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诉讼中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5 21:00:45 379 人看过

专利侵权诉讼的判断中,常用的一些原则有: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和多余指定原则。其中,禁止反悔原则是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适用等同原则时一个重要的限制性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在我国是指在专利申请、审查、无效过程中,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之间的往来文件中所作的承诺、放弃、认可的内容,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在侵权纠纷中不得反悔。也就是说,在决定对一项技术方案是否授予专利权、专利权是否有效和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时,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对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的解释应当前后一致,不允许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为了获得专利权而在专利申请、审查、无效过程中对权利要求进行狭义或者较窄的解释,在侵权诉讼中为了证明他人侵权,又对专利权利要求进行广义或较宽的解释。

禁止反悔原则是否对所有的承诺、放弃、认可都适用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在该领域还是有争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认为,只有那些与新颖性和创造性有关的修改和意见陈述才适用禁止反悔原则;观点二认为,与专利权的授予和专利权的维持有关的修改和意见陈述都适用禁止反悔原则;观点三认为,对申请人在专利审批过程中所有的修改,只要经申请人与审查员确认后发生法律效力,均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即主张采用“一刀切”的做法。那么,究竟哪一种观点更合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更可取呢?

在广受关注的美国HiltonDavis一案中,上诉人主张采用上述第三种观点,认为申请人在专利审批过程中通过修改所放弃的任何内容均应导致禁止反悔,而无需顾及修改的理由是什么。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拒绝了上述人的请求,指出:在过去所作的判决中,适用禁止反悔原则的情况仅仅包括为了避开已知技术而进行的修改,亦即为了使权利要求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所进行的修改。可见,美国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现有的判例中多是采用第一种观点而反对采用第三种观点。

那么在我国,是否采取与美国相同的做法呢?先看两个在侵权诉讼中适用禁止反悔原则的案例。

例1在“优化五笔字型”专利侵权案中,原告专利权人王某的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之一是220个字根组成的编码体系。而被告使用的五笔字型技术是原告发明的并且已进入公有领域的199个字根组成的编码体系,比原告的专利少了21个字根。专利权人指控被告侵犯其专利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王某在对他人就其专利提出无效请求的答辩中说:整个形码设计的过程就是“这220个字根的选取和科学组合的过程”,是本发明的精华和核心。如果有人试图随便减少或者增加这个字根表中的字根,即使是三五个字根,或者打乱现有的组合,那就不但会出现大量的重码,而且会破坏现有的规律性和操作员指法的协调性。因此,这220个字根及其排列,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增加、减少或者打乱这些字根,都会使任何人无法实施。故法院根据禁止反悔原则,认定220个字根是专利权的必要技术特征,而不能将199个字根也纳入其保护范围,故判决被告不侵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5: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专利侵权相关文章
  • 用全面覆盖原则抗辩专利侵权诉讼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日益强化,专利权人自我防范意识的日益提高,涉嫌专利侵权的诉讼案件也日益增多。因此,如果自己的企业突然收到法院的涉嫌专利侵权应诉通知书也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惊慌失措,关键是要依法按时答辩和积极应诉,维护自己企业的正当权益。首先要运用全面覆盖原则,分辨出本企业被指控侵权的产品或方法与专利权人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的区别。因为我国法院以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技术方案来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只有当被指控侵权的产品或方法包含了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或与其等同的技术特征,才能认定侵权,否则不构成侵权。而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应当依法视为必要技术特征,不论该技术特征在实现发明目的和效果方面是否重要,只要被控侵权产品缺少该技术特征,则应认定不侵权,这就是“全面覆盖原则”。??下面引用近日的一件涉嫌专利侵权的诉讼案件为
    2023-06-08
    321人看过
  •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什么
    一、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什么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得超越正当的界限,损害他人、集体或社会的利益。换言之,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若行使权利超出正当界限,即构成权利滥用,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权利滥用与侵权行为的区别权利滥用与侵权行为虽在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实则存在明显差异。1.权利滥用必须基于正当权利的存在,且行为与权利行使相关;而侵权行为则无正当权利基础,与权利行使无关。2.禁止权利滥用的目的在于对权利行使进行一定限制,以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权行为制度并未设定此等限制。3.权利滥用以故意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为构成要件;而侵权行为则可能因过失而构成。三、《民法典》相关规定《民法典》对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1.第八十三条规定了出资人权利的行使不得滥用,并规定了法人人
