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是指通过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虚假诉讼,也称为虚假诉讼罪,是指通过捏造事实来提起民事诉讼,从而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要件:
1、虚假诉讼行为人侵害的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诉讼相对方的权益。因为虚假诉讼的合谋者,是非法利益的共同体,其侵害的对象不可能是相对方,只能是第三者。
2、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3、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单位或者是个人。
4、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事虚假诉讼罪如何定义?
民事虚假诉讼罪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第三人捏造事实、隐瞒真相,以捏造的证据、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意图使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其本人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该罪名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即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或者第三人有意制造虚假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
2. 须有为谋取非法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
3. 须使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其本人的判决、裁定。
民事虚假诉讼罪是一种严重的民事犯罪行为,对司法公正性和社会秩序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该罪名的认定和处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进行。
民事虚假诉讼罪是一种严重的民事犯罪行为,对司法公正性和社会秩序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只有捏造事实、隐瞒真相,以捏造的证据、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意图使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其本人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才能构成该罪名。对于该罪名的认定和处罚,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进行。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民事诉讼被告虚假陈述的后果
401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原告有虚假陈述要紧吗
174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的诉讼欺诈:如何定性为虚假诉讼?
125人看过
-
虚假陈述是否在民事诉讼中构成刑事犯罪?
127人看过
-
上诉虚假陈述是否虚假诉讼罪
302人看过
-
虚假陈述行为的损失认定
221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虚假陈述的情形有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9在审判实践中,当事人虚假陈述有以下几种情形: 1、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如被告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矢口否认,即使原告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或者法院调查取得确实证据,被告也百般抵赖。这是纯粹意义上的虚假陈述。 2、陈述虚假的意思表示。民事诉讼中,真实的意思表示对确定案件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适用非常关键。由于公民法律意思不强,现实生活中口头合同大量存在,当时的意思表示没有固定下来,或者说没有直接的证据予以证明。例如
-
民事诉讼被告虚假陈述的后果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18在进行诉讼过程中作为当事人是有权利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必须要做到真实述说,当事人在庭审时作虚假陈述的,如果是民事案件的,是属于妨害司法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
-
民事诉讼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5起诉异地的公司必须去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民事诉讼中虚假陈述是否构成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4构成虚假诉讼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
-
诉讼民事中的虚假陈述法院能怎么审理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28当事人在庭审时作虚假陈述的,如果是民事案件的,是属于妨害司法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