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政策的重要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20:04:51 344 人看过

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盲聋哑残人员举办经济实体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区)及南京、成都市民政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盲人聋哑人的福利事业,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可以组织盲聋哑残人员举办经济实体。根据中共中央(1986)6号文件精神和盲聋哑残人员的实际情况,对有关政策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举办经济实体的目的,是为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更好地解决盲聋哑残人员的劳动就业问题,促进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这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开办经济实体性的企业,应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

记,经核准发给《营业执照》后,始得营业。

(二)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举办的经济实体,应以安排盲聋哑残人员就业为主(残疾人占生产人员的35%以上、在非生产性企业中应占50%以上),不得举办以安排非盲聋哑残人员就业为主的企业,也不得让非盲聋哑残人员为主的企业挂靠各协会而享受国家在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

(三)各级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举办的经济实体性企业,其经营范围应以适合盲聋哑残人员力所能及的加工、劳务、服务行业为主,不得兴办纯商业性企业。

对盲聋哑人犯罪如何处罚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要正确适用我国刑法典第19条关于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

(1)本条的适用对象有两类:

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

二是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

(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宽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对于聋哑人、盲人犯罪,原则上即大多数情况下要予以从宽处罚;只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犯罪聋哑人、盲人(多为成年后的聋哑人和盲人),才可以考虑不予以从宽处罚;

对于不但责任能力完备,而且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和后果非常严重的聋哑人、盲人犯罪分子,应坚决不从宽处罚。对应予从宽处罚的聋哑人、盲人犯罪案件,主要应当根据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察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具体决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以及从轻、减轻处罚的幅度。

