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该罪判刑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处以或者单处罚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判刑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处以或者单处罚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包括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则是指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
2. 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为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商业信誉是指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从事商业活动,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吸引力和信任度的形象和信誉;商品声誉则是指商品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包括商品的质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
3. 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损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4. 构成要件:本罪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构成要件: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损害;二是行为人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三是行为人的行为与所造成的损害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
综上所述,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需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如果行为人故意侵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导致他人受到实际损失,就可能构成该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的财产、声誉等造成严重影响。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该罪判刑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可处以或者单处罚金。因此,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犯罪行为,保护自己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防范潜在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诋毁商誉行为的界限
434人看过
-
量刑方案: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249人看过
-
法院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一般会判几年?
113人看过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属于哪部门管辖
162人看过
-
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332人看过
-
商品声誉罪:涉及商业信誉的犯罪
466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一般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判刑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0一般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处罚规定为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该罪是指行为人有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
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该怎么判处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