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宽严相济刑事执法标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04:50:23 446 人看过

本网讯为充分发挥刑事法律的整体功能,使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刑事司法政策,近日,云南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意见》。这是云南省级政法部门首次联合出台在刑事政策方面贯彻宽严相济原则的实施意见。

该意见明确了从严从重、从宽从轻的范围,明确了逮捕和不适用逮捕等情形以及公安、检察机关在立案、侦查、公诉阶段应把握的政策界限,统一了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各部门执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标准和尺度,体现了坚持严格依法的原则、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并重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该意见强调要注意防止重定罪轻量刑的倾向,坚持罪刑法定原则;防止重刑主义的倾向,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防止对同类型犯罪适用刑罚畸轻畸重现象,注重量刑均衡,维护司法的权威和统一;防止相互推诿或越权处置的倾向,真正做到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防止重刑罚轻执行,维护国家法制的尊严;防止重执法轻监督,严禁徇私枉法。储皖中胡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00: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罪刑法定相关文章
  • 如何做到减刑中的宽严相济
    (一)严重影响的犯罪从严处理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严重犯罪,黑恶势力犯罪、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制售伪劣食品药品所涉及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发生在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灾后重建、企业改制、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发生在经济社会建设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严重商业贿赂犯罪等,要依法从严惩处。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中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或者案发后隐瞒犯罪事实、毁灭证据、订立攻守同盟、负案潜逃等拒不认罪悔罪的,要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对于被告人犯罪所得数额不大,但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也应依法从严惩处。(二)特殊人群从宽对待对于亲属以不同形式送被告人归案或协助司法机关抓获被告人而认定为自首的,原则上都应当依法从宽处罚;
    2023-04-26
    89人看过
  • 醉驾与量刑之间的宽严相济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按照意见,在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地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意见还认定了醉驾从重处理的八种情形,同时,重申对醉驾疑犯不得直接逮捕。严惩醉驾人,重典治醉驾,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法治共识。除惩戒之外,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也是醉驾入刑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初衷。醉驾入刑以来,法律的威慑力得到释放,但尚不足以令所有的醉驾者清醒,醉驾行为时有发生。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醉驾量刑上的分歧。严惩醉驾人,重典治醉驾,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法治共识。除惩戒之外,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也是醉驾入刑所要达到的目的与初衷。处罚是手段,预防是目的;入刑是手段,杜绝是目的。如果说醉驾是过程,那么,肇事就是后果。治后果的罪,也要治过程的罪;过程是进行时,后果是终点站,治过程是避免后果很严重。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我们要有清醒的、深
    2023-04-25
    219人看过
  • 严打政策与宽严相济政策
    一、严打政策的发展史自1983年之后,严打便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刑事司法政策。其基本含义是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其中,从重是指在实体上判处较重的刑罚;从快是指在程序上加快办案速度。这一政策的直接体现,就是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规定》(史称两个9·2决定),二者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重刑、速判、快杀。1996年、1997年我国刑诉法、刑法先后修订,上述两个9·2决定被废除。但依法从重从快早已成为严打的代名词,在历次严打行动中得到贯彻。遗憾的是,从实践效果看,重刑、速判、快杀虽然在短期内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其威慑、阻吓效应十分有限,严打之后我国刑事犯罪往往迅速反弹、有增无减。而且,片面强调治乱用重典,追求严刑峻罚,特别过多适用死刑,不仅没有减少暴力犯罪,反而渲染了以暴制
    2023-04-10
    117人看过
  • 宽严相济政策的融入
    所谓宽严相济,是指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相对于严打仅仅强调从重从快而言,宽严相济同时兼顾了宽与严两个方面,强调二者要协调统一、相互补充、良性互动,因而对实施多年的严打政策是一种调整和矫正。此后多年,宽严相济为人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严打则渐渐淡出视野。此次严打又来,是否会冲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否意味着刑事司法政策出现回调?这是许多人所担心的问题。但据笔者看来,这种担心虽非多余,但并不会发生。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在总结和反思多年严打斗争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不可能因为某一时期暂时的治安形势反复或者某个部门的某一项工作部署而遭动摇或否定。再则,从逻辑关系上讲,相对于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严打只是一个下位的具体要求,它强调了宽严相济中严的一面,并不因
    2023-02-26
    359人看过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2004年12月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提出对轻微犯罪采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它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涵义是:针对犯罪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有宽有严,宽严适度;宽不是法外施恩,严也不是无限加重,而是要严格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惩罚犯罪,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宽严相济,具体来说,对于严重威胁国家政权,社会治安秩序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主要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应当坚决依法严惩。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轻缓犯罪、偶发犯罪及因为民事纠纷而引起的一般犯罪,则要依法从轻、减轻处罚。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同时,立足社会
    2023-04-20
    192人看过
  • 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的措施是什么?
