会判死刑。机动车驾驶人有醉驾行为的,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在醉驾的同时撞死人的,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在这种情况下,重罪吸收轻罪,行为人应当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判处刑罚,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刑罚是有期徒刑,不存在死刑,从而行为人不会被判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2023-06-30
    107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案情简介】1999年8月8日清晨,龙海颜厝镇的颜某兄妹准备骑摩托车到漳州市区卖鸭子。感觉天气有点凉,妹妹回家取衣服,而哥哥自己骑着摩托车先行出发了。当日5:40许,妹妹骑着摩托车往漳州市区方向行驶。途经漳州大桥附近路段时,发现哥哥躺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摩托车倒在一旁,而现场没有其他人,不过在距离摩托车不远处,还停着一辆的农用运输四轮车。惊恐不已的妹妹,在一名路人的帮助下报了警。事故发生后,龙海交警大队立即赶往现场。经现场勘查初步认定,停靠在324国道广东往漳州方向车道上的农用运输四轮车,正是肇事车辆,而肇事司机不见踪迹。经鉴定,哥哥因机动车挤压伤,致颅底骨折、左腿股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脑功能、心功能衰竭死亡。警方根据遗留在现场的车辆信息,初步锁定肇事嫌疑人陈某,但此时陈某早已不知去向。之后,警方将其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进行追逃。直到2015年7月31日,永春县公安局
    2022-11-03
    100人看过
  • 交通肇事责任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赔偿死亡赔偿金、葬礼费用、抚养人的生活费用、葬礼发生的交通住宿费、精神赔偿费等损失,其中赔偿中最大的部分是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是,60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就减少1年。75岁以上按5年计算。葬礼费用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按6个月总额计算。这里所讲的受诉法院所在地基本上就是事故发生地或者是被告的所在地。(赔偿标准)是以省级为单位,也就是说每个省的赔偿标准并不一样。例如,广东省和湖北省有差距。广东省经济水平高,赔偿标准高于湖北省。河南安阳交通肇事死亡赔偿标准1、死亡赔偿金,按照安阳2021年度的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58元计算20年,城镇居民死亡赔偿标准为44796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19元计算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标准为1695
    2023-08-05
    382人看过
  • 退休民警驾车致一人死亡,开车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11月6日14时30分许,伊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接群众报警称,伊宁市解放西路花城路口西侧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人受伤。接警后,伊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值班民警赶赴现场控制肇事驾驶人,并通知120到达现场进行救治。11月12日晚,新疆伊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通报了这一起交通事故。通报称,经现场勘察,陈某某(男,汉族,61岁,伊犁州公安局退休民警)驾驶小型越野客车与骑自行车的王某某(女,汉族,59岁,伊宁市汉宾乡人)发生碰撞,造成王某某受伤的交通事故,王某某于11月8日救治无效死亡。目前,该案件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调查取证,事故鉴定已依法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检验,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一、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是什么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
    2023-04-11
    312人看过
  • 车祸致人死亡肇事者会判死刑吗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不会判死刑。交通事故驾驶人全责致人死亡的,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
    2023-06-03
    233人看过
  • 肇事致人死亡时,如何确定判刑和赔偿
    关于酒后驾车导致他人生命终结的刑事处罚相关规定,我国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有明确阐释。对于那些违反有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如致使他人重度伤害,甚至致其死亡或使公共及个人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然而,对于那些在交通肇事中的肇事者,如果他们选择逃避责任,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犯罪行为,那么处罚将会有所加重,由原先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上升至涵盖期更长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若肇事者因潜逃而导致所害者离世,那么法律将判处他们更为严厉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依据涉及到的有关补偿方面的规定,酒驾致人死亡的受害人家属可能获得相应的赔偿。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丧葬费用和死亡赔偿金。其中,丧葬费用通常会按照上一年度该地区社会人均工资的相应比例,核算出六个月的金额予以支付;至于另一部分的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对此做出了详细
    2024-08-10
    434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赔偿,如何定罪?
    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赔偿1、处理事故费用。死者的亲属为处理交通事故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亦可向责任人主张,但该种主张应按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担,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交通费按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住宿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误工费的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2、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3、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
    2023-06-02
    287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赔偿?怎么处罚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具体怎么赔偿1、死者的亲属为处理交通事故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亦可向责任人主张,但该种主张应按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担,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交通费按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住宿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误工费的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2、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死亡赔偿金。3、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
    2023-04-02
    136人看过
  • 撞死人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行为致受害人死亡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可以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为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酒后驾驶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酒后驾驶撞死人逃逸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分析如下:1、如果撞死人后没有逃逸,酒驾要从重处罚,有可能判二到三年的有期徒刑;2、如果撞死人后逃逸,酒驾要从重处罚,有可能判无期、甚至是死刑。醉酒驾驶刑事拘留一般是15天以下。具体处罚如下:1、醉酒驾驶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3--6个月,拘留15天以下;2、酒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拘留15天以下;3、一年内有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
    2023-08-03
    14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致人死亡肇事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怎么办?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4
      立即向法院起诉解决。赔偿1丧葬费:按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个月,2、死亡赔偿金:按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至20年(城镇),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至20年(农村),3被抚养人生活费4交通费5住宿费6精神损害抚慰金7财产损失等
    • 致人死亡赔偿的是什么刑事责任?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9
      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果不是肇事人主要责任的话,承担赔偿责任即可,如果是肇事人主要责任的话,按规定,属于交通肇事罪,要承担法律后果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致人死亡肇事者负全责,在怎么赔偿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2
      闫良区的赔偿标准和陕西省的标准是一样的,都是要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为依据,收集证据,计算损失数额,起诉要求赔偿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如何判,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刑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27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的问题如下【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理,肇事逃逸死亡怎么判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7
      处理“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时,就要特别注意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及其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查明行为人肇事后对自己交通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在不同心理态度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即便一样,处理也不一样。 1.行为人因逃逸过失致使受伤者死亡。这种情况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者只受轻伤,凭自身经验武断地认为不会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还有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