    2024-02-26
    333人看过
  • 专利侵权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的探讨
    专利的立法目的是保护专利权人及其经济利益,填补和分散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以恢复专利权人在被侵权之前对专利权的圆满支配状态。台湾学者王泽鉴教授对无过错责任的基本要义表述为:侵权行为之成立,不以加害人之行为具有过失为要件,即就损害之发生,加害人虽无过失,亦应负赔偿责任。但此并非表示加害人就其行为所生之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负责。无过错责任的基本思想是在于对不幸损害的合理分配,这种损害的分配与专利侵权损害的追索,在价值取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其功能作用方面,也相吻合。无过错责任的主要功能同样也是在于分散和填补受害人的损害。从该理论出发,对侵害专利权适用无错责任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要素:侵权人的专利侵权行为是造成专利权人损害的原因或来源;侵权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其侵权损害后果的继续扩大;侵权人因其侵权行为而获得了非法利益,理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无辜专利权人不应该蒙受损失,符合公平和正义的要求;侵权人
    2023-04-23
    110人看过
  •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价值分析
    在法权观念从罗马法到现代法的变迁发展过程中,禁止权利滥用由一项一般法观念发展到判例,最后发展到现代成文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与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原则相似,禁止权利滥用作为一个高度抽象的法律概念,至今尚无一个完整而明确的概念表述。究竟何为权利滥用,各国学者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具体如下:(一)权利滥用概念否定说此说认为,权利滥用的用语,其自身即属矛盾,因为我们行使我们的权利,则我们的行为不能不说是适法,假若认为违法时,则必然是逾越了权利的范围,而属于无权利行为。权利滥用伊始,即同时失去了其权利滥用的性质[1].在西方法学家中,法国学者普兰利亦持此种观点,他认为滥用权利本身是个矛盾的字眼,权利不存在滥用,当滥用的时候权利已经不存在,它已经不是法律所承认的,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的权利[2].这种观点与罗马法中行使自己的权利,无论对于何人均非不法的思想一脉相承,但至今
    2023-06-08
    88人看过
  • 竞业禁止的适用原则的问题
    竞业禁止的适用原则:1、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从事交易活动中,要做到恪守诺言,讲求信用,诚实不欺,以信为本,在不损害他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民法之所以要将诚实守信这一道德规范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只有按照此种商业道德行为,才能保证交易活动能够高效快捷地进行,从而形成正当稳定的商业信用乃至社会信用、交易的秩序。另一方面,诚实守信也是交易当事人为维持彼此之间的信用关系而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商业道德。它是人们行为的最低标准。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标准,并不能使行为人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但如果没有这一规范,就连最起码的商业交易都无法正常进行。在世界各国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诚实信用原则被作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而被广泛采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竞争规则是:既鼓励竞争,反对限制竞争;但同时又不允许违背诚信原则进行
    2023-06-09
    288人看过
  • 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滥用的认定
    针对同一被控侵权产品的同一技术特征,权利人先后采用多个权利要求进行保护。法官应适当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对权利行使的主观心态和行为性质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对专利权利滥用进行有效规制。一、专利网案件中的权利滥用问题专利网是指以主导技术申请的基本专利为核心,各种应用改进型的外围专利纵横交错所形成的对某一技术领域的保护网。专利网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防御性专利,即围绕核心专利申请众多外围专利,以防止他人针对核心专利设置障碍性专利或替代性专利,消除“专利灌丛”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申请进攻性专利,即对产品和核心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在申请时采用比较完善的多方案保护,以扩大专利权对该技术领域的覆盖面。一方面,专利网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它不但延伸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而且限制了竞争对手在该技术领域的活动能力,从而保证了权利人对该技术领域的垄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进行实
    2022-11-18
    356人看过
  • 反诉是否适用于专利侵权胜诉的被告?
