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检徇私舞弊罪既遂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商检徇私舞弊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商检徇私舞弊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失职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商检失职罪是指,由于国家的商检部门和该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应检验却不进行检验,或者延误检验,错误出证,因此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我国刑法对商检失职罪的量刑作出了明确规定,触犯商检失职罪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由于行为人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那么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法院判处拘役。
-
什么是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怎么判?
368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判决时间有多长?
303人看过
-
徇私舞弊扣税款罪多长时间判刑
200人看过
-
商检徇私舞弊罪辩护词
223人看过
-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既遂最多判多长时间
453人看过
-
什么是商检中徇私舞弊罪
421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商检徇私舞弊罪判几年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怎么认定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7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涉嫌在商品检验过程中,为徇私情、私利,对报检的商品采取伪造、变造的手段对商检的单证、印章、标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等作虚假的证明或者出具不真实的结论,包括将送检的合格商品检验为不合格,或者将不合格检验为合格等行为的,应予立案。如果人民检察院已经立案,以
-
商检徇私舞弊罪既遂一般判多久,有没有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20商检徇私舞弊罪需要根据徇私舞弊的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工作人员实施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就可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该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那么可以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刑法中关于商检徇私舞弊罪既遂的量刑规定是什么商检徇私舞弊罪的量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5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 (一)商检徇私舞弊罪的客体要件 商检徇私舞弊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进出口商检验制度既是一种国际惯例,同时对于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人员责任重大,如果徇私
-
商检徇私舞弊罪最多判几年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21(一)行为人须是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商检徇私舞弊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所谓国家商检部门,是指国务院商品检验部门,即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所谓商检机构,是指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即各省、市、自治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的心态。 商检徇私舞弊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同时本罪
-
商检徇私舞弊罪追诉时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6追诉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被追究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则行政机关不得因该违法行为给予行为人施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