    一、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的措施是什么?(一)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原则1、全面把握原则。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的宽与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必须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全面落实。既要防止只讲严而忽视宽,又要防止只讲宽而忽视严,防止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2、区别对待原则。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核心是区别对待。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包括犯罪侵害的客体、情节、手段、后果等)、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包括犯罪时的主观方面、犯罪后的态度、平时表现等)以及案件的社会影响,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犯罪与社会治安的形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法予以从宽或者从严处理。3、严格依法原则。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必须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实现政策指导与严格执法的有机统一,宽要有节,严要有度,宽和严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做到宽严合法,于法有据。4、注重效果原
    2023-04-28
    114人看过
  • 如何正确地理解、应用刑事宽严相济政策
    谈一下宽严相济尤其是宽在具体案件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应用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贫富差距趋向扩大化、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因而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犯罪也呈现出高发的态势。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在处理各种案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针对每一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据宪法和法律,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和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尤其是当前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当宽则宽,应严则严,既不能放纵犯罪,同时又不能不合时宜地扩大打击的范围。对犯罪嫌疑人依法能争取的尽量争取,能挽救的尽量挽救,能从宽处理的尽量从宽处理,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刑事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完善的又一阶段性的理论成果,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它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鉴于此,笔者仅就宽严相济中的宽对检察工作的指导作用,谈一点个人不
    2023-04-25
    109人看过
  • 建立与宽严相济配套的司法制度
    (一)制订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是以成年人为基础加以调整而逐步形成的,因此过于成人化。为了更好地体现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未成年人案件处理的规律和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应制订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特别程序法,真正以教育、感化、挽救为指导,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寓教于审的原则融入少年刑事司法的实体、程序和组织法之中。不仅要落实重视目前制度中已有的规定,将近些年来在少年犯罪案中好的实践引入到法律中,还要完善少年刑事司法机构,在公安、检察机关建立与少年法庭相衔接的机构或专人,实施分押、分诉,更应当考虑在司法管理、教育劳动和社会管理方面行使未成年人教育帮教职能的机关或单位内设置相关机构。完善判前预防和判后教育制度。在制定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时机不成熟时,可在刑诉法中增加未成年人独立的章节,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解释。(二)加强未成年人司法机构建设虽然我
    2023-04-24
    131人看过
  • 解读六中全会决定: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最大限度地防止社会对立,《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一,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长期以来预防犯罪、控制犯罪得出的重要结论。实践证明,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所带来的刑事犯罪高发的客观现实,决定了不坚持严打方针,就难以有效地控制住社会治安局势,就难以有效地遏制住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但是,从刑事犯罪发展的规律来看,严打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单靠严打不可能完全抑制犯罪、减少犯罪,而且随着严打斗争的持续进行,严打本身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因此,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调整并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犯罪分子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该严则严。第二,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当前,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2023-06-11
    102人看过
  • 变更强制措施彰显宽严相济
    近日,威海市检察机关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创新了三项机制,通过在审查起诉环节变更强制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今年以来,威海市检察机关共在审查起诉环节变更强制措施14件15人,发挥了宽严相济政策在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办案实效。“快速审查”机制从公诉部门受理移诉案件之日起,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必须在5日内提出强制措施审查意见,检察机关必须在7日内作出审查决定,确保变更强制措施目的的实现。在刑事检察工作中,追诉漏犯、漏罪等工作意在使漏网之鱼得到法律追究,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体现出刑罚从严的一面。对于积极认罪、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以下刑罚、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变更强制措施,恰恰是体现刑罚从宽的一面。两者兼顾是宽严相济政策的内在要求,能够达到公正与效益相统一、化解社会矛盾的目的。“特别调查”机制对特殊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在做出变更强制措施决定前,承办案件
    2023-06-14