    被告专利权侵权,胜诉后是否可以反诉,要看是否符合反诉的条件。一般有以下的4个反诉条件:1、原告是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在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之内。中兴通讯在深圳反诉华为三项LTE专利侵权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国内通信设备两强华为与中兴通讯之间的专利之争再起新波澜。昨天,记者从接近中兴通讯的人士处获悉,中兴通讯已在深圳中院起诉华为侵犯其三项LTE专利。在一个月前,中兴通讯就向深圳中院提出了针对华为LTE侵权的诉讼申请,但深圳中院并未在第一时间决定受理,而据记者了解,上个月底,中兴通讯的诉状已经送到了华为公司,这一起诉也进入到了司法流程之中。据接近中兴通讯人士透露,中兴在诉状中的要求包括:判定华为立即停止制造和使用TD-LTE系统设备,并且禁止华为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此
    2023-07-02
    263人看过
  • 如何理解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一、如何理解禁止权利滥用原则1.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指的是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不得超过正当界限,如果超出正当界限行使权利,造成他人或社会利益受损,那么这种行为即构成权利滥用,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在《民法典》中,这一原则得到了明确的体现,它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二、权利滥用与侵权行为的区别权利滥用与侵权行为虽然都是对权利的不当行使,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1.权利滥用必须有正当权利的存在,且属于权利行使或与权利行使有关的行为;而侵权行为则不存在正当权利的前提,不属于权利行使或与权利行使无关。2.禁止权利滥用的目的在于对民事权利的行使予以一定限制,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而侵权行为制度则没有这样的限制目的。3.权利滥用以当事人故意有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想法为要件,而侵权行为不仅以故意为要件,仅
    2024-07-13
    431人看过
  • 专利侵权中的不中止诉讼的情形有什么
    专利侵权中不中止诉讼的情形有:1、原告出具的检索报告未发现导致实用新型专利丧失新颖性、创造性的技术文献的;2、被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其使用的技术已经公知的;3、被告请求宣告该项专利权无效所提供的证据或者依据的理由明显不充分的;4、人民法院认为不应当中止诉讼的其他情形。一、行政诉讼中调解机关的一审判决案件有哪些行政诉讼一审判决有五种。(一)驳回诉讼请求适用情形:(1)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2)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3)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4)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的变化需要变更或废止的;(5)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行政行为合法的。(二)撤销判决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
    2023-06-25
    69人看过
  • 从一则专利侵权案例看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的适用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作为被告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涉及专利侵权判定中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的理解与适用,这两个原则也是企业判断侵犯专利权常用的基本原则。本文从发明专利侵权纠纷入手,探讨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与合理限制,以期更加准确地理解专利保护制度,真正做到在保护专利权人的同时,又不侵害公众利益。案例简介1996年12月17日,申请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压接式金属敷线管盒联接方式”(申请号96114372X)专利申请,20日授权。该专利权人经两次转让为钟某个人名下。ZL96114372X号发明专利权利一种压接式金属敷线管盒联接方式,其技术特征,在要求书中例有两部分:A、管与管联接:(1)金属电线管的两端平头并外倒角,直管接头的长度为其直径的2-2.5倍,内径与金属电线管外径一致,中间有深度与金属电线管壁厚一致的U形槽,弯管接头的内径与金属电线管外径一致,两端长度为其直径1-1.5倍处有一深度与
    2012-06-17
    300人看过
  • 对“禁止民事权利滥用原则”的思考
    梁慧星教授在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总则时,在一般规定的原则部分提出了在民法典总则中规定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并在其著作《为中国的民法典而斗争》一书中对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作了阐述。这一规定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本人就梁教授的这一原则的提法发表一管之见,以供参考和借鉴。一、民法是权利法,而不是责任法,民法是给私人提供一个空间。权利是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社会的基石,良好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一切制度安排都是以民众的权利为核心而依逻辑地展开的。民法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民法保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谋求自己的利益。民法的基本职能就是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充分尊重和保障私人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它一方面赋予民事主体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并为这些权利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法律给民事主体提供一个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对民事主体从事社会
    2023-06-08
    465人看过
  • 要正确适用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和方法
    在第二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要求,要正确适用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和方法。曹建明说,经过多年的审判实践,我国法院已经形成了一些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我国特色的专利权利要求解释规则以及侵权对比判定原则和方法。曹建明要求,要进一步总结审判经验,完善解释规则和侵权对比判定标准。要科学解释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准确界定专利保护范围,既不能简单地将专利保护范围限于权利要求严格的字面含义,也不能将权利要求作为一种可以随意发挥的技术指导。凡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都是必要技术特征,均应纳入技术特征对比之列,不能轻率地适用所谓的多余指定原则。对于权利人在专利授权确权程序中所做的实质性的放弃或限制,在侵权诉讼中应当禁止反悔,不能将有关技术内容再纳入保护范围。要严格按照司法解释规定的条件认定等同特征,必须在三个基本相同的客观判断基础上,同时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角度进行显而
    2023-04-23
    493人看过
  • 什么是“禁止反言”原则?