不得不说残疾人当中包括了多种的情况,也就是与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存在交叉的可能。一般要是既属于残疾人同时又属于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的话,则此时考虑到犯罪时的年龄或者精神状态,那么残疾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最终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并不代表只要是残疾人犯罪就一定不会受到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5: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营业执照相关文章
  • 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偏低,大多处于文盲状态。他们当中有的仅能陈述自身及家庭情况,有的则由于愚昧无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况。特别是聋哑青少年,由于缺乏辨知能力,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受到社会不
    2023-08-17
    184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会被判刑吗,聋哑人犯罪是否会判刑
    一、聋哑人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则会被判刑聋哑人同样属于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也就必然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且应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那么聋哑人当然应当遵守《刑法》。根据《刑法》第四条的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上述《刑法》中的明文规定我们可知,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当行为人触犯《刑法》且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都会被判处承担与其刑事责任相适应的刑罚。因此聋哑人犯罪,在满足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下,会被判以与罪行相适应的刑罚。二、聋哑人犯罪与健全自然人区别聋哑人毕竟与正常健全的自然人存在一定区别,其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法律知识比常人更加困难,并且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因此定罪量刑的确会相较正常自然人要轻缓。根据《刑法》第十
    2024-01-14
    216人看过
  • 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是什么,聋哑人犯罪怎么处罚,
    一、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诈骗钱物的违法犯罪。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
    2023-06-01
    303人看过
  • 行政拘留能对又聋又哑的人使用吗
    一、行政拘留能对又聋又哑的人使用吗又聋又哑的人员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第一百零三条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二、行政拘留程序违法如何补偿公安机关违法拘留人的,权益受损人按如下步骤要求赔偿:1、赔偿请求人先向公安机关提出赔偿申请,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2、公安机关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决定赔偿的,会制作赔偿决定书,并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要是公安机关决定不予赔偿的,也会在自作出决
    2023-06-06
    152人看过
  • 聋哑人欠钱要负法律责任
    聋哑人欠钱不需要负法律责任,欠钱属于民事纠纷,不属于刑事纠纷,不需要判刑坐牢。欠钱不还可以按以下方式解决:(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4)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5)申请支付令。债权人可以持债权凭证,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024-05-10
    231人看过
  • 聋哑人罪责划分的难点
    聋哑人犯罪的罪责可以划分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聋哑人犯罪应当像健全人一样依法正视自己的犯罪行为,但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并根据行为人的识别、控制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不得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
    2023-07-02
    183人看过
  • 如何变更聋哑人的监护人
    一、如何变更聋哑人的监护人年满18周岁切精神正常的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需要监护人的,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可以负全部责任。然而当聋哑人没有年满18周岁或者精神有缺陷,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则需要监护人。首先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变更孩子监护人的诉讼请求,并提交现监护人不宜履行监护职责的证据。在法院受理后,应当对原监护人的监护情况进行调查,若确实存在不利于被监护人的情况的,法院应当做出变更监护人的判决。二、聋哑人诉讼是否需要监护人其一、如果聋哑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聋哑人进行诉讼不需要监护人;其二、如果聋哑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则聋哑人进行诉讼需要监护人。《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三、法院开庭过程中如何保护聋哑人权益对于聋哑人需要翻译人员的规定,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讯问聋、
    2023-05-06
    139人看过
  • 聋哑人的子女是监护人吗
    一、聋哑人的子女是监护人吗在法律范畴内,聋哑人士并不被定义为缺乏或受到限制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因此他们属于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当这些人士达到法定年龄以后,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求他们必须有监护人来监管他们的生活和经济事务。监护人的角色,顾名思义是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自主行使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是患有精神障碍疾病者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所有合法权益承担起监护责任的人。监护人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法定监护人;(2)指定监护人;(3)遗嘱监护人;(4)委托监护人。对于那些缺乏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受到限制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的监护人通常由以下几类人员担任:(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亲属。《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
    2024-07-11
    101人看过
  • 处理聋哑人盗窃的方法
    1、盗窃涉案数额1000-3000元,是否构成犯罪,还要查一下当地的刑事立案标准。如果构成犯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按治安案件处罚。各省市对盗窃罪立案量刑标准不同,请再查询犯罪地标准参考。2、聋哑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处罚。盗窃罪怎么处理对于构成盗窃罪的犯罪分子,对其判刑的法律依据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
    2023-07-02
    196人看过
  • 我的弟弟被聋哑人抢劫,又聋又哑不负刑事责任吗
    一、我的弟弟被聋哑人抢劫,又聋又哑不负刑事责任吗这可不一定,虽然聋哑人士犯罪时会依法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但也不能肯定就没事儿了。要是你只是单纯的聋或哑,那还是得按照法律规定来算犯罪,按照抢劫罪罚你。根据《刑法》,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话,是可以酌情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哒。《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团伙抢劫10万判多少年抢劫10万的量刑标准为:抢劫金额达10万元者,即为抢劫数额巨大,有可能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外加罚金或没收财产。根据法律规定,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可参考各地对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由于10万元已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故抢劫10万元者可能面临上述严重后果。《刑法》第十九条
    2024-07-26
    368人看过
  • 聋哑人适用死刑吗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适用。适用的,聋哑人犯罪有死刑。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聋哑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他们没有丧失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如果以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无视法律,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样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4-04-12
    346人看过
  • 民警是否能用哑语询问聋哑人?
    通晓哑语的民警,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询问聋哑人。法律明确规定,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民警在询问聋哑人时,必须在笔录上如实填写聋哑人的回答,不可以弄虚作假,询问结束后,应当将笔录给聋哑人看,确认无误的,应当让聋哑人签字或者盖章。派出所和民警的调解流程调解的程序一般是,由一方先提出要求,另一方提出意见是否接受,然后,再由双方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让步,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适用调解程序。法律规定,因为邻里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的轻伤害案件才适用调解程序,调解以一次为限,调解不成就按法律程序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讯问聋、哑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参加,并且将这种情况记明笔录。
    2023-07-12
    182人看过
  • 睡眠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聋哑女性
    双方自愿,不违法,若女方不愿意,属于违法行为。强奸妇女情节恶劣的。主要是指利用残酷的暴力手段如捆绑、捂嘴、卡脖等强奸妇女的;在行奸过程中肆意蹂躏妇女的;长期多次对某一妇女进行强奸的;强奸精神病患者、严重的痴呆症患者、孕妇、病妇的;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全聋哑人属于几级残疾聋哑人一级残疾。聋哑人听不见不会说话,如果需要办理残疾证的话,为:听力残疾一级,残疾证上最后两位为21。《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评残标准》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dB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
    2023-07-13
    242人看过
  • 聋哑人是否一定要指定监护人
    一、聋哑人是否一定要指定监护人(一)民法典规定,对于年满18周岁,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是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实施的民事行为一般有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三)第二十二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四)如果聋哑人能完全辨认自己民事行为能力,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具有监护人;如果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是需要监护人的。二、聋哑人监护人要履行哪些职责根据《民法典》规定,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一)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
    2023-05-06
    372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设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营业执照
    相关咨询
    • 招收聋哑人有什么优惠政策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6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群体范围,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给予优惠扶持和特殊保护,创新就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机构应当统筹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农村工作等行政部门及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和实施残疾人就业规划,加强对残疾人就业情况的监督,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 2018年聋哑人社保政策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达到规定的安排比例。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用人单位,按其差额人数全额征收保障金;差额不足一人的,按差额比例计算缴纳。用人单位安排一名盲人按2人计算。
    • 聋哑人诉讼费减免政策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
      【1】是聋哑人去法院起诉不交诉讼费吗? 一般情况下,聋哑人向法院起诉,都是有代理人的。【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8条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聋哑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可以同时向法院提出诉讼费缓交、减交或者免交。【3】聋人应该提交发的残疾证,乡镇的个人收入证明。法院领导的审核批准后,聋哑人的诉讼费可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 聋哑人犯罪要坐牢吗聋哑人犯罪什么情况下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08
      聋哑人犯罪依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犯罪的特点在于: 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 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 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 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
    • 聋哑人犯罪的条件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2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也即为聋哑人犯罪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院在量刑时将结合事实、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