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经生效的债权转让协议能够解除吗
已经生效的债权转让协议是可以解除的,但是需要转让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致;或者出现法定以及转让合同约定的解除情形才可以解除。否则一方单方面解除合同的行为属于违约责任,另一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一方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破产期间债权人能转让债权吗
破产企业的债务人和财产持有人,只能向清算组清偿债务或者交付财产。即一般情况下,破产企业债权的受偿主体只能是清算组。但是依据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债权,可以在破产清算期间进行转让。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三、未经债权人同意转让债务的效力怎样
未经债权人同意,债务转让无效。债务转让,是指合同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合同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承担的行为。债务转让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债务转让,使得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发生了变化,其会对债权人权益的实现带来影响。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
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n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n(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n(三)普通破产债权。\n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n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已逾期还能够债权转让吗?
227人看过
-
债权已经转让的还能查封吗
59人看过
-
债权转让协议解除条件,债权转让需要债务人同意吗
469人看过
-
债权人是否有权解除债权转让协议?
496人看过
-
债务转让协议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生效
374人看过
-
宅地基转让协议是否能够生效?
208人看过
-
已经写了生效的转让协议, 如何解除债权转让协议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0生效的债权转让协议可以解除,但转让人需要与受让人协商一致;或者法定和转让合同约定的解除。否则,一方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约责任,另一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一方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
债权转让协议可以解除吗,债权转让协议怎么生效?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0生效的债权转让协议可以解除,但转让人需要与受让人协商一致;或者法定和转让合同约定的解除。 否则,一方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约责任,另一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一方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
债权转让协议怎样解除,如何解除债权转让协议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5公司与公司,公司与个人之间常常会签订债权转让合同,债权转让给第三人,有可能导致债务人不知到底该还给谁,尤其是经过多次转让的债权,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受让人的利益受到损伤。那么债权转让协议怎样解除,如何解除债权转让协议?
-
股权转让后能不能解除转让协议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03具体需要分情况考虑。 1、股权转让协议在双方协商一致,或者出现不可抗力造成无法履行等情形时,可以解除。 2、在股权转让款到位、股权变更登记条件具备、受让方多次要求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情况下,转让方长期不配合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受让方可行使法定单方解除权。 3、如果股权转让后,受让人已经实际享有股权,达到股权转让协议的目的,不能解除协议。 风险提示:对于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司法审判中一般只会根据合同性
-
无效合同的债权能够转让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16无效合同的债权不可以转让。债权转让是指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即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转让时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行为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