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受取得的依据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30 16:56:46
472 人看过
(一)买卖合同
民事主体双方达成协议,出卖人一方将出卖财产交给买受人一方所有,买受人接受此项财产并支付价款。通过买卖,由买受人取得了原属出卖人的财产所有权。
(二)赠与、互易
赠与人自愿将其财产无偿转移给受赠人,一方以金钱之外的某种财产与他方的财产相互交换,也可导致所有权的移转。
(三)继承遗产
继承人按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取得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四)接受遗赠
自然人、集体组织或者国家作为受遗赠人,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赠的指定,取得遗赠的财产。
(五)其他合法原因
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财产所有权,如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通过合股集资的方式组成合法经济组织,形成新的所有权形式。
综合上面所说的,善意、继受、原始这三种是属于不同的取得方式,一般不同的取得所存在的处理方式就会不一样,特别是对于善意取得,只要本人不知情而且也是以善意的方式所获得的,那么此物的所有权就会归自己所有,其他人是没有权利索要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取得继承权的依据
218人看过
-
购房合同继承原始取得继受取得的依据是怎样的
85人看过
-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有哪些不同
119人看过
-
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283人看过
-
取得被害人谅解的量刑有哪些依据
77人看过
-
票据权利继受取得的方式
17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继承的种类有几种继承权取得的依据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8继承的种类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定继承,第二种是遗嘱继承,第三种是按遗赠协议继承。继承权取得的法律依据如下: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
因继承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依据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91、因继承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的登记依据为: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一)一户超过一处以上的宅基地; (二)经批准新划宅基地后原有的宅基地; (三)户口已迁出本村且已不居住的宅基地; (四)集体供养的五保户腾出的宅基地; (五)其他应当收回的情形。 2、应收回的宅基地有地面附着物的,村集体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对拒不交回的,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有偿使用费标准为每平方米每年15元
-
继承权的取得依据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5继承权包括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和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指继承开始前的继承人地位,是将来继承开始时可能继承遗产的地位,是一种继承期待权;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是指继承开始后的继承人地位,是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对遗产所享有的实际权利,是一种继承既得权。我们平常所说的继承权为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继承权的取得包括遗嘱继承权的取得和无遗嘱继承权(法定继承权)的取得: 1、法定继承权的取得依据。法
-
民法典中的继受取得和原始取得是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81、原始取得也称最初取得,依这种方式取得的所有权是独立的,或者是原来无所有权,或者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无关。 2、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原始取得”的对称。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原始取得”的对称。通过一定法律行为或其他法律事实,从原所有人那里受让所有权的所有权取得方式。主要包括买卖、互易、赠与、继承、遗赠、消费借贷等。在继受取得中,所有权移转时间因标的物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不
-
民法典规定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的区别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4-08-301、物权的取得不同 (1)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 (2)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 2、包含内容不同 (1)原始取得:劳动生产、收益、添附。 (2)继受取得:移转的继受取得,创设的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综上所述,人们捡到遗失物后,在无人认领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持有,拾到遗失物也是原始取得方式,在招领期间内,如果失主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