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只有试用期合同,单位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属于违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1 21:51:20 98 人看过

职工只有试用期合同,单位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属于违法。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06: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试用期合同相关文章
  •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金,属于合法的吗?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金1、用人单位不签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从未签合同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补偿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并补签合同。2、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六)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十)款规定,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一)款、第四十七条规定,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劳动法关于辞退补偿标准: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
    2023-04-29
    152人看过
  • 试用期内劳动者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违法吗?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从雇佣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此,进公司一个月以内使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超过一个月是违法的。2、从进公司之日起,与使用者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如果在正常工作时间提供劳动,使用者必须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人单位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聘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的集体合同和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时即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
    2023-08-18
    394人看过
  • 能否只签订试用期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
    不可以只签订试用期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一)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八条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二)用人单位招用职工应当首先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再决定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而不是只签订试用期协议,再根据职工在试用期的表现如何而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三)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而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签订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一、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当然也可以不约定。而且,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法律上是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这样签订的所
    2023-03-23
    493人看过
  • 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三个月可以吗
    《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的长短也不同: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一、一年劳动合同签署后,不能辞职吗(一)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三种情况:一是,依据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二是,依据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二)所以,辞职要合法理由非常重要,只要理由
    2023-03-21
    468人看过
  • 事业单位试用期可以辞职吗没有签订合同
    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辞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最后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辞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事实劳动关系,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一、入职不满三个月辞职怎么做入职不满三个月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的吗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违法情形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三、员工离职不辞而别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若是没有通知用人单位就自离的,属于
    2023-03-13
    404人看过
  • 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只需签试用期合同,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对吗?
    企业可以对新进员工设定试用期,许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占据主动,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试用期内的员工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一纸试用期合同,实际上这种作法适得其反。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劳动关系的作为事实劳动关系仍受法律保护,而作为事实劳动关系,企业要终止必须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应依法补偿;法律还规定,只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显然,试用期内不签劳动合同或只签试用期合同,企业本来是想防止被套牢,实际上恰好被套牢,因此,此种做法不可取,正确作法应是同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包含试用期的内容。此外,许多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所以企业不需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其实不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
    2023-04-22
    258人看过
  • 公司与劳动者只签订试用期合同对不对
    公司与劳动者只签订试用期合同是不对的,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一、三年合同试用期多长时间三年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二、企业可以延长试用期吗?企业不能随意延长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
    2023-03-22
    94人看过
  • 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违法吗,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如何赔偿
    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违法。用人单位自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即需要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约定1-6个月的试用期限。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的赔偿为用人单位应当从第二个月起每个月支付二倍工资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缴纳社保。一、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违法吗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以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签署劳动合同的年限不同,试用期可以有1-6个月不等的期限。所以试用期也应当以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二、试用期不签试用期合同如何赔偿试用期不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赔偿为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从第二月起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你应得到二倍的工资。可以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二倍工资
    2023-06-04
    240人看过
  • 工伤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属于同一范畴
    1、用人单位非法使用临时工期间,造成临时工工伤的,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临时工的工伤待遇。劳动行政部门对该用人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2、包工负责人非法使用临时工发生工伤事故的,应承担临时工的工伤待遇;包工负责人确实无力承担的,由发包方承担。3、建设工程由若干企业承包或者企业实行内、外部经营承包时,则工伤保险责任应由职工的劳动关系所在企业负责。4、临时性、季节性的生产、工作岗位,仍须使用临时工,他们因工死亡和因工残废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按固定工的劳动保险待遇执行。不属于工伤范围的情形有哪些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责任在个人或在企业,都享有社会保险待遇,即补偿不究过
    2023-07-12
    460人看过
  • 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可以吗,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有赔偿吗
    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是可以的。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是否有赔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试用期内,没签合同只要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一、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可以吗试用期没签合同辞职随时离职是可以的,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自由。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完全可以单方完成辞职的行为,不需要单位的批准。二、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有赔偿吗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是否有赔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未签合同,劳动者没有合同可以和用人单位解除,不需要提前通知单位,可以立即要求公司办理工作交接和结清工资走人。同时公司未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
    2023-06-05
    385人看过
  • 试用期只签试用期合同或可以不签合同?
    试用期内不签或只需签试用期合同?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可以对新进员工设定试用期,许多企业为了使自己占据主动,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试用期内的员工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只签订一纸试用期合同,实际上这种做法适得其反。现行法律规定,企业同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劳动关系的作为事实劳动关系仍受法律保护,而作为事实劳动关系,企业要终止必须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应依法补偿;法律还规定,只签订试用期合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试用期即为劳动合同期限。显然,试用期内不签劳动合同或只签试用期合同,企业本来是想防止被套牢,实际上恰好被套牢,因此,此种做法不可取,正确做法应是同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包含试用期的内容。此外,许多企业认为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尚未最终确定,所以企业不需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纳社保费,其实不然。试用期内双方的劳动关系虽未最终确定,但确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企业应为试用期内的员工缴
    2023-04-22
    218人看过
  • 试用期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公司不签合同有什么责任
    一、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吗按照法律规定,即使是试用期,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由此可见,试用期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有关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生效和终止的时间都应包括试用期在内,而且计算劳动合同期限也应当包括试用期。“试用期”是伴随着劳动法的出台而出现的。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二、试用期公司不签合同有什么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内。劳动合
    2023-02-25
    367人看过
  • 签订的入职试用期合同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吗?
    每个人在入职时都需要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在刚入职的试用期内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有的单位会告知转正后签订劳动合同,而有的单位则是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那么签订的入职试用期合同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吗?以下为大家搜集了相关试用期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入职试用期合同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解释,不存在入职试用期合同,应直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根据规定进行注明。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合同直接视为劳动合同。依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2款规定:“建立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根据上述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同意建立劳动关系,用人
    2023-06-23
    400人看过
  • 员工入职是签订试用期合同还是劳动合同
    入职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一、工作试用期一般是多长时间工作试用期一般最长不超过六个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
    2023-03-26
    231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合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试用期合同是指在用人单位与应聘者在确立正式的、长期的劳动关系之前签订的,适合双方的约束制度或条件申明文书。 试用期合同与企业正式劳动合同一样,同样具有法律效益,旨在保护和维护应聘者在工作初期,由于不熟悉和不适应,而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各类隐含... 更多>

    #试用期合同
    相关咨询
    • 单位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吗, 单位能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1
      单位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应该自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就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但不能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只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0
      试用期后不签订合同是违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一个月以上未签订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未签订合同的两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人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人前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人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人之日起一个月
    • 同工同酬只适用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5
      同工同酬适用于所有的用人单位,而不只是企业。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
    • 单位与员工只签了合作合同,没有签劳动合同,这属于违法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8
      如果是属于劳动关系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 在合同上只签的试用期合同,用工单位违法嘛?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30
      只签订试用期合同,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护其权利: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乡镇、街道设立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接受仲裁裁决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