    禁止反言原则具体是指,在当事人参与诉讼并实施诉讼行为时,应当对自己在诉讼的全部过程中所作出的诉讼行为负责,尤其在对方当事人已经就当事人作出的诉讼行为予以信赖并依此行事的情况下,当事人不得为一己私利随意否定此前已经作出的言论或行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在一个文明理性的现代社会,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应当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对承诺理应信守,不能出尔反尔,延伸到民事诉讼领域即为“禁止反言”规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应对自己做出的各种言词负责,不得随意做出否定在先言词的言论或行为。律师补充:民事诉讼贯彻着“禁止反言”的诉讼原理和举证原则,以保证各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公平行使。当事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前后矛盾的陈述时,如不能合理解释,亦不能提供其他辅助证据,则法院通常会采信当事人第一次陈述的内容。当庭的陈述与诉状中所主张的内容明显矛盾,法院应用禁
    2023-05-06
    79人看过
  •  商标侵权诉讼的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
    这段内容讲述了商标侵权诉讼的要求,包括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权利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未经授权,销售侵犯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伪造或擅自制造权利人注册商标标识并销售,或者未经权利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以及给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带来其他损失。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权利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未经授权;2.销售侵犯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3.伪造或擅自制造权利人注册商标标识并销售,或者未经权利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4.给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带来其他损失。 商 标 侵 权 诉 讼 的 构 成 要 件 是 什 么 ?商标侵权诉讼是指商标所有人或授权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商标权益,向侵权人提起的法律诉讼。构成商标侵权诉讼需要满足以下要件:1. 主体要件:必须有明确的当事人,即
    2023-09-10
    264人看过
换一批
#专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专利侵权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生产经营或者谋取一定的利益为目的,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他人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 更多>

    #专利侵权
    相关咨询
    • 怎样适用禁止反言原则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5
      禁止反言原则的适用是: 1、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 什么是禁止反悔原则?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3
      是指不允许专利权人将他在审批过程中为了确立其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通过修改或者意见陈述对权利要求所明确放弃的内容,在侵权诉讼中又重新纳入到其保护范围中来。
    • 法律禁止权利的滥用原则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3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中必须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如果行使权利损害同样受到保护的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时,即构成权利滥用。对于如何判断权利滥用,民法通则及相关民事法律规定,民事活动首先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及习惯,行使权利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民法条文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我国《民法通则》第6条将守法
    • 专利侵权诉讼中止对被告的好处
      山西在线咨询 2021-07-26
      (1)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尚未确定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或者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其职权也同时被撤销,从而无法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尚未确定继续诉讼的行政机关;   (2)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互相抵触,需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在等待解释或裁决时,人民法院应中止诉讼;   (3)在审理案件中,人民法院发现被处罚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及时将有关犯罪
    • 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滥用的认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04
      诚实信用原则对权利滥用的限制,专利制度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专利权,而在于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垄断性的专利权,以激励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专利侵权是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60条所称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这里的实施是指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依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