    123人看过
  • 贯彻宽严相济政策辨法析理不可少
    当前,按照高检院的部署,刑事司法领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活动正在全面推进。我们认为,贯彻宽严相济政策,要求办案人员对某一案件提出从宽或从严的处理意见须有详实的理由、充分的论证。因此,我们强调在案件审查环节注重辨法析理,最终实现案件质量和人员素质的双提升。承办人在审理案件中,针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性质乃至从重或从轻情节等,总要提出个人的案件处理意见。从审查案件的司法意义来说,这种意见将产生法律效果,承办人须对此承担法律和工作责任。审查案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反复思索,与各种法律规定相对照,与司法实践中曾出现的同类案件相比较,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作出选择。在司法实践中,承办人如何对案件分析判断至关重要,如果质量不高,则直接影响案件的正确处理。一、辨法析理的意义一是公正执法的需要。在审查案件工作中,我们不能草率地提出意见或者仅凭经验提出意见,要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只有通过梳理案情、分析证
    2023-06-11
    377人看过
  • 规范刑事赔偿范围统一疑案执法标准
    刑事赔偿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平衡个体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力量对比,最终促进公共权力的规范行使。当前,司法实践中对刑事赔偿的范围和存疑案件的赔偿在理解和执法标准上仍然存在分歧,严重影响了刑事赔偿法律制度的发展。我国历来重视对公民个体权利的保护,1995年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刑事赔偿由制度、观念转变为具体的法律规范。但由于立法较原则,给执法带来诸多不便,加之刑诉法的修改,使刑事赔偿的范围和存疑案件的赔偿更加复杂,在理解和执法标准上产生分歧,严重影响了刑事赔偿法律制度的发展。因此,我国刑事赔偿法律制度的发展亟须对现行立法进行反思和展望。■从立法上对刑事赔偿免责事由加以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在第十七条中规定了六种免责情形,较为合理地划定了国家赔偿的限度,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但实践中赔偿义务机关有意引用免责条款规避赔偿义务,误用、滥用免责条款的现象十分突出,稍有不慎,国家权
    2023-04-24
    384人看过
  • 宽严相济政策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体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国当前开展刑事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稳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但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和纠纷的社会,更不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指在一个社会,矛盾和纠纷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犯罪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法律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器。必须运用法律去控制犯罪,用一种全新的、符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去重新审视和调整刑事政策,从而有效指导刑事司法工作。因此,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必须实现刑事政策的理性回归,从以报应性正义为指导回归到以恢复性正义为指导,从过度功利回归到人性关怀,即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从宽方面具体表现为非犯罪化、轻刑化和非监禁化。依笔者之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
    2023-04-22
    398人看过
  • 经济犯罪立法的严与宽
    近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引发广泛关注,此次草案提出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同时拟增设恶意欠薪罪等。从本期开始,作者将针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其中的三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包括经济犯罪立法的严与宽、醉酒驾车是否应入罪、恶意欠薪真的要犯罪化吗?近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引发广泛关注,舆论的焦点是此次草案提出取消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具体包括: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等。在尝试取消少数经济犯罪死刑的同时,草案拟增设恶意欠薪罪,即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或者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方面减少
    2023-06-11
    412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罪刑法定
    相关咨询
    • 宽严相济刑事适用条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量刑,如何宽严相济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0
      “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所谓的“新刑法”也就是当下现行有效的《刑法》。对危险驾驶罪的量刑标准如下: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
    •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刑事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回应,它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刑事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完善。宽严相济的“宽”是指宽大、宽缓和宽容。宽严相济的“严”,是指严格、严厉和严肃。宽严相济的“济”,具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救济,即所谓以宽济严、以严济宽。二是协调,即所谓宽严有度、宽严审势。三是结合,即所谓宽中有严、严中有宽。
    • 刑事处罚的宽严相济政策的内容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8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倡、相关学术界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广泛关注,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已经成为了法律界的热点话题。
    • 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的措施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31
      1、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原则:全面把握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严格依法原则。注重效果原则。 2、刑事检察工作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措施:严格把握“有逮捕必要”的逮捕条件,慎用逮捕措施。正确把握起诉和不起诉条件,依法适用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