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协议离婚的情况下不给孩子抚养费的,抚养孩子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抚养费。如果是法院判决离婚但不给抚养费的情况的,且对抚养费的支付数额有判决的,则抚养孩子一方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既然父母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是可以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那么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从法律角度来说,不给抚养费其实就是免除支付抚养费。至于如何免除抚养费,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夫妻协商解决
支付孩子抚养费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如果一方不给抚养费,那么另一方肯定就得多支付抚养费,这样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条件保持不变。只要夫妻双方愿意,也就是说,只要夫妻一方对方不给、自己多给,那夫妻就可以协商解决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的问题。
(二)向法院起诉解决
但是,现实中夫妻常常就不给孩子抚养费难以达成协议,那就只能向法院起诉了。那么法院会怎判决呢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的条件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离婚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又能够负担,有抚养能力的。
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失去了经济能力,无力给付的。但恢复人身自由后,有了经济来源,则仍应按原协议或判决给付。
直接抚养子女方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或全部。在这种情况下,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所承担的抚养费数额可以相对减少。但继父或继母不愿抚养的,生父或生母的给付数额不能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5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家庭抚养权问题解决途径
296人看过
-
离婚后未支付抚养费的法律解决途径
414人看过
-
抚养费解决离婚问题
98人看过
-
没有得到抚养费的解决途径
387人看过
-
寻求解决孩子抚养权问题的最佳途径
195人看过
-
有效解决信访问题的方案与途径
155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离婚后父亲拖欠抚养费的解决途径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5如果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用,可以通过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的一部或全部。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负担费用数额和期限,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可以做出相应的判决。 关于子女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财产分割问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途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8离婚财产分割问题解决的依据是自愿原则,即财产分割的问题先由双方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再由法院判决,以及法院会按照照顾子女原则,无过错原则和照顾生活困难的一方的原则进行划分。
-
彩礼问题解决途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41、如果双方在结婚后没有共同生活,自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应知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此时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2、如果双方解除婚约关系,给付人应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若对方拒绝返还,诉讼时效也将开始计算。 3、可撤销婚姻关系案件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婚姻关系后,诉讼时效期间便开始计算。 4、无效婚姻纠纷案件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时,诉讼时效
-
离婚协议履行问题及解决途径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14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利害关系人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可能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否则裁定将驳回申请。人民法院在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则应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
-
解决赡养问题的途径包括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1在现实生活中,解决赡养问题的途径民事主体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有四种解决途径: 第一,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第二,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第三,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