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武敏孙迎新
挪用公款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但是,由于实践中挪用公款案情纷繁复杂,认定时存在很多分歧,对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用途认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将其归纳为三种形式,即用于非法活动、营利活动和其他个人用途。
一、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这类挪用公款罪的成立,没有数额和时间的限制。这是否意味着,司法实践对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无论数额大小一律构成犯罪呢?一种观点认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立法中没有规定数额较大,因此,只要挪用了公款,并进行了非法活动,就可以作为犯罪处理;另一种观点提出,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盗窃罪、诈骗罪都有数额较大的限制,而社会危害性较小的挪用公款罪反而无数额限制,这在立法上是不协调的,因而主张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应该有一个数额限制,而不能数额大小均以犯罪论处。
笔者认为,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固然反映了挪用公款罪的社会危害性,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挪用公款的社会危害实质主要在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数额大小及挪用时间长短上。因而并非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不论挪用数额多少都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很小用于非法活动,如挪用几十元或者几百元,用于赌博或者行贿,根据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规定,因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以不认为是犯罪。所以,对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情况,尽管法律没有数额要求,但在认定和处理时,也要适当考虑挪用的数额。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8月6日通过的《立案标准(试行)》中就规定,涉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应当立案。
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所谓营利活动,是指为谋取利润而进行的活动,包括生产性活动、经营性活动等,但是,这种营利活动必须是合法的,否则应属于上一种情形的非法活动。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法律要求挪用的公款必须达到数额较大,但没有时间的限制,也不问营利目的是否达到。根据《立案标准(试行)》的规定,涉嫌挪用公款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应当立案。
挪用公款私自存入银行取息是否属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理论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挪用公款私自存入银行取息,虽能得利,却非经营。因为行为人只是将挪用的公款存入国库,没有对公款本身造成实际危害,且该公款未进入流通领域,所以,这种行为不应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第二种意见认为,挪用公款作为个人储蓄存入银行,挪用人的目的是占有公款利息,公款的本与息均为公款的一部分,挪用人虽挪用的是本、却占有的是息,挪用公款是占有利息的一种手段,应以贪污罪论处;第三种意见认为,这种行为应属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观点都有道理。法律上规定的营利活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营活动。实际上,营利活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凡是生产、经营、入股分红等,能获取各种经济利益的行为都属于营利活动。将公款存入银行取息的行为,挪用人寻求的是由公款所生的利息,显然应属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营利性活动。
三、挪用公款罪的时间和数额的认定
关于挪用公款的时间,根据刑法规定,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从事违法、营利活动以外的其他用途的,须超过3个月未还才能构成犯罪。但挪用的时间超过3个月,是否一律都要定罪?有人主张既然法律有3个月的规定,那么超过3个月未还就应构成犯罪。笔者认为,在有些情况下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规定对刑法分则所有的条文都是适用的。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数额刚刚超过较大的标准,时间刚过3个月,那么虽然在案发前没有归还,但案发以后主动归还了,可以视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以犯罪论处。对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或者营利活动的,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的挪用时间的要求,但也不能一概不问时间的长短,综合挪用的数额、后果等情况,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就不宜定罪判刑。
除了挪用公款的时间以外,挪用公款的数额认定也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些案件,行为人多次挪用公款,有的已归还,有的只归还一部分,有的未归还,有的用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的公款等。这种情况下认定挪用公款的数额比较复杂。
笔者认为,在立足于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的立法规定中,应当分别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1.挪用人出于一个概括的故意,多次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如果是用后一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一次挪用的资金,其数额应从最后一次未归还的实际数额计算,其时间应从第一次挪用时算起,连续计算挪用时间。
2.多次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使用未在案发前归还,或者虽然前次挪用的资金归还了,间隔一段时间又挪用的,应将其多次挪用的数额相加认定其挪用的数额,而挪用的时间只能按照各次挪用的时间计算,其中未超过3个月的,挪用数额不得相加。
3.多次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由于对这两种形式没有挪用时间的限制,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主要表现在挪用资金的数额上,因此应当分别将多次挪用的数额相加,如果达到了犯罪所需要的数额,应认定为犯罪。
4.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两种或者三种形式的挪用资金行为的,如果几种形式的挪用资金行为都构成了犯罪,在处罚时可按最严重的行为定罪,其余的行为作为量刑情节考虑,量刑时适当从重,而不能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几种形式的挪用资金行为只有一种达到了犯罪标准,则以构成犯罪的行为定罪,其余的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在处理不同形式的挪用行为时,应当注意不同形式的挪用数额不能相加。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归个人使用”
266人看过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209人看过
-
如何认定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
110人看过
-
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处理
125人看过
-
如何理解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348人看过
-
挪用公款用于归还个人贷款或借款案件的认定
90人看过
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审判部门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人所犯数罪的... 更多>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08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解释,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
-
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的四种具体用途分别是不同的(一) 挪用资金归个人所有时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7现行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针对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的四种具体用途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挪用数额和挪用时间的限制条件。要构成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用于营利活动、非法活动以外的其他用途的,既有数额较大的限制,也有超过3个月未还的时间限制;挪用资金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只有数额限制,而无时间限制;挪用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的,既没有挪用数额的限制,也没有挪用时间的限制。这就使得挪用资金后的具体用途,对于挪用资金罪的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被封存,认定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5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
-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挪用公款2亿判多少年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6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末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是:1.犯挪用公